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說道:“要歇人不歇火的話,一年下來怎麼也得好幾千個吧。”
李君閣撓著頭,喃喃道:“幾千個?有點少啊……”
大舅說道:“皮娃你啥意思?幾千個還少?”
李君閣摸出手機,從網上調出幾張圖片,說道:“這玩意兒對你來說零難度吧?”
大舅拿過手機來一看:“這有啥難的!這比藥罐子還簡單!”
李君閣摸著下巴:“質地酥鬆,透氣性也好,保溫性強,我實在想不出來還有啥盆子比煤砂罐更適合種石斛和蘭草的……”
阿音也是眼睛一亮:“對呀對呀,你蘭場那邊不是正好要添花盆嘛?!哈哈哈這下不用找了!”
李君閣笑道:“是啊!大舅,就剛剛給你看的撇口款式,高的矮的先各來三千個,尺寸等我回去跟林叔商量下再發給你,哈哈哈哈你解決我的大問題了!”
大舅更是驚喜:“那真得加班加點乾一年了,還得請人!”
就聽外公在後麵哈哈大笑:“請什麼人!真當我老了?!閒的骨頭都生鏽了!正好鬆泛鬆泛!”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外公說道:“你們說的我都聽到了,阿音還真是福星啊,你看剛一上門來,把一家一年的生意都帶過來了,還有那非什麼……”
阿音笑道:“非物質文化遺產!外公你這手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現在正在挽救的!”
外公笑得合不攏嘴:“這幾十年就沒讀過書,老了咋還跟文化扯上關係了……這話咋個說起的……”
舅媽出來喊吃飯,問道:“喲,咋都在窯口聊天呢?快進屋吃飯了。”
大舅將事情跟舅媽一說,舅媽也是開心:“還是阿音跟皮娃會想,一來就照顧我們。”
眾人進屋,外公要開好酒,李君閣生死攔住,隻說泡酒就好,非要喝外公家的枸杞酒。
又說了一陣,外公這才將枸杞酒倒上,李君閣說道:“大舅這還真不是我照顧你們,是這煤砂罐東西本身就好,加上我那邊也確實需要,你不知道我那個蘭場的總監一時興起,整了一場子的石斛苗子,足足幾萬株,就算十株一盆,幾千個盆子都是要的。”
接著又說道:“加上以後每年分盆,育新苗,銷售,都需要用上盆子,這還真不是一錘子買賣,今後幾年,還要外公,大舅跟表哥多支持喲!來外公,先從你走起,今年要麻煩你們受累了!”
外公跟李君閣喝了一杯,哈哈大笑:“實在是高興!來皮娃,我們那些都是粗笨手藝,承蒙你還看得起!要是有啥需要改需要修的,你儘管提!”
李君閣笑道:“那我還真有兩句想說。”
大舅說道:“說!你們年輕人的腦子靈活,想法多,這事情還真要你提點提點。”
李君閣笑道:“提點說不上,我剛剛聽外公說了,這東西賣不出去,是因為人家嫌我們家東西粗笨,大家就沒想著要把它做精細一些?”
外公大舅表哥三人麵麵相覷:“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形製……”
李君閣笑道:“與時俱進嘛,我隨口一說啊,比如這花盆,人家不是嫌粗笨嗎?那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主體都不變,就口子那裡改一下,把撇口修成由厚到薄,土一裝進去,誰還看得到底下?光看撇口,那就是一個薄胎花盆嘛!”
大舅一下子明白過來:“這法子好啊!”
李君閣又說道:“如果覺得厚度不夠支撐,那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把撇口修成梅花瓣?花瓣和花瓣連接的地方用泥筋支撐,既達到了加固的目的,又順便把花型塑造了出來?”
表哥閉眼一想:“對喲!這個也絕對沒問題了!”
李君閣又說道:“剛剛說的那些是一個方麵,還有就是這泥料的配比,是不是就是最佳搭配?有沒有改進的可能?大家都試過各種配比了嗎?改進後是不是能得到足夠的強度又保持煤砂罐的特性?除了煤炭,再摻點其它物質行不行?這些都試過嗎?”
外公跟大舅表哥都搖頭。
李君閣又敬了大舅一杯,說道:“我們村子裡的篾匠叔,光是魚竿的漆麵,就實驗了不下千次,這事情確實花功夫,整整耗了十年時間!但是值不值呢?人家去年一根魚竿,在日本可是賣出了七十萬!”
外公三人聽得心旌動搖,都覺得目眩神馳,那手藝到底是個什麼境界?!
李君閣又敬了表哥一杯:“這才應該是手藝人的目標,現在我們家粗笨的砂罐能賣多少錢一個?二十?三十?就算一年能做六千個,那也抵不上人家一根竿子的零頭啊!”
外公歎了一口氣,端起酒來說道:“有道理,確實有道理啊!就怕不敢想,更怕想了不做啊!老大,乖孫,皮娃可是說到了點子上了啊!早幾十年我咋就沒聽到過這道理呢?那個時候哪種土稍為差點量,老祖先人黃荊棍兒就啪啪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