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芷點頭表示明白。
果山師傅說道:“因此,不管你做什麼事情,保持本我是最重要的,給自己套上各種各樣的枷鎖,隻會讓自己變成一個不快樂的小姑娘,試著釋放一下自己吧。”
說完調皮地一笑,指著小芷擺得規規矩矩的鞋子說道:“比如說,打亂它們。”
小芷伸手,將鞋子撥得歪歪斜斜,嘴角不由得掛起了一絲笑意。
果山師傅笑道:“怎麼樣?偶爾放肆一下的感覺不錯吧?”
小芷這回笑了,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果山師傅說道:“不要不好意思,這才是我們正常的狀態。”
“那我們再說回微塵,你仔細看,每粒微塵在飛舞的時候,因為帶著相同的電荷,因此一旦靠近,就會產生排斥力。這樣會導致它們永遠不可能和其它微塵合為一體,看似飛舞得熱鬨,其實都是孤獨的。”
小芷仔細看了看光柱,也不由得暗自點頭。
果山師傅說道:“人行於世,其實也如同微塵,各自有各自的軌跡,但是又與微塵不同,因為人生而有情。”
“不同於微塵的相互排斥,人心會相互吸引,常常會因為相互吸引,走到一處,我們稱為‘愛’。”
“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問:如何能為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即為離於愛者。”
“那我問你,小芷,你做得到嗎?”
小芷搖頭。
果山師傅說道:“對呀,你做不到,就連我也做不到,如果做到能離愛而無憂無怖,那就是佛了。”
“但是做不到,我們就應該永陷憂怖中無法自拔嗎?”
小芷癡癡地看著光柱中飛舞的微塵,心下一片茫然。
果山師傅說到:“我認為不是的。你現在把自己想象成那樣一粒微塵,由父母帶來世間,然後開始在塵世的光束裡飄蕩。因為人心的吸引力,你一路行來,又遇到了許多許多其餘的微塵,比如你的母親,你的師長,你的同學,甚至,你以前的戀人……”
小芷怔怔地看著光柱,開始流淚了。
果山師傅繼續說道:“這中間,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一些微塵離開了你,也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現在在你身邊的那些,以後還會離開你。”
“但是你看看,你的身邊,微塵少了嗎?並沒有,在你的身邊,始終有一些微塵圍繞,你的升降,影響著它們的升降,你的情緒,影響著它們的情緒,你的一切,影響著它們的一切……”
“所以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當它們接近你的時候,你要去享受,去珍惜,去回報;當它們要離開的時候,你要去寬容,去體諒,去釋然。”
“有些微塵,不能和你永續這段緣分,但是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曾經滋養過你,或者曾經讓你成長,甚至是讓你得到過教訓,那也是好的。”
“用善意的眼睛看世界,你就不會憂怖。”
“怎麼做呢?體察周圍,放開自己,勇敢傾訴,讓人們看到真正的你。”
“對那些被真正的你吸引而來的微塵,你要放鬆地接受他們的善意,感受那種善意的美好,並將自己的善意也回饋給它們。”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
“那些善良的人心,才是你的福田。在那裡種下善因,收獲善果。”
“給你帶來負麵影響的人和事,結束就結束了,去了就去了。不要因為勉強二字而造下業相,更不要因此迷失自我。”
“這才是‘放下’二字的真諦。”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你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因此要正視自己的不完美,接受這個現實。”
“一個人揪著這個問題不放,最容易把問題設想得太過於誇張,因此迷失自己。”
“所以要學會偶爾發泄一下內心的情緒,即使是偷偷將負麵的情緒寫下來,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燒掉,也比一個人苦苦思索好得多。”
“當然最好還是將自己的問題講述出來。這就好像買到了一件有瑕疵的衣服,不要偷偷藏起來,而是拿出來問問周圍,這件衣服還能不能穿,你或者會得到與自己想法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李家溝找回真正的自己吧,放下一切枷鎖,從感受開始。感受這個世界傳達給你的善意,感受這裡的人們傳達給你的善意,感受這裡的山水生靈傳達給你的善意。”
“輕鬆愉快地接受它們,讓它們滋養你的靈魂,和它們交流,然後回報以微笑,把你的善意也傳達回去。”
“做到這些,你就會成為一粒快樂的微塵,還能讓周圍的微塵也快樂起來,這才是健康正確的生活方式。”
“困了就睡,餓了就吃,要做自己心中的自己,不要做彆人眼中的自己,明白了嗎?”
小芷點頭:“師傅,我明白了。”
果山師傅笑道:“乖孩子,那你現在放鬆下來,感受一下,有什麼感覺?”
小芷破涕為笑,還有些不好意思:“師傅,我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