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玩泥巴
李君閣笑道:“這個隻是最粗糙應急用的,真正的陶泥講究著呢,要調整PH值,摶泥,陳化,再摶泥,讓陶泥細密緊致,降低有機物含量,這些都是為了降低燒造過程中產生氣泡的可能,以免陶器燒裂。”
阿音笑道:“說得頭頭是道,就是不知道手藝怎麼樣。”
李君閣說道:“開玩笑,好歹打小在外公的窯口玩過的,看我的手藝。”
李君閣自己開始處理泥巴,先跟揉麵團一般揉,然後拿大木棒捶打,然後再揉,折騰了好久,累出一個泥方後,再去檢查冷卻的泥餅子。
拿手指一敲,當當響,清水洗淨後,指甲下去不出印子。李君閣舉著餅子就像西遊記裡拿照妖鏡的羅漢:“哈哈哈哈哈!陶!成功了!”
仔細檢查過陶盤,李君閣指著上麵一些黑色的點子對阿音說道:“看,爆鐵子,好泥料壞手藝的標準特征。”
阿音笑得都不行了:“二皮你還挺有自知之名的嘛!”
李君閣摳了摳腦門:“這是柴堆燒出來的也,不能拿電爐的標準來衡量啊!”
美滋滋地將陶盤安放在灶台的第二層上,李君閣開始磊第三層。
第三層是空心圓柱型,磊好之後,李君閣開始在中層點火。
這火就嚇人了,因為下麵是空的,熱空氣往上走,將下方的空氣吸進去,燒得呼呼作響。
讓火燒著給第三層去濕氣,李君閣又做了幾個帶三個孔的大泥板烤著,準備待會兒燒製出來當蓋子。
以李君閣的體力,今天都有點累著了,於是讓阿音隨便煮了點魚乾野菜,隨便對付一頓算完事兒。
趁著阿音烹飪,李君閣開始將泥方揪出劑子揉捏成團,做點手工算休息。
先將泥方搓成粗細均勻的泥條,然後在竹席上盤成圓盤,拿鋸成杯子狀的竹筒調了一杯泥漿,拿竹刀蘸著將泥盤刮平。
拿一個接近正圓的竹筒圈放在上麵,那竹刀沿外圍一切,就得到一個圓底。
取走邊上多餘的泥塊,竹筒卻放著不動它。
拿出一塊陶泥拍成泥片,同樣拿竹刀刮壓到完美,那一根竹子當尺子,切成一個規矩的長矩形。
拿一根細竹絲圈出圓底的周長,在長矩形上切出合適的長度,留出冗餘。
在剛剛切出的圓底周圍點上一圈泥漿,將在小竹席上切出的長矩形輕輕取下來,包到泥底和竹筒外麵,從泥片交疊位置的中部用竹刀尖快速一劃,打開泥條,將竹筒和切下來的多餘泥條取出,在泥片邊緣輕輕刮上泥漿,將接口粘連起來。
休整好裂縫處,一個杯子就做出來了。
如法炮製,李君閣又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杯子。
這其實是做紫砂壺的工藝,李君閣跟著表哥玩了幾天煤砂泥,因此不算陌生。
水開了,阿音開始下魚乾,李君閣開始做陶鍋。
因為爐膛內徑也隻有半米,所以鍋子也不大,也就三十公分。
李君閣盤好泥盤刮平後,那兩根磨尖的竹條和一根竹棍綁成一個三角形,當做簡易的圓規,轉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鍋底。
圓心處用泥填補好算完事兒,鍋邊就隻能全靠堆泥條和手捏了,還不能快,盤上幾圈後,就得等泥乾了再盤,不然會垮掉,這就是細活了。
這時阿音叫吃飯了,李君閣洗過手,和阿音一起吃飯。
吃飯的時候,李君閣對阿音說道:“一點油氣都沒有,沒鹽沒味的,等鍋子做出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熬油!”
阿音說道:“熬油?用什麼熬?我們除了魚什麼都沒有啊……”
李君閣說道:“你忘了海灘上?滿地都是的那玩意兒?”
阿音眼睛一亮:“椰子?”
李君閣說道:“椰子裡邊的椰肉看著跟肥膘差不多,等鍋子燒出來我們就去試試,就算熬不出油來,鹽總跑不掉吧?!”
阿音笑道:“對!那我們就有棗沒棗打一杆!”
李君閣笑道:“辛苦三天了,今天總算是得到了不少乾木頭乾竹子,明天做好桌椅,就不用再盤腿吃飯了,後天我們就去海邊度假!”
阿音笑道:“我們這邊日子越來越好了,不知道其他七支隊伍情況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