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明賢與昏 晉江文學城獨家發……(2 / 2)

“王安原是光宗的伴讀,曾經保護登基前的光宗多次躲過鄭貴妃迫害,光宗登基後發帑金接濟邊費、起用忠直的大臣鄒元標、王德完等人都離不開王安的勸說。”

“因王安行事妥當,雖為太監,卻為前朝後宮所讚揚,擁立明熹宗也曾立下功勞。明熹宗登基後,王安按照慣例辭官給新人讓位,卻被客氏順勢弄走以便進一步迫害。這位老太監本該有個善終,卻最終被客氏指使魏忠賢殘害而死,著實令人歎息。”

活著的王安對魏忠賢和客氏恨之入骨,而明光宗聽到這裡也不由微微皺眉。

“崇禎皇帝即位後,曾賜‘昭忠’匾額於王安祠堂,以這位老人家對朝廷和老朱家的功勞絕對值得這個賞賜了。”

“哦,對了,說到客氏的對食,因客氏先後勾搭了魏朝和魏忠賢,兩太監爭一乳母還鬨到了明熹宗麵前。乳寶男明熹宗知道客氏心意,就順著客氏之意幫她擺脫‘前夫’魏朝,賜婚魏忠賢啦!”

“宋有兩丞相爭娶富婆,明有兩太監爭娶皇帝乳母,到底還是明朝人會玩!”

大明朝天子、臣工與百姓:這可真是丟臉丟到上前千年了。

馮夢龍:好題材,好題材!

“聽了前麵,大家可能以為魏忠賢與客氏是客氏為主,那又不是。這兩人很有些男主外女主內的意思。客氏在後宮壓迫後宮嬪妃宮女,魏忠賢在前朝作威作福。”

“魏忠賢很機靈,為了專權他會挑皇帝專注木匠活時去奏報朝事,這樣就能在皇帝不耐煩細看內容是擅自做主來把持朝政。而明熹宗對朝政荒廢到了什麼地步呢?”

“擁立明光宗、明熹宗有功的三朝元老,先帝托孤之臣楊漣因彈劾魏忠賢一十四大罪,被誣陷受賄一萬兩,在獄中被拷打之死,過了好幾天,明熹宗都沒發現。哎,沒準就是那天朱由校正在做木工時,魏忠賢跑去誣告楊漣,而朱由校什麼都沒聽清就點頭任由他處置了。”

剛升任太常少卿的楊漣心都涼了,拔涼拔涼!這個大明還有救嗎?

“客氏迫害後宮嬪妃和皇帝子嗣時,是一點後路都沒有留。以至於年輕的朱由校突然早死,完全來不及做更多準備。朱由校病重時,客氏為了繼續掌權,曾與魏忠賢商議將外麵懷孕的女子送進宮中充作嬪妃,冒充明熹宗的子嗣,繼續做他們的傀儡。”

“但因張皇後勸說,明熹宗最終決定召唯一的弟弟信王朱由檢進京,兄終弟及。據說客氏和魏忠賢還曾意圖將信王劫殺途中,當然信王還是有驚無險的進了京。明熹宗無子,作為先帝唯一活著的兒子,選擇朱由檢確實是皇位更迭最穩妥的人選了。”

“說了那麼多,大家對明熹宗朱由校多有荒唐也有個大概了解了吧!因他對客氏和魏忠賢之流的縱容,他在位期間,大明朝廷可以說是烏煙瘴氣。但有一點大家大概想不到,明熹宗在對外事務上竟然非常有大局觀和強硬,遠勝慫宋和奴清的某些皇帝。”

“沒想到吧!大明有名的昏君竟然有個慫宋和奴清比不過的優點。那麼朱由校在這方麵做了什麼值得表揚的事情呢?”

“一是引進紅夷大炮,熹宗時,由徐光啟等人派遣的張燾、孫學詩在澳門購買了四門紅夷大炮送到北京【注1】,朱由校就令一人同時聘請葡萄牙銃師來京師。當時朝廷對引進紅衣大炮和引進洋人反對者眾,但朱由校駁回了反對,還繼續引進了一十六門紅夷大炮。”

“其中十一門紅夷大炮被運到關外寧遠,在天啟六年明軍擊敗數倍於己的後金獲得‘寧遠大捷’發揮了重要作用,朱由校因此冊封紅夷大炮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大將軍’,並遣官祭炮【注1】。”

“另一件事是天啟一年,荷蘭人攻襲澳門,被當地葡萄牙人擊退,轉而占領澎湖,並要求與中國通商,明朝要求他們撤離澎湖。荷蘭見通商無望,意圖以武力強迫中國就範。10月18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指揮官萊爾森派範·萊恩羅德率8艘艦船向大明開戰【注2】。”

“大明猝不及防下迎戰被摧毀帆船80艘,被俘80人,搶走炮60門。其後荷蘭船隊進入鼓浪嶼燒殺搶劫。福建巡撫南居益主張對采取強硬方針,福建總兵謝隆儀於在廈門擊破來騷擾的荷蘭人【注2】。朱由校得到奏報,支持福建官員以武力驅逐荷蘭人。”

“在這裡朱由校表現出了比清代晚期那些帝王更高的格局,倒也不虧剛明之剛。其後,荷蘭人被迫撤離澎湖,卻轉而霸占了寶島台灣。然已經風雨飄渺的明王朝已經無力顧忌台灣,直到近四十年後,南明大將軍,世稱‘國姓爺’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回了寶島。”

鄭成功是崇禎十一年的秀才,崇禎十七年為求深造進入南京國子監就讀,拜入名儒錢謙益門下【注3】。因天幕之故,大順軍沒有攻破京師,大明朝廷還在苟延殘喘,故此鄭成功也尚未離開南京。

前些日子天幕說其師錢謙益,提到錢謙益雖有失節,其後卻在妻子柳如是鼓勵下暗中資助鄭成功抗清。隻鄭成功沒想到他未來還有□□。若是□□,以之為據點,豈非能夠繼續反清複明?

可依著天幕所言,後來大清到底坐穩了江山,思及此,對於未來,鄭成功也不免迷茫。但他到底是心誌堅定之人,猶豫不過片刻。眼下後金尚未入關,漢室尚有機會。且即便後金還是入關了,天幕既稱讚他為民族英雄,想來□□還是必要的。

既然這是曆史賦予他的使命,那麼不管未來大明如何,他都已經下定決心,必要趕走荷蘭人,為中國奪回寶島台灣。

“人之善惡,賢明終非一字一句可以判斷。以明君之名流傳於世未必就事事賢名沒有犯過錯,以昏君之名留於世,也未必就是一無是處。是非功過,終可一一點評。以史為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