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2 / 2)

右下角是一路江灘,江灘上有楓葉荻花,離江灘不遠還漂著一條漁船。

翻過硯台,底下刻著著“萬壑鬆風”四個勁楷。這麵發揮就大了,鬆山雲海,幽澗芳蘭,極儘其妙。

李君閣說道:“太美了,背後還下了這麵大的工夫,這石頭加上這手藝,太精妙了。”

又拿起一方,這方上麵是幾片大荷葉,葉子上有些被蟲子咬出的殘邊孔洞,下方硯池被處理成一汪清塘,幾個石眼,大的被處理成蓮蓬,小的被處理成荷花的蓮心,幾條金絲大體拉出了荷花的外廓。

右下方還有幾個小石眼,被處理成幾方萍葉,幾根金絲被處理成蒲草,下麵還有一個留著的石皮雕出的青蛙,正盯著蒲草上的一隻螽斯。

翻過來,背後也是淺浮雕的荷塘景色,有一隻白鷺,取材“一路清廉”。

“哎喲,這螽斯太精細了,這麼小的蟲子,居然能看出眼睛來。”

石匠叔哈哈大笑,說道:“那是切娃的手藝,我的眼力勁現在可吃不住這樣的細活嘍!”

李君閣豎起大拇指:“家學淵源啊!待會送去給梁鄉長看看,這個非遺不報上去,真的對不住這手藝啊!”

取了硯台,李君閣跟老小石頭約好,下次找到石頭還給他們送來雕,不過下次可就要收費了,不然就不送。

老小石頭這才答應了。

來到梁丫頭的辦公室,李君閣得瑟地摸出倆硯台來,說道:“來,看看,這就是我說的鄉裡老小石頭的手藝。”

梁丫頭一眼就看上那方“一路清廉”了,說道:“哎喲這小蟲子怎麼弄上去的啊?這麼小還這麼清晰。眼睛觸須都沒放過。”

說完從抽屜裡拉出一個放大鏡來,說道:“這還是老鄉長留下的,哎喲這蟲子還腿上還有齒呢!”

李君閣也嚇了一大跳,趕緊接過放大鏡來:“真的呢!這是什麼功夫啊!”

梁丫頭美滋滋的捧著“一路清廉”不放手,說道:“二皮,這個就歸我了!”

李君閣目瞪口呆:“啊?啥?”

梁丫頭說道:“你就大方點嘛!你看荔枝那攤子我都毫無保留地給你了,這個就算你給我的獎勵嘛!好不好嘛?”

李君閣手扶額頭,說道:“怎麼還把小時候那套搬出來了,一個大鄉長還撒嬌合適不?得得得給你了,好家夥這都還沒捂熱呢。也沒看你耍過毛筆,這是給家裡老人準備的吧?”

梁丫頭笑得見眉不見眼,鄭重其事地包好,拉開抽屜,想了想又直接打開保險櫃放進去,這才說道:“我爸爸可喜歡書法了,這個禮物絕對拿得出手!”

李君閣說道:“當年四川這個稱呼就來自川峽四路,這一路可就是半個省了,你爸爸是副書記還是副省長?”

梁丫頭目瞪口呆:“還有這說頭?那真是無巧不成書了!”

李君閣哈哈大笑,說道:“今天可算把你的底淘出來了!還跟我藏了這麼久!回見!”

說完就溜,留下梁丫頭在那裡哭笑不得。

出門上車,拉著篾匠叔往李家溝回,還沒出鎮子呢,就見一個女娃子上身穿著苗家的衣服,領口袖口都是精美的苗繡,下身穿著一條白色長裙,腳下一雙小白鞋,看那頭烏發就知道是阿音育。

李君閣叭叭按了兩聲喇叭,就見阿音育回頭,看到是李君閣的車就笑,脖子上還掛著個單反相機。

李君閣將腦袋伸出車窗喊到:“阿音你是要回李家溝嗎?快上車。”

篾匠叔從副駕駛上下來,溜到後麵去笑眯眯的貓著看兩人。

阿音育大方地上了副駕駛,對李君閣說道:“嗯,我準備開個網站宣傳盤鼇鄉,這幾天來取取景。”

李君閣大驚,嘖嘖稱奇說道:“你還會這些!真厲害啊!”

阿音育笑道:“厲害什麼啊,這都是在大學時開淘寶店學的。這相機也是那時候為了開店買的。”

李君閣說道:“李家溝你拍了沒?祠堂那裡,牌坊那裡,還有盤鼇鄉這邊的廣場古建築。”

阿音育拍了拍相機,說道:“都拍了,這麼漂亮的景,怎麼能錯過。”

李君閣說道:“那太好了,那就不用我拿著手機瞎折騰了,對了,村子裡最近有個老來晃悠的年輕人,叫司星準的,他是拍影視的,最近在李家溝到處取景,到時候我們一起,把李家溝周圍好好拍拍,估摸著還要去你們苗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