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後生哥!
生了媽媽生婆婆!
媽媽嫁,我抬盒!
抬到外婆門前過!
外婆還在坐籮籮!
舅舅還在搖外婆!”
阿音手扶腦門:“二皮,你李家溝亂七八糟的兒歌可真是多得不得了!”
李君閣笑道:“這玩意兒還不能小看,一樣的風雅頌俱有,賦比興齊全,不但風趣幽默,好多還有教育意義,挺好玩的。”
說完解釋道:“比如剛剛第一首,那是樸素地教育小孩子要孝順,裡邊還有些簡單粗暴的因果報應的意思在裡頭。”
“第二首就更有趣了,故意將所有大小關係顛倒了說,從反麵教育小孩子要搞清楚先後,不然就是鬨笑話,怎麼樣?好玩吧?”
阿音咯咯笑:“喲,這個你都這麼重視,你不會認為它們也是非遺吧?”
李君閣笑道:“怎麼就不是呢?啥叫非遺?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其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傳統口頭文學。那我就問你了,這些兒歌,按這個定義的標準來看,哪裡不符合?”
阿音瞠目結舌:“呃,好吧,不認真琢磨不知道,仔細一想,你說得還真是有道理。”
李君閣笑道:“這就是‘留心處處皆學問’了,兒歌雖小,真要研究起來,其實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就這樣說著笑著往前走。
由於道路是分段施工,資金也不缺,因此進度很快,路麵已經完成了一小半,不過還沒有連起來。
道路很有風致,基本上都是老石頭,早就被踩得油光水滑,部分新打的石條鑲嵌在其中,將那些斷裂或者坑窪的換掉,一眼能分出新舊,反而更承托出道路的古樸滄桑。
部分石橋也已經開始動工,寵物們倒是淌著水就過去了,娃子們還得李君閣下到溝裡,一個個抱過去。
路邊幾棵大槐樹,白中泛綠,綠中泛黃的槐花開得正美,蜜蜂們忙得不要不要的,在花叢裡鑽進鑽出。
李君閣看著槐花口水都要下來了,對阿音說道:“李家溝的荔枝和槐花開在同一時候,槐花蜜淡,荔枝蜜濃,菜花蜜刺鼻,嘿嘿嘿,又到騷擾藥師叔的時候了。這兩樣抹饅頭刷兔子刷鴨子可是一絕呢!”
阿音奇怪道:“刷兔子是蜜漬兔,刷鴨子是什麼菜?”
李雨鬆說道:“哎喲阿音姐姐你連甜皮鴨都沒吃過?二皮叔做的甜皮鴨可好吃了。”
阿音還真沒吃過,所以不知道味道,因此也就沒有糾結這個問題,反而是蜂蜜引發了另一個話題:“二皮,為什麼我讀書的時候,在超市裡邊買的蜂蜜,和在家裡拿的不一樣?”
李君閣笑道:“這個差彆太大了,自然界中有好幾種永不過期的食品,醋,酒,鹽,糖,蜂蜜。”
“不過這裡有個有兩個前提,一是天然形成,二是濃度足夠高。像李家溝和苗寨出的那種凝結成硬豬油狀的天然蜂蜜,考古學家在金字塔裡發現過,到現在三千多年了也沒變質。”
“超市裡的蜂蜜產品,很多沒有在蜂巢裡經過充分的發酵,而且水分太多,濃度不夠,又經過高溫,調配等多種手段,過一段時間會酸敗也正常。”
“當然天然蜂蜜也不是越久放越好,蜂蜜中除了糖,還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這些物質存放過久,也會分解,降解,揮發,失效,以此天然蜂蜜還是在兩年內吃完比較好,不然就隻剩糖了。”
阿音這才恍然:“難怪了,超市裡買的開蓋後放一段時間會酸,我們苗寨的就沒問題,原來是這個原因。”
李君閣笑道:“這些都是生活的智慧,往小了說,懂這些才不上當。比如槐花蜜,那就顏色淡,不易結晶,水分最多,需要儘快吃;荔枝蜜其次,放一段時間後下麵會凝結成膏狀,上麵部分水分多,也要先吃;至於菜花蜜,含水量最少,最耐久放,而且刺鼻的味道存放一段時間後,會轉為柔和濃鬱。等回去我帶你去藥師叔那裡看看,你就明白了。”
阿音笑道:“還是那句話,留心處處皆學問是吧?”
李君閣牽著阿音的手說道:“是啊,剛剛是往小了說,要是往大了說呢?阿音啊,我們以前花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讀書上,農事和農村生活的經驗,是我們的短板。想要跟鄉親們無障礙交流,那就要沉下心來跟他們學習。懂得這些,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工作才好做。”
阿音點點頭,說道:“我現在閒下來就跟奶奶學女紅,看來以後還要多跟她老人家請教這些生活經驗才是。”
李君閣循循善誘:“是的呀,還有三從四德也要撿起來,‘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你看奶奶這輩子實踐得多好……”
沒等說完,阿音就給了李君閣一胳膊肘:“你起開!老奸巨猾的家夥!前邊的都有道理!咯咯咯……最後這句絕對是你夾帶的私貨!”
……
來到盤鼇鄉,青石故徑的石碑已經立在了路邊,李君閣就順勢給娃子們講解了一番其中的典故意思,同時也講了故徑的來曆,埋沒的原因,李家的傳統。
都跟自己的祖先有關係,娃子們都聽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