第389章 師父在哪兒我在哪兒(1 / 2)

超級仙農 魚北北 4223 字 10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超級仙農最新章節!

來到雲州紅河,不能不吃燒豆腐。

紅河的豆腐可是一絕,燒烤最佳。

雲州氣候好,各地夜間活動的人多,蒙自作為紅河州府,夜市飲食也興旺,到晚來,各種燒烤店鋪和攤點上,最普遍的就是燒豆腐。

洛塵一行來到一處老街市,燒豆腐的攤子隨處可見——幾個人坐在小板凳上,圍著一個小火盆,上麵架個鐵箅子,寸方的豆腐在上麵烤成焦黃的顏色,便是一個豆腐攤。

洛塵等人找了個人不多不少的攤子坐下來吃。

——穆采兒沒衣服穿,但因天色太晚,服裝店都關門了,所以她隻好穿陳戊龍的男裝先湊合一下;少女洛熙的毛衣破了,也換了件洛塵的格子襯衫,穿著還蠻有味道。

紅河一帶吃燒豆腐的方式很是有趣:

這邊的豆腐不大,比象棋子還小些,炭火上鐵屜特大,豆腐多堆在一角,食客圍屜而坐,豆腐在炭火上慢慢燒熟,一熟就鼓脹起來,疏鬆可口,火上燒熟一個,揀食一個,從豆腐堆又撥入生的燒上,源源不斷。攤主南向坐,不斷翻動、刷油。屜角備數個搪瓷小罐,每一食客有一對應,每吃一個豆腐,攤主就扔一粒曬乾的包穀在那罐中,待吃完要結賬,他就傾罐中之包穀粒計數收款,很有“撒豆成錢”的意味,而有的人吃得快,一個氣能吃數十個,於是包穀粒投入瓷罐就快,各攤相加,夜市之上,當當聲不絕於耳,甚是有趣。

洛塵等人老遠就聞到了香氣,坐下之後,隻見豆腐一個個圓鼓鼓、油黃油黃的,很是好看,當即領了碗筷、蘸碟開吃。

燒豆腐的蘸料有乾料和潮料兩種,乾料為辣椒麵、鹽、花椒麵、味精拌成的,潮料為乳腐汁、糊辣子麵、香菜末、香蔥末、折耳根末調成的。

豆腐經火燒烤,逐漸膨脹,最後呈圓球狀。咬破脆皮,就見熱氣從無數蜂窩狀小孔中散出,香味撲鼻。若將豆腐浸泡入潮料,小孔中吸滿了料汁,一嚼之下,汁液四濺,直如極樂世界。

再喝幾口小酒更是妙不可言。

少女洛熙原本是不吃臭豆腐的,但見洛塵、陳戊龍、穆采兒吃得不亦樂乎,忍不住也嘗了嘗了,嗯……好吃!

入口時是一層焦脆的香皮,咬合後是順著舌尖,慢慢灌入鼻腔的一股熱氣和難以抗拒的濃香。

加上一碗紅河當地小吃涼勺粉(紅薯粉做的),那滋味真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一邊吃,一邊聽著攤主得意洋洋地跟外地人講述燒豆腐的由來:

相傳,在明朝年間,朝廷在紅河大量征兵,有一個小夥子被朝廷選中,在即將離開紅河投身戰場的前夜,小夥子的母親擔心兒子在路途中挨餓,便連夜將剛剛做好的豆腐用一塊塊小紗布好,之後,用石塊將豆腐裡所含的水分壓乾,製成小豆腐果形狀,放入包裹,等天明讓兒子帶著這些豆腐上路。

因為長途跋涉,兒子到了軍營,取出包裹裡的豆腐,一塊塊豆腐早已經發黴、變臭。

想把這一大包豆腐扔了,又覺得可惜,於是,便將發黴變臭的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等到豆腐烤出焦黃色,原本已經發黴發臭的豆腐散發出一股香氣,放一塊在嘴裡咬著吃,外脆裡內,香味充盈整個口腔,更暖胃暖心。

從軍營回到家鄉,小夥子如法炮製,鄰裡嘗過小夥子的烤豆腐之後,均對這種彆樣的吃法讚不絕口。

於是乎,豆腐的這一吃法一傳十、十傳百,紅河大部分的人家都學會了烤豆腐。

再加上紅河的水好、豆子好,做出來的豆腐自然極好。

吃飽喝足,一行人便前往酒店休息。

入住蒙自最好的酒店,費用全部由陳戊龍負責,這是自然沒得說。

房間開了四間,一人一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