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誌秋又開始抓頭發了:“它就是一隻鳥!你不要這樣跟它說話好不好!它隻會條件反射!不是真的能聽懂你說話!”
麻頭斜睨了吳誌秋一眼,不滿地啼了一聲,目光中充滿鄙視。
吳誌秋一下就炸了:“啥意思!你跟我說清楚啥意思!你剛剛是不是在罵我?!”
李君閣趕緊拉著快要抓狂的吳誌秋往車那裡走,邊走邊說道:“你跟鳥置什麼氣!你剛剛才說了它隻會條件反射,走走走,大呆它們還等著你打耳洞呢!”
吳誌秋都被拉遠了,還在嚷嚷:“它剛剛看我那眼神!絕對不是一隻鳥!它肯定是在罵我……”
去農技站拿設備,李君閣見到好幾把鉗子,忍不住拿起來觀瞧。
吳誌秋介紹道:“你拿的那個是耳號鉗,是給剛出生的小豬用的。”
說完繼續介紹道:“打耳號的目的是為了給仔豬個體編號,記錄仔豬的來源、血緣關係、生長快慢、生產性能等。仔豬出生後的一到三天內就要打耳號。在耳朵的不同部位打上缺口,每一個缺口代表著一個數據,把所有數據相加,即是該豬的耳號。”
“一個原種場必須有一個統一使用一種耳號編製方法,防止耳號混亂。一般耳尖一缺為三,耳根一缺為一,不打為零,右耳前緣為千位,後緣為個位,左耳前緣為百位,後緣為十位。”
李君閣說道:“那如果那頭豬編號是5555或者9999,不是得哭瞎?”
吳誌秋一腦門子黑線:“呃……好吧,於是有了這個。”
說罷晃了晃手裡的鉗子:“這個叫耳標鉗,將公標母標分彆裝在鉗子兩頭,打到豬耳朵上就可以了,上麵有編號,就不用像耳號鉗那樣打多次了。”
李君閣搖著腦袋說道:“耳號鉗太痛苦了,還是耳標鉗好點,你們畜牧工作者還是很有愛心的嘛!”
吳誌秋也搖著腦袋說道:“然而並不是,淘汰耳號鉗的原因是因為傷口太多容易感染,還有就是因為打得不好的耳號會在豬的成長過程中變型,影響辨識度。”
李君閣怒道:“靠!真殘忍!”
吳誌秋瞪眼道:“我們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吃到更好品質的肉類!難道你想回到幾十年前幾個月吃一次肉的年代?”
李君閣怒道:“靠!那更殘忍!”
兩人回到豬場,李君閣吹響鷹笛讓大呆它們回來。
吹鷹笛的節奏不一樣,雖然同是一個鷹笛,大呆,麻頭,白大它們都能分清李君閣是在叫誰。
拎起一個鋁水壺,攝取了一些空間水在裡麵,李君閣對大呆它們說道:“一會都彆鬨啊,就痛那一下,有獎勵!”
先讓大呆過來,誰叫他是當大哥的呢。
大呆傻乎乎的不知道有啥事,任由吳誌秋給它耳朵抹上藥水,然後啪地一聲把耳標打上去。
然後就是殺豬般的慘叫,大呆痛得在空地上亂跑亂跳。
李君閣趕緊趕上去將壺嘴塞到大呆嘴裡,大呆這才安靜下來,滿心委屈地看著李君閣。
李君閣喂了大呆幾口靈泉水,又往耳朵上澆了一些,心痛得眼淚都要出來了,摟著大呆脖子安慰道:“沒辦法啊大呆,這都是為你好,以後大家看到你耳朵上黃色的牌牌,才能知道你是自己人,忍得一時之痛,換來一輩子的安穩,你們就從了吳叔叔吧!”
吳誌秋氣得白眼直翻:“啥叫忍得一時之痛,換來一輩子的安穩!彆整得跟媒婆一樣!你是在勸大姑娘當小妾呢?”
好不容易將六隻野豬都打上了耳標,李君閣列隊檢閱。
野豬娃子們的耳朵都是直立的,大大的耳標非常明顯。
李君閣滿意地對吳誌秋說道:“這下總應該安全一些了吧?至少村裡人不會認錯了。”
正欣賞著豬娃子呢,阿音來電話了,叫他去村委一趟。
這得趕緊,李君閣一腳油轟到了村委,進門就喊:“阿音我來了,這速度可以不?”
就見一群大娘哄堂大笑,原來老媽正領著人在那裡給糯米裝袋呢!
阿音鬨了個大紅臉,又不好當著老媽的麵揍人揪耳朵,隻好恨恨地瞪了李君閣一眼,拉他到電腦麵前說道:“你看看這是怎麼回事?”
李君閣一看,喲,烏金血米跟九裡香都賣完了,連昨天剛拉回來的都一袋不剩。
李君閣高興地扭頭對阿音說道:“可以啊這生意,這一千斤就全賣光了啊,這不是好事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