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買鼠
趕緊摸出電話給梁慧麗阿音打電話,這個消息得讓她們第一時間知道,這要是還通不過,等篾匠叔出去一趟再回來,縣裡會被動的。
掛了電話問篾匠叔:“篾匠叔啊,你的竿子製了多少支了?”
篾匠叔說道:“這玩意兒工太細了,現在幾個漆室同時弄著,一次性也就能處理五支,每支工期都要兩個多月,到明年二月,能弄出十支就謝天謝地了。冬天還要上山采竹,春天還要收集膠料,夏天要割漆,這些都要耽誤工夫的。”
然後忸怩道:“如果還要結婚,那……可能耽誤的時間就更多了……”
李君閣手扶腦門,這光棍看架勢是憋得太久了,為了媳婦幾百萬的大生意都不要了哇!
感覺都無語了:“呃,好吧,五支保底總是有的吧?這五支做細一點,然後讓嬸子來編柄,按日本人的審美和傳統來,我們拿去日本展銷,這就是三百多萬啊,你一點不動心?”
篾匠叔翻著白眼:“幾根竹竿子跟媳婦兒,哪頭輕哪頭重我還是掂量得清楚的!”
“……”
算了,這就沒法聊了,李君閣乾脆送他們出來,然後去後山吹了鷹哨,帶著大呆它們去巡視自己的產業。
五六個月大的野豬也有七八十斤了,個頭已經超過了白大它們,走在路上將路都堵滿了。
來到豬場,老爸這些天已經將第一茬甜象草收割回來處理好了,十個青儲池裡都是滿滿的草料。
取出一些甜象草,李君閣對大呆他們說道:“你們吳叔叔嫌我一碗水沒有端平,把你們丟山上不管,叫我用這個喂你們。”
“以後每天早晚你們就過來這裡吃,吃完了就去後山玩,不過不能禍害我種的東西,來的路上不準懟人,聽到了沒?”
大呆小花它們扇著耳朵,吃得開心無比。
李君閣笑得眯縫眼,都是乖娃子啊,啥時候給它們弄個標識才行,彆被當野山豬給打了那才哭瞎。
查看豬場,透明樹脂頂子已經搭起來了,大門也換了,整個空間很亮堂。豬場一側幾間小屋門已經封住了,門另開到豬場外邊,這樣可以防止養殖區的味道傳到居住區。
然後從豬場挨著居住區不遠另開了一個小門,居住區的人可以從那裡進入養殖區,不用再遠繞大門進來。
打開小門出去,來到居住區。
以前的幾間小黑屋現在當外牆開了大窗戶,把屋子照得亮堂。邊上一間是放雜物的庫房,其餘的都是宿舍。
山邊冬天冷,每個宿舍中間都是一個小金屬台子,一個鐵片煙囪通到屋頂外麵,台子中間是一個小圓盤,取下來下麵就是一個金屬的爐子。
這就是山裡人家冬日裡的神器——白金爐。
房間裡有這玩意兒,那叫一個暖和。沒事的時候,中間燒壺茶,周圍台子邊上灑上一圈花生板栗,邊吃邊聊天,那叫一個滋潤。
吃飯的時候湯菜放爐子上直接開吃,或者燙一個鍋子,從頭到尾都熱乎乎的。
周邊設施就簡單了點,一個衣櫃,一張床,一張椅子,一張書桌。
由於找胡永剛定的樹脂板子還有剩餘,朱朝安乾脆在居住區外頭弄了一個棚子,擺上了碗櫃,木沙發,茶幾,還擺了張八仙桌,八把椅子,成為一個開放的待客空間。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沒有獨立衛生間,且唯一的盥洗室開得比較遠,在茶林的一角。
茶林裡已經移來了上百株的茶樹,邊上的還不到一人高,越往中間越大,最中間是那棵能讓太極石發熱的大茶樹,周圍空了一圈出來,不讓其它茶樹和它爭搶陽光。
修建屋頂時的鋼管手腳架也沒有浪費,李君閣將每棵大茶樹周圍都安上了一圈手腳架,既可以扶持枝葉,又能夠方便攀爬采摘。
在沿著牆根溜達到豬場另一頭,這裡用石頭圍牆圍出一片區域,一頭放著呢幾十個豬槽,底部鑿了孔,裡麵堆放著蒸過的腐殖土和大塊的丹霞石,獵戶叔跟藥師叔已經從山裡移來了不少的吊蘭花種在裡麵。
蘭場邊上還有一個有機玻璃搭出來的陽光房,同時也是實驗室,以後林旺財的組培研究就在這裡搞。
巡視完整個區域,李君閣非常滿意,等到水源引來,他就準備搬過來住下。
聽說山塘已經圍好了,李君閣又順著山底修好的水渠往山上走。
蘭場上去的水渠隻是大水渠的一個分支,走了一段就是一個積水池,幾條支渠都在這裡彙合,出口高度一致,可以保證幾條支渠獲得水量都保證一樣。
在出口處隨便壘幾塊石頭,就能自由調配各支渠的水量。
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最簡單,最有效。
繼續向上走了一段,就遇到一群老鄉,正在往山上鋪預製水泥板子。
板子不厚,但是三塊板子剛好就能合成一小段水渠。
遠遠能看到,另一頭也有一群人,在往這邊鋪。
等到兩邊的人碰頭,這渠就算修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