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最後一戰(2 / 2)

“在我看來,摒棄對弱者的憐惜,單講道理,李廣的死與衛青根本沒有關係。雙方的恩怨起源就有問題,將李敢之死作為霍去病的罪名委實不公平。李敢的悲劇其一是李廣臨終遺言推卸責任,其二應該是做了彆人的過河卒子,即被利用做了對付霍去病的刀。”

“再回到李廣負責側翼包抄失道這件事,其中過程也體現了李廣對軍紀的疏忽,他自己帶兵不在乎紀律,麵對大將軍也不把軍令當回事。”

“有道是服從命令聽指揮是軍人的天職,李廣要是不滿衛青的安排,可以事後找皇帝告狀或者申訴,但當場發作,在陣前顯然是不合適的行為。然後不打招呼,不帶向導就走人,更不是一個稱職的將軍會做的事情。”

“可見李廣難封,固然有運氣的成分,但他本身的性格弱點也未嘗不是原因,且還是最重要的原因。《史記》記載的原話是‘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於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將自己無法封侯歸結為衛青讓他分兵包抄導致迷路,是天不庇佑。迷路這事是衛青和老天爺錯,我沒錯!”

“然從他畏罪自殺看,他心裡很清楚,迷路自己才是主要責任。都說漢武帝刻薄寡恩,但他對武將卻素來很寬容。對戰不利可以金贖,且不會一次失利就不給機會。這次打敗了,下次戴罪立功,打贏了一樣可以封侯。”

“趙食其與李廣一道,兩人官職相似,又是一起迷路。事後,衛青要向漢武帝彙報,對兩人詢問經過流程也是一樣。問話前,衛青還特意讓人送了乾糧酒食安撫,再詢問經過,並沒有問罪之意,就是正常的詢問經過好寫戰報送交漢武帝。”

“趙食其就沒覺得自己被羞辱,曉得這是自己的錯,也沒有狡辯。回去老老實實交了金子贖罪,這事就過去了。而李廣先是不回答,等衛青再派人追問,然後選擇了自殺。他不是交不起贖金,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讓漢武帝失望太多次了,這次未必能金贖。”

“至於李廣將迷路歸罪為衛青派他分兵包抄,那麼誰規定前鋒一定要給你李廣當?難道走側翼包抄,就沒有立功的機會嗎?機會其實一直都在,而李廣自己沒有抓住。若李廣沒有不打招呼就離開,做好準備帶好向導按照計劃完成合圍,那麼這一戰,伊稚斜可能就逃不掉了。”

“可惜並沒有如果,因李廣和趙食其迷途,漢軍沒有占據足夠優勢完成包抄計劃。兩軍交戰時,恰逢黃昏日暮西山,加上剛好刮起大風,沙石遮蔽天日,能見度極低。漢軍和匈奴人廝殺的昏天暗地,根本無法清楚的偵查敵情。”

“伊稚斜見勢不妙,趁著天色昏暗和飛沙掩護,乘坐六頭騾子拉的車子帶著數百健卒撕開一道口子逃走。”

“嘿~這不由讓人想到了宋太宗趙光義親征,人菜癮大,外行指導內行,坑死了無數大宋將士,然後屁股中箭,丟下將士們乘坐驢車漂移逃命,就此混了個高粱河驢車戰□□號。這些首領逃命是都有誌一同舍棄馬,難道騾車和驢車比馬跑的快?”

“再說衛青這邊,飛沙走石之中廝殺正起勁,自己人都看不清,千軍萬馬中哪裡曉得伊稚斜坐著騾車逃命去了。伊稚斜逃走很久,才有左校尉從捕到匈奴俘虜口中才得到這個消息。衛青於是派輕騎連夜追擊,自己帶著主力緊隨其後。”

“奈何伊稚斜的騾車漂移技術比高粱河驢車戰神更勝一籌,漢軍追到天亮,一夜跑了兩百多裡,就是沒追上。”

“哈哈哈~”雖然伊稚斜跑了,但聽著講解,想象一下匈奴單於狼狽逃竄的模樣,劉邦卻忍不住大笑起來。

劉徹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講解太生動,以至於對伊稚斜跑掉這件事,他都沒有太生氣。當然更因為劉徹覺得隻要這次他部署更嚴密,定能將伊稚斜留下。他要伊稚斜和那大唐的突厥舞王一樣來長安給他跳舞,嗯~去高祖陵前跳!

“雖沒追到伊稚斜,但衛青卻找到了窴顏山的趙信城。趙信城聽名字就能猜到和趙信有關了,這是趙信降匈奴後學漢人築城,廣積糧。漢軍在這裡得到了匈奴人積蓄的糧食,衛青讓人搬出糧食,分發全軍,搬不走的一把火燒了後才回師。”

“大將軍是真懂堅壁清野的,伊稚斜沒死,但這次被甥舅二人一套組合拳下來,也是脫了一層皮。此戰,衛青所部總計斬俘一萬九千餘人。因為伊稚斜逃走了,衛青這邊並沒有得到什麼太大的賞賜。”

“漠北之戰後,漢軍占領了朔方以西至張掖、居延間的大片土地,大漢領土迅速擴張,而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越發暢通無阻。不過漢朝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出征的十四萬馬匹僅三萬餘匹返回。漢軍戰死,以及大軍運轉拋費就更是耗費巨大了。”

“相較於這些損失,更可怕的一件事是,這是大漢雙璧的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