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音育說道:“你不是還要發展實業嗎?這一套下來得多少錢啊?”
李君閣說道:“荔枝的收入基本夠乾這些了,這不是鯽魚馬上要養起來了嘛,到時候也會收入也會增加的,接下來我會帶著硌豆跟二狗跑趟眉州,聽吳老師說那裡的特種魚養殖搞得好,我們準備去看看,爭取今年把特種魚養殖搞起來。還是薛縣長說的,不要好高騖遠,至於旅遊這塊,先慢慢把人氣炒起來,到時候不一定非得靠我一個人的力量,如果會出現旅遊資源向好的情況,也可以把鄉親們發動起來嘛!”
阿音育說道:“那行,那我就跟阿爸打電話,叫他先物色幾個人手,算算木頭用量,先做好準備。”
談完這些,李君閣又跑去看酒廠農家樂的改造進度。
遠遠就看見朱朝安在那裡吆五喝六地指揮,不過似乎霸氣不太足,因為肥肚子快沒了。
看著進度還行,最近五溪一號沒荔枝拉了,可還是沒空著,一船一船往酒廠下麵河灘上拉建築材料。
李君閣又將修綠道和木樓的想法告訴了朱朝安,朱朝安說道:“喲,這工程還不斷了啊,二皮你這是緊著我安排啊,減肥掙錢兩不誤。”
李君閣對朱朝安說道:“那是,給誰做不是做,這三通一平打地基的活就交給你了,估摸著這幾棟木樓搞完,又該搞碼頭了。”
朱朝安笑得見眉不見眼,說道:“我辦事你就放心吧,好家夥你的規劃不小啊。”
李君閣說道:“這才哪到哪啊,以後還要修廣場,老村改造,療養院,工程量多了去了,你就在蹲我李家溝這裡泡著吧!”
朱朝安笑嘻嘻地說道:“行啊,你要能把我搞成你的長工,那是你二皮的能耐!”
說完李君閣又去找吳老師,拉著他開著皮卡翻碧峰山,半道將三萬多塊錢交給木匠叔,然後下山住了一晚,第二天帶上二皮跟硌豆,四個人直殺眉州。
路上李君閣歎氣道:“這翻山越嶺的太麻煩了,二皮硌豆,你倆小子學會駕照沒有?”
兩人興奮不已,說道:“二皮,你這是想給公司配車?”
李君閣說道:“不配不行啊,翻山要一整天,太耽誤事兒了!不過先聲明不會配多好的車啊,我們還要留著資金發展呢,估摸著一個二十來萬的彆克商務就可以了。你們趕緊學駕照,誰先拿到誰先開。”
兩人樂得見眉不見眼,齊聲答應下來。
離開李家溝的時候,李君閣還偷偷逛了下五口池塘,將裡麵的稻花鯽魚全部換成了空間鯽魚。
眉州有蜀州省第二大水庫,離蜀都市隻有一百公裡,水產養殖非常發達,吳誌秋之前就聯係上了一家水產公司,那裡提供一些特殊魚類的種魚和種苗。
來到眉州城郊,就見到成片成片的標準養殖池,這是眉州最大的萬佳水產公司的資產。
萬佳水產公司的老板叫年萬佳,年紀不大才三十多歲,跟吳誌秋是師兄弟。
吳誌秋跟眾人介紹了一遍,年萬佳就帶著幾人參觀公司的水產。
公司每年給蜀都市提供上幾千噸的水產,那是年銷售幾千萬的大公司了,李君閣對這規模看得暗暗咂舌。
聽說李君閣想要培育特種經濟魚類,年萬佳帶著他們到了一片特殊養殖區。
年萬佳對李君閣介紹到:“李老弟,這裡就是我的種魚場,你剛剛提到的岩鯉,清波,軍魚,白甲,這裡都有產出,不過產量很低,種魚我們這裡也就千把條,你看你是要種魚還是要魚苗。”
李君閣說道:“我還是想選些種魚,拿回去自己培育,這個難度大不?”
年萬佳哈哈大笑說道:“說難那是真難,我們公司摸索了這麼久,都還沒有形成規模;說容易呢也容易,你們李家溝那邊就是這幾種魚的原產地,現在算是回歸故鄉了,估摸著更容易適應,再加上有我這師弟照顧著,應該很快可以產出。”
李君閣說道:“我倒是沒有想過一口吃成個胖子,我主要是想在五溪河原產地裡搞網箱養殖,然後精料和青料交互投喂,爭取能在兩年內有產出就可以了。”
年萬佳沉吟道:“你的思路是不錯的,這幾種魚都是鯉科,親魚的培育和魚苗的培養都有相通之處,養殖方式就比鯉魚難一些不多,主要就是育肥太慢。這樣,我可以給你每種親魚各二十條,都是五齡以上的,夠意思吧?”
李君閣說道:“怎麼才各二十條啊?我記得魚苗一買都是幾千上萬尾的買啊!”
年萬佳哈哈大笑,說道:“兄弟你這是剛入行不太明白,好的親魚不但數量少,而且價格也貴,連草魚的親魚一尾都兩千多,何況特種養殖魚,我除了白甲每條算你一千外,其餘三種每條算你三千五,每樣二十條,那也超過四十萬了!你還是要量力而行喲!再說這幾種魚我們公司也還沒有形成規模,現在自己都處在擴大生產的階段,你要得再多,我也無能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