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麗正想跟著去敲瓦片呢,聽到這個嚇得跳了起來。惱怒地喊到:“死二皮!你就知道嚇唬人!”
李君閣哈哈大笑說道:“豬兒蟲你趕緊的,去找篾匠叔拿個籠子,記著跟他說是裝紅嘴玉的,彆拿成畫眉籠子了。”
朱朝安屁顛屁顛的去了,不一會就拿了一個小方籠子過來。
李君閣將瓦片掀開一個縫,一個紅色的小嘴就從縫裡伸了出來,李君閣伸手一撈,一隻小鳥就被抓到了手裡。
看了一眼小鳥的嘴巴,李君閣說道:“這隻還是幼鳥呢。”說完一張手,放小鳥歡快地飛走了。
朱朝安在旁邊直跺腳,喊到:“哎哎,你咋把鳥放了啊?”
李君閣道:“這鳥嘴巴還不夠紅,說明還沒成年,你拿回去也養不活,還不如放了。”
又淘了三個小陷阱,淘出來兩個公的一個母的,李君閣選了一對,將剩下的那個也放了。
王從軍也將剩下的幾個瓦片掀開,將裡麵的鳥放掉。
朱朝安接過鳥籠,看著裡麵的毛色豔麗的小鳥,開心得見眉不見眼。
李君閣問道:“你給篾匠叔籠子錢了嗎?”
朱朝安一跺腳,說道:“哎喲,我光顧著高興,把這個給忘記了。”
李君閣說道:“那沒事,現在去給錢篾匠叔肯定也不會收的,明天來收套子的時候帶一瓶你給我的一五七三就就成了。”
朱朝安說道:“那酒可一千一瓶呢。”
李君閣笑道:“那你就偷著樂吧,昨天幫篾匠叔賣了一個小竹筒子,人家給兩千都不帶還價的。”
三人表示不信,李君閣也就沒多說。
下山將砍刀還給篾匠叔,告訴他明天再來看他,取回小狗,四人有說有笑往回走。
一路上胖子眼睛都離不開籠子裡的那對相思鳥,走路都絆了好幾回。
回家路上,李君閣去大伯家地裡選了幾個還算嫩氣的玉米,準備拿回家給三人做苞穀粑粑。
路上朱朝安問李君閣:“這鳥該怎麼養啊?”
李君閣說道:“這個簡單,你看這裡一個鳥食罐一個水罐,你待會從我家裡拿點小雞開口飼料,裡麵營養物質都調配好了的,就用那個喂,偶爾再喂點小米菜葉子啥的就可以了。”
路過村口的稻田,見兩個十來歲的半大皮娃在稻田出水口的地方摸魚,還有一個七八歲的小妹崽在田埂上拿著個竹簍子蹲著。
李君閣就喊到:“小鬆!小柏!作業做完了?帶著小秋在這裡淘!”
兩個半大皮娃是堂兄弟,一個叫王曉鬆,一個叫王曉柏,七八歲那個叫李芸秋,見著李君閣就跑了過來,嘴裡不停喊著:“二皮叔二皮叔。”
王曉鬆說道:“二皮叔我們都做完作業了,沒事乾跑來抓泥鰍玩。”
三個孩子父母都在外麵打工,都是爺爺奶奶帶著,也算是留守兒童了,村裡這樣的家庭也不少,三人家住得近,所以喜歡在一起玩。
李芸秋看到朱朝安手裡的籠子,問道:“叔叔你抓紅嘴玉乾啥?是要拿回家烤著吃嗎?”
朱朝安一腦門子黑線,翻著白眼說道:“這是叔叔拿回家討好媳婦養著玩的。”
李芸秋說道:“那你媳婦會打你的。”
朱朝安大奇,問道:“小妹妹你怎麼這麼說啊?”
李芸秋說道:“紅嘴玉最傻了,我一天都可以捉好多的,你拿去送媳婦真的好嗎?”
朱朝安轉頭看著李君閣跟王從軍,突然反應過來,怒聲喊道:“你兩個騙子!還告訴我這鳥很難抓,要折騰一下午!這七八歲的小娃娃都能抓到!是了,你們安那幾個瓦片總共半小時都不到!這樣就騙我一頓飯!”
王從軍哈哈大笑說道:“豬兒蟲你說話可要講良心,我們兩點鐘安瓦片,四點過才給你抓到這兩隻鳥,可不是折騰一下午嗎?”
朱朝安指著王從軍的鼻子喊到:“你們兩個騙子,就是欺負我什麼都不懂。”
梁慧麗在一邊笑得捂著肚子蹲了下去。
李君閣看了看李芸秋懷裡的竹簍,裡麵隻有十幾根小指粗細的泥鰍,說道:“這麼小的逮它們乾啥?山上荒了的梯田裡的指定肥,乾嘛不去那裡抓?”
王曉柏說道:“爺爺說山下最近有野豬,叫我們不要到處跑。”
李君閣一聽馬上改口說道:“嗯,你爺爺說得對,你們真乖,老人的話要聽。作為你們聽話的獎勵,我決定,把你們抓的泥鰍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