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子弟校
“至於董團長那邊,我去解釋,現在看來可以將歌舞劇表演定為我們的常駐文化項目了,合約年限可以延長。”
“她們劇團以前都靠政府半死不活地養著,演員們下海串夜總會也沒法管。現在算是真正找到了出路,這才不耽誤她們的多年苦練和藝術生命,算是兩全其美。”
阿音點了點頭:“嗯,到時候兩班人馬可以輪流換班,才不降低表演的標準和檔次。”
李君閣說道:“對,這也涉及到我們集團的形象,我們要給觀眾看,就給最好的看!每一場表演,都要做成六個一工程彙報演出!”
國慶長假就這樣在忙碌中飛一般的度過,直到五溪一二三號能夠重新獨立承擔起遊客運送任務之後,所有人才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天周末,山上山下的娃子們被李君閣趕到了一處,去學校試聽講課。
李家溝加上懸天寨的小朋友,從七歲到十八歲,加起來也有四百人左右。
平均一個年級段有小七十人,一個年級兩個小班,基本就夠了。
計劃是這樣計劃的,但是梁慧麗很快就找上門來。
李二皮,我盤鼇鄉呢?
李君閣拿梁慧麗沒辦法:“盤鼇鄉本身就有鄉小,我們搶了三分之二的生源,總歸不能還搶教師的飯碗吧?”
梁慧麗說道:“我不管!我不能看著盤鼇鄉的孩子們守著身邊的好學校好老師,還要去讀破破爛爛的鄉小!就許你李家溝和懸天寨出人才?彆忘了盤鼇鄉那邊也是李,下河李,你的族人!”
李君閣耍賴皮:“你要是有能耐能把盤鼇鄉鄉小給取消,我這邊就能接收!老伯上萬大學生都管過,每年經手的預算上億美元,多兩百號學生對他來說塞牙縫都算不上!”
梁慧麗怒了,一拍桌子:“好你個死二皮!你給我等著!”
一周之後縣政府通知下來了,鑒於盤鼇鄉鄉小當地教師多從事商業活動,師資力量流失嚴重,教學質量嚴重下降,現決定撤銷盤鼇鄉小學,本地生源於下學期將轉往附近學校入學就讀。
同時還有一個通知發到李家溝村委會,鑒於盤鼇鄉鄉小麵臨撤銷,望李家溝民辦教學力量及時接收,如有困難先解決生源入學問題,再告知縣政府尋求幫助妥善解決。
兩份紅頭文件擺在李君閣麵前,李君閣不由得搖頭感慨:“梁丫頭,你簡直在盤鼇鄉如日中天啊,就沒有點反對的聲音?”
梁慧麗得意洋洋:“沒有!盤鼇鄉可沒這事兒!就連任課老師聽說自家孩子能進李家溝學堂就讀,都高興得不得了。”
“用老師們自己的俏皮話說,就他們那點工資,那是政府發著困難他們領著害臊!家裡民宿大把進賬,去年他們已經愛發電一年,今年能不能就不給政府添亂了?隻求鄉政府把他們當個屁,給放了吧!”
李君閣不由得哈哈大笑:“這俏皮話你絕對說不出來!我感覺是老族叔的口氣!”
梁慧麗狡黠地一笑:“這事情當然得勞動他老人家,知道盤鼇鄉的孩子也有機會入讀李家溝學堂,他是最積極的!”
說完又道:“給鄉親們辦好這件事情,我就可以走得安安心心的。”
“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沒有,不過都來自縣裡文教係統。那些閒言碎語,嗬嗬嗬,反正還有兩個月就要走了,我管它那麼多……”
李君閣對梁慧麗豎起大拇哥:“有點高層的魄力了!沒說的,每個年級多一個小班的事情,這事情我去跟老堂伯說!”
娃子們的教育是大事,老堂伯早就列出了具體的過渡辦法。
這學期娃子們還是在各處就讀,周末回來抽兩個半天聽課,適應李家溝學堂的教師們上課節奏和風格,然後寒假裡從聽四爺爺老伯講國學,過渡到各位老師輪番授課,算是補習班加學前班,如此直到新學期正式開學。
課程設置也很有特色,例如李家溝的孩子,除了要學英語,還要選修一門小語種。
教師都是各地招聘而來的精英,每一門課程,除了有中文教師,還有英文教師。
偏偏沒有英語課,英語課和語文課被合並到了一起,統稱語文。
這樣的語文課需要的教學水平之高可見一斑,不過李家溝有個在國外著名大學擔任過校董的國學大拿,這大拿還有個漢語文學翻譯家老婆,還有倆漢文化研究專業的活寶孫女,對彆人來說難如登天的事情,在李家溝一點不叫事兒。
李君閣在祠堂裡拿著課程表嘖嘖稱奇:“恨不晚生二十年啊……”
老伯笑道:“每種語言都有它的美,而且對思維的啟迪和影響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