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軍說道:“就三天,你這邊開業他肯定會來,然後就一起回去了。”
李君閣說道:“那也行,那我們這幾天就在一起樂樂。”
任曉芊說道:“二皮,你要是忙就彆管我們了,你這幾天肯定很事情很多!”
李君閣笑道:“都已經萬全了,現在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趁此機會我們也聚聚,等到了後天,你們想看我可能都看不到了,到處當救火隊員呢!”
一群人都哈哈大笑,正好攝影師準備工作完成了,於是任曉芊和王從軍去拍照,李君閣幾個負責在旁邊嘻嘻哈哈逗悶子拿衣服什麼的。
拍完小廣場,又去拍室內,這個就需要李君閣帶路了。
來到李家老宅的大門口,銅釘黑漆的大門上麵,一方巨大的匾額,上書“克紹箕裘”四個大字。
兩側是一幅門聯:“鄰德裡仁,惕繼清勤世澤;筆耕硯拓,長傳詩禮家風”。
豬兒蟲看著兩邊的對聯說道:“這對聯字多,反而沒祠堂兩邊的大氣。”
李君閣哈哈大笑:“祠堂的對聯都有誇飾之嫌,我李家也不能免俗。這裡是住人的,要是再誇飾的話,鄰居們該戳脊梁骨了。”
小美想了半天,說道:“祠堂門口的對聯是啥?我去了這麼多次都想不起來了。”
李君閣笑道:“口氣大得沒邊了,三省門第,百代家聲!”
王從軍笑道:“不過話說回來,滿夾川還真沒有哪家宗族能有資格像你李家這樣誇口的。”
李君閣說道:“這就跟中華文明類似,青藏高原,西北沙漠,北邊大草原,東北大森林包上一圈,圈子外邊的進不來,四大文明才能留下一個,要像其它三個那種地形,搞不好早都撕得稀碎了。也算是得天獨厚吧。”
朱朝安翻著白眼道:“這個說法我不讚成,要沒有這個圈子包著,滿世界早都是中華文明了,至少中亞歐洲跑不掉……”
眾人又都是哈哈大笑,這也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了。
推開大門,眾人都嚇了一大跳,以前鎖著不知道,這老宅得有多大?!一眼看進去,最遠處的中門就像一個小火柴盒。
李君閣笑道:“這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大院了,它就是一個街坊,不過封閉成了一個整體,住裡邊的人都是一個祖宗而已。”
王從軍嘖嘖稱奇道:“太嚇人了,當年的族長得多累啊,管這麼多人!”
李君閣說道:“其實也就那樣,宗譜上記載,最繁盛的時候,這裡住著三百七十二位李家人,加上仆從丫鬟,大致有六七百人,還沒一個中學校長管的人多。”
朱朝安說道:“那可不一樣,中學校長隻管教務,族長可是所有人吃喝拉撒從頭管到腳,聽說動不動就要拉女生去浸豬籠……哎喲!”
卻是被小美橫飛一腳:“你還膽肥了是吧?這話都敢出口!信不信老娘把你浸了豬籠!讓你名副其實!”
豬兒蟲涎著臉笑道:“李家,我在說他們李家……我們朱家可不這樣……”
李君閣哭笑不得:“喂,你這鍋甩得……”
王從軍看著第一進中庭裡的一棵老紫荊花樹感慨道:“這裡頭,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故事啊……”
李君閣嘿嘿賊笑道:“那是,要不是我李家信奉儒學,不近鬼神。住在這裡邊,嚇都嚇死了,你想想千年下來,這裡頭得死多少人……”
任曉芊這外科醫生和王從軍這黨員沒感覺,朱朝安跟小美卻嚇得抱作一團,死二皮!你這絕對是報複!赤裸裸的報複!
李君閣嘻嘻笑著往裡進,說道:“其實也沒啥,當年我練膽子的時候,經常翻牆進來,找個花台坐下,看《閱微草堂筆記》,那叫一個刺激!”
這下王從軍都受不了了:“我的個去,難怪你在半山林場還敢講鬼故事!你這膽子是在這裡練出來的……”
好在今天陽光強烈,李君閣亂帶節奏也沒有打亂大家欣賞美麗院落的心,幾人於是就一邊在裡邊晃蕩,一邊選好地方拍照。
中間任曉芊和王從軍還換了幾套衣服,任曉芊還換了發飾,尤其是兩人換上李家溝女紅古裝之後,跟這裡的環境簡直融為一體,就如同古畫裡下來的人物一般。
攝影師也算是過癮了,拍得興高采烈,這地方,兩位找得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