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巾幗英雄(二十)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1 / 2)

“王朝初生階段, 土地兼並尚未走到極端,這時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往往是朝廷施政不當,地方官府無作為甚至助紂為虐,致使百姓沒有活路, 官逼民反所致。”

天幕下正處於亂世的百姓聽得此言, 紛紛抱頭痛哭。但凡有一點活路, 誰願意把腦袋彆褲腰帶上去造反。天幕所言句句都是他們的艱辛,長期積累的委屈得到了“仙人”的理解, 方得了宣泄。

官逼民反四個字更是深深地烙進了一些有壯誌雄心的君王腦海中, 時刻提醒著他們不要突破百姓的底線。至於那些昏君,即便你每天從早到晚在他耳邊念叨, 又有何用?

“唐賽兒這樣極富反抗精神的巾幗人物,本不該借鬼神之名來行事。什麼鬼神賦予的天命, 都不及給大家爭出一塊新天地實在。然古代百姓少有受教育的機會,思想尚處於蒙昧階段, 就是起義領袖也大多沒讀過書,行事缺乏章法, 起義全憑一腔憤懣。”

“沒有統一的指導思想, 義軍就無法擰成一股繩去抗爭世道的不公。因此,許多起義者又不得不借鬼神之名, 來聚集人心。然以鬼神之名, 到底太過虛無縹緲,缺乏指導思想和明確的目標, 無法將內部的訴求統籌起來, 故底層百姓的反抗很少能夠成事。”

“即便是靠農民起義起家的明朝,老朱家也早就脫離百姓,躍升地主階級, 成為剝削者。直到近現代有了相對完善的指導思想,才是真正的換了天地。‘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人物崢嶸勝昔年。【注1】’何為舊,何為新?”

“舉個簡單的例子:古代說好官是父母官,即便是再好的官,那也是有官威的,出入前呼後擁甚至有人開道;現在說好官那叫人民公仆,要服務群眾,服務老百姓。下了班,那就完全是百姓一員了。從這一個詞,就展現了古今官員與百姓關係的區彆。”

人民公仆,服務百姓?古代百姓回憶一下自己見過的父母官,有點不敢相信。

“脫離了群眾,遠離了百姓的朝廷是不能長久的。我們現代講究的下基層,一個好的領導必須去過基層,且要去偏遠貧困之地的基層。下基層尤其是扶貧對於官員來說是很值得稱道的履曆,但古代要是到偏遠窮困之地為官,那叫貶謫。”

“說到下基層,不由想到唐朝名相張九齡。唐開元三年,張九齡向唐玄宗提出‘不曆州縣不擬台省’的選官原則,可以說是古代較早推行‘基層經驗’了,這一原則在唐宋時為朝廷選拔了不少實乾派官員,大明朝真是抄作業都不會啊。”

不曆州縣不擬台省嗎?唐玄宗以前的君主瘋狂抄作業,尤其是秦始皇嬴政、以及因天幕逆天改命的秦二世扶蘇。相較於其他時空,大秦做為第一個封建王朝,委實缺乏了治國經驗,以及可抄作業的對象。

扶蘇因天幕得以改寫命運,對天幕所言十分推崇。對於天幕說到的一些有利於國的事情,都非常認真地去推廣。即便天幕對許多君主甚至對他很是冒犯,他也不覺得天幕有什麼不好。

“許多重要的領導和人民的好公仆基本都有基層經驗。但是明朝很意思,內閣和六部高官彆說下基層了,很多甚至沒有地方為官經驗。如此一來,輔佐君主治國的基本就是一群不了解民生,紙上談兵的老家夥。”

明朝,不曾曆州縣的內閣成員和六部高官皆是麵色發青。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時代,皇帝一定會因此為名,將看不順眼的官員趕出京城。年輕官員也就罷了,頂多出去曆練一番,年紀大的,若去了地方,哪還有機會回到中央?

好在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即便要學,也該是將那些剛科舉上來及年輕的六部官員派出去。

“好了,我們說回唐賽兒起義。青州蒲台縣城以南的益都縣有一卸石棚寨,此寨位於諸城、安丘、莒州、壽光等地的中心,具有極高的戰略位置。最妙的是卸石棚寨四麵絕壁,峰高七八百米,易守難攻。”

“唐賽兒利用白蓮/教的社會影響力聚首數千號‘白蓮軍’,依地形將卸石棚寨分為4寨,寨內修蓄水池,屯積糧草,南北兩邊懸崖修築寨牆等防禦工事。同時自己以南寨為駐地,指揮作戰,於永樂十八年二月起事。”

“唐賽兒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這麼多人,固然是借白蓮/教擴大的影響力,但百姓爭相依附,說到底還是民生多艱,生活困苦。在封建社會,百姓的日子越難過,就會有越多的人將希望寄托於神佛。”

“百姓看不到未來,找不到希望,隻能寄托所謂的來生。所以寺廟香火最鼎盛時,往往是一朝將覆滅之時。許多統治者尊奉佛道,也是看準了這一點,騙百姓修來世,而忽略今生的痛苦,心甘情願被壓迫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