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標準器
不過灶是已經可以用了,沒管阿音忙著煮麻,李君閣去開窯取陶壺,順便將火眼盤子燒上。
將陶壺取出來裡外檢查了一通,洗刷乾淨,檢查蓋子是否能蓋上,出水是否通暢,完事後,才找來幾根粗藤一把細藤,在兩個耳朵間細細的編上提手。
提手不長,倒下來正好搭在壺上麵,下麵的火燎不著。
壺紐上有個眼,用於走氣,要用水的時候拿個濕帕子往上一搭,拎起壺把就能倒水。
好吧現在還沒帕子,不過麻有了,帕子還會遠嗎?
平時這壺就放在後邊的火眼上,灶裡炭火烀著,回來隨時都有熱水用,李君閣想想都美得慌。
弄完這些,炒了個清炒婆婆丁,剩下的早飯熱一熱,這就是午飯。
等到午飯吃完,阿音的十幾個麻把就已經煮好,果然高效了很多。
將乾麻收起,新麻晾上,李君閣背上長刀,拿一根竹竿在竹樓量了一下屋脊到地麵的高度,拎著它去竹林裡砍竹子。
大竹林在小竹林的裡邊,李君閣穿過小竹林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竹鼠洞,壞笑道:“以前那是石頭陷阱效率太差,又沒有繩子,拿你們沒辦法,現在嘛,嘿嘿嘿……”
不過現在不少這一口吃的,還是正事要緊。
進到林子裡,李君閣使開了瘋魔刀法。
雙手舉刀過頭,蹲身揮刀,斜四十五度下劈,大腿粗的大竹子就被一刀兩段,剩下一個五十公分粗的樁頭孤零零的立在那裡。
雖然阿根廷隊和澳大利亞隊也有砍刀,但是絕對做不到李君閣這樣的效果。
因為他們的砍刀一是打磨得不行,鋒銳度不夠;二是不能雙手持握;三當然就是沒有李君閣這把子憨包力氣。
挑六七年生的大竹子砍倒了四五十根,這片竹林還是那麼茂密,一點也沒見稀疏,可見熱帶的竹林是多麼的茂盛。
將竹子剔去枝杈,拿出竹竿量長短,然後將砍刀翻過來將它們鋸斷。
生竹子下鋸快,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直徑二三十公分,李君閣不知道是什麼竹種,不過從竹棚的結實程度來看,是相當完美的大型竹料。
去掉梢頭,每根竹子取三段,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
將粗細均勻,直徑相近的堆放到一起,分成了五堆。
從大的開始扛,兩肩膀一次三根,全抗完也得來回二三十趟。
扛著六根大竹筒回到營地,阿音已經起來了。
見到李君閣,阿音說道:“喲,這麼大的竹子!二皮你這是要做啥?”
李君閣笑道:“我給竹樓立兩道牆,順便將這些竹材晾起來。”
阿音說道:“那我們今天還做線不?”
李君閣說道:“當然要做!這活又耽誤不了多少工夫。”
將竹筒擺兩根托底,其餘擺放在這兩根竹筒上,兩人又開始做線。
做完線,阿音又去采集,李君閣撤去窯火,將挑來的淤泥與草木灰,沙土拌上。
拌草木灰是利用其堿性中和淤泥的酸性,拌沙土是讓其更加酥鬆利於根部發育。
翻出三個粗使籮筐,放在棚子外麵,李君閣將和好的培養土倒進去,將木薯種上。
又去從棚子裡邊放乾沙子的籮筐裡翻出保存在裡邊的芋仔,也給它們種了進去。
然後又去竹林裡扛竹筒。
來來回回扛了一下午,竹筒也才扛了四分之一。
這時候阿音回來了,李君閣去幫她下背簍。
阿音嚇著了,四十根五米長的竹料堆放在一起,場麵可是有些壯觀的,問道:“二皮,你到底要乾啥?”
李君閣說道:“準備再造一間木樓,不能老是住棚子吧!”
阿音過來抱著他說道:“你也不要太累著了!我覺得我們現在挺好了!”
李君閣哈哈笑道:“不累,這次跟棚子不一樣,這次我們慢慢修就是。來,趕緊把背簍放下來。”
阿音笑道:“看,我找到了什麼?”
李君閣一看,阿音手上拿著幾個豆莢一樣的乾果子:“喲!酸角!”
阿音說道:“好多的酸角!還有紫蘇和兩種香香的葉子。”
李君閣接過來一看,一種是紅色的杆子,一種是綠色的杆子,紅色的葉子搓開,有丁香的味道,綠色的搓開,有點檸檬的味道。
“呃……不認識,不過看著有點像萸香菜,就叫它們丁香萸香菜和檸檬萸香菜了。”
將背簍接過來,裡麵除了木薯,還有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