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宏莊的百年史(2 / 2)

對於驪山宮和墨家的式微,易承有些遺憾,有時候曆史的大趨勢,確實不是人力所能改變。

“對了,你怎麼會來宏莊,而且看起來像是這裡的門客?”易承問道。

甘羅聳了聳肩,“驪山宮的許多人都在宏莊生活,這裡環境更好,作物產出也更多。”

易承若有所思,“當年李長安讓李家後人持續研究高產雜家水稻,此法還在繼續研究麼?”

“嗯,一直在研究,現在收成好時,畝產可達一百六十斤左右。”

秦製三畝差不多相當於後世的一市畝,易承在心裡算了一下,差不多也就是一畝五百斤的樣子。

和自己去世之前,提升還是很大的,用一百年時間持續雜交高產水稻,這個產量已經達到了後世稻田入門的水平。

“可惜現在雜交提產似乎已無進展,這二十年來無論怎麼雜交,水稻產量都大抵維持在畝產一百六十斤左右。”甘羅繼續說道。

聽的出甘羅的語氣似乎頗有不甘。

“你在培育雜交水稻?”

甘羅點點頭。“我這四十多年來,一直和李家的一些子侄輩在研究雜交水稻,十年前我們聽說楚地現在正在大麵積種植一種叫占城稻的高產水稻,一年兩熟,產量極高,費了許多周折引入過來,結果發現關中的氣候並不適用這些占城稻,一年雖然可兩熟,可產量很低...”

占城稻是當年易承去楚國時,建議屈原諫言楚王去海南那邊尋找的水稻。

這玩意本來應該宋朝時才會傳入中國,未曾想現在就已經被引入中原,這讓易承非常欣慰,這其實也算是他個人對曆史的巨大影響。

甘羅又說了許多關於雜交水稻的實驗。

易承聽的很仔細,雜交水稻這東西,其實有點看臉,也有點看命,雜交的基因是隨機組合的,每一季的水稻從播種到成熟,也是至少要小半年時間。

也就是說,想要搞好雜交水稻,不僅需要運氣,還需要時間。

往往十幾年,幾十年的辛勞,也不一定能搞出一批抗倒伏,抗病蟲能力強的水稻良種。

“對了,楚漢之戰打完,劉邦稱帝,現在外麵都是大漢國了,宏莊如何能獨善其身?跟我說說現在的局勢。”

“楚漢之戰時,宏莊隻是作為秦國遺民,一直未參與兩軍之爭,至於劉邦先入關中時,還與秦地遺民約法三章,及至後來項羽入關大肆屠殺秦國遺民,因宏莊地處偏僻,躲過一劫....”

通過甘羅的介紹,易承大致了解了現在外界大漢國的形式。

自從項羽兵敗被殺,劉邦正式稱帝,天下易主,改秦稱漢,前年劉邦從洛陽遷都到鹹陽並改名長安後,劉邦對秦地之前的貴族和百姓仍舊遵守著約法三章的規範和製度,地方依舊保持原製度,隻是有些軍事要地會更換將領,其他的大多漢隨秦製。

因此長安附近百姓和鄉紳的生活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坐落在更偏僻的宏莊所受影響更是寥寥,除了朝廷派來一隊士兵來向宏莊附近百姓宣布當今天下為漢國,就再也沒有收到過其他任何消息。

“現在宏莊有多少人口了?”

“李姓後人共有一百六十餘人,仆役家丁一千餘人,還有五千餘莊戶住在莊外。”

“不過百年,居然規模就擴大到這麼大了。”易承嘖嘖稱讚。

“你究竟是誰?為何說不過百年,難到百年前你就在此處?”甘羅想了想,還是開口問道。

易承望著眼前的青石板小路,腳步沒有停下,有些懷念道:“百年前我確實在此處,我也親眼見證了李長安一點一點建造起這座世外莊園。”

甘羅沉默了一會,才緩緩道:“張家人?”

易承笑著搖搖頭,“我並非張家人,這點我可以向你保證。”

甘羅的神情有些複雜,“你說你既不是張家人,可你的壽命顯然也已過百年,而且長相如此年輕。”

易承負手而立道:“畢之,以前成蟜公子不是經常和你說,這個世界很奇妙,很多事,你不知道,並不等於不存在,你不相信,並不代表不可能。”

甘羅的身子怔了一下,這才說道:“這世上,道門理綜隱派已有一個甲子未曾出現過了,我一直以為這個門派就如同墨家一樣,已經逐漸消散,可現在你的出現,似乎讓我覺得,道門理綜隱派是張家人的另一個分支。”

有微風吹動易承的長袍,麵對眼前宏莊的山水景色,易承淡淡道:“道門理綜和張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硬說有關係,那就是道門理綜一直都在調查張家,這一次,我會讓這個世界知道,道門理綜又回來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