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範文正公(1 / 2)

“馬邑之謀後, 匈奴斷絕了與大漢的和親,開始更頻繁地入侵漢朝邊塞。麵對邊塞局麵的惡化,主父偃、嚴安等近臣向皇帝提議恢複和親, 以換取國家穩定。”

“然在這種情況下, 要恢複和親,必然就要進一步放棄國家利益, 向匈奴卑躬屈膝,並送出更多的錢財和美人。正所謂一步退,步步退,若這一步退了, 或許這個慫字就輪不到趙宋了,我們現在也無法以身為漢民族而自傲了。”

“哼~朕才不會退呢!”皇帝輕哼道。

“幸漢武帝劉徹並沒有如朝中許多大臣一般因一次失敗而退卻。劉徹頂住了主和派的壓力,不願意對匈奴讓步,可他還麵臨著更最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手下無人堪為大將。並不是被稱呼一聲將軍就擔得其將軍這個責任的, 馬邑之謀就暴露了漢軍最大的問題——大漢雖有很多將軍, 卻缺乏能為主將之人。”

因為天幕的肯定,劉徹下意識挺直了脊背,旋即卻又歎了口氣。朝中將軍雖多, 卻無人可為他分憂, 唯一能指望的雙璧, 一個才十五六歲, 一個更是剛能走。

“查閱漢初的將軍,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在衛青、霍去病橫空出世前,在大漢對匈奴以防禦為主時,有許多抗擊匈奴的名將,俱是號稱駐守邊關時, 匈奴不能進犯。比如名氣很大的李廣、不敗將軍程不識,甚至漢景帝時以酷吏聞名的郅都在防守方麵都非常出色。”

“那為什麼,漢朝麵對匈奴依舊處於弱勢呢?因為隻會防守啊,邊境線那麼長,匈奴騎兵靈活機動,這邊不好打換一邊打就是了。且那會兒匈奴騎兵劫掠經常會小股騎兵入侵,找到個村鎮燒殺擄掠一番,等官軍趕到村子都沒了。”

“我估摸著那會兒沒有皇命,各郡太守也不敢私下聯絡,弄個聯合防禦方案之類,防守多半是各掃門前雪,沒什麼配合的意識。所謂XX將軍駐守某郡,匈奴不敢進犯的正確解讀其實就是匈奴人有更好拿捏的軟柿子,選擇從薄弱處下手而已。”

“我們考試做題都知道要先易後難了,匈奴人又不傻,當然知道挑好打的地方入手了。他們的目的就是劫掠,搶那邊不是搶?”

“隻要匈奴不是不入侵大漢了,僅暫時繞開某郡不搶,就稱不上你厲害到敵人不敢進犯。隻要朝廷還在送錢送美人,吹什麼匈奴不敢進犯那都是虛的!如果是全線防禦嚴密,即便不能反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也不需要和親送錢求邊境一時安寧啊。”

“當然了,我這個說的是就整個朝廷而言。能夠守護一方讓匈奴繞道,也算是矮子裡的高個了,還是應該表彰的。”

“不過說到防守,論名聲最大肯定是飛將軍李廣了。你看司馬遷寫李廣又是箭射穿石頭,又是愛兵如子等等。即便後來漢軍由防守轉反攻,李廣沒有寸功,還打出了全軍覆沒的團滅局,也有粉絲辯護說李廣隻是善於守城,而不善於進攻。”

“額~這個怎麼說呢?將軍如果隻擅長防守沒有進攻的能力,建議轉行。老子雲‘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就是說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打仗這事是能不打就不打。為什麼呢?”

“因為打仗要錢要人,若是打贏了錢或許還能回來,人沒了,那可就真的沒了。戰爭一旦開始不管輸贏,有個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破壞生產力,人口損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國家對外政策克製,不輕易言兵,寧願耗神耗力打經濟戰、信息戰。”

經濟戰、信息戰?諸葛亮琢磨了片刻,這經濟戰他隱約有點明白,大約就是他現在乾的事情,信息戰又是何意?

“當然我們說的是克製,不輕易開戰不是不敢打,像慫宋和晚清那樣割地賠款都要忍肯定不行。隔壁阿三敢探頭探腦,伸腳試探,我軍一樣掄起拳頭揍他不待猶豫的。領土問題是根本,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是先烈用血汗為我們守護下來的江山,麵對國土問題絕對是寸土必爭,寸土不讓。”

“再說漢朝,和親送美人、送錢,也沒耽擱匈奴入侵邊境,顯然這仗是必然要打的。不打人家隻會得寸進尺的欺負你。那麼麵對必打的仗如何減輕自己的損失?能二打一打以多打少的優勢戰就絕不一打二,能打攻擊戰在敵人的地盤上打,就絕不打防禦戰,因為在自己的城鎮開戰影響到老百姓的生活和生產建設。”

“比如我們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目的就是把戰火阻攔在國門之外,以保證本國百姓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生產建設不受影響為要。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戰,防備戰火燃燒在本國領土,應該所有人的共識吧!”

“這就是為什麼八大軍神,我最推崇衛青、霍去病,太酷啦!衛霍人氣高,不是說衛霍業務能力比其他軍神強,就業務能力而言,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大家都有一票擁護者,很難具體說誰更厲害,都是中國民族的瑰寶級名將,於中華民族有著不可磨滅的功績。”

“衛霍人氣最高,主要是刀鋒向外的將軍,濾鏡十級沒商量啦!衛霍是典型的爽文模式,而爽文有利於身心健康,誰不喜歡看!”主播的語調中感情都充沛了幾分,“與之相反的是嶽飛,因為提到嶽爺爺就會想到完顏構這個畜生,恨不得挖墳曝屍的那種厭惡啊,非常不利於乳腺健康。”

趙構在皇宮中氣得直跳腳,因為天幕,他的皇帝威嚴被剝去十之五六了。

原本淪陷區起事的人思念故國,都會投向朝廷。可因天幕之故,淪陷區的義軍都不信任朝廷,更樂意私下結盟守望相助。與朝廷沒有聯係,義軍本該更艱難,但因上下皆是一心,無人想要投皇帝,這點劣勢就不足為慮了。

畢竟,即便與朝廷聯係上了,也不可能支持他們錢物,最多是封官職求個名正言順。現下雖然沒有人想自立或是想了卻不敢宣之於口說出來,但好在上下都很齊心,齊心求生存,掛念複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