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忙碌麻木自己的方法果然很奏效。
在忙與規模化養殖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易承都沒有再過多的思念太宰。
心中的那一處空缺,也慢慢長出了肉芽,雖然還能看到傷口,可卻不像開始時那般痛在心扉。
現在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雪,終止了易承的忙碌。
整個人閒了下來,坐在暖爐旁的易承,又回憶起了與太宰的點點滴滴。
......
“耶耶...這是?”
“熊掌。餘的身子剛剛好些,需要大補一番,正巧吾下午見了一頭熊,用弩弓射住要害,尾隨其過了三個山頭,見熊流血力竭,遂將其砍殺,並把熊掌帶回給餘補補身子...”
...
“耶耶怎麼知道始皇帝會複活呢?”
“那是因為耶耶曾親眼看到始皇帝陛下服下了長生不死仙丹,故才知始皇帝一定會複活...”
...
“這是始皇陵的秘匙。把秘匙對準缺孔塞進去,二者嚴絲合縫之後,可以拉出中間的這個空環,向左旋轉三圈...
整座始皇陵,隻有兩處入口,一處是此地山澗中的入口,另一處乃是南麵懸崖的一個通風口...”
...
“耶耶,這些是什麼?”
“此乃天地造化的仙石,於暗中光芒儘顯,那些凡夫俗子追求的金銀玉器與這些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王將這些世間罕有的奇珍仙石作為獎賞給吾太宰家族,可見王對太宰家族的信任...”
...
“耶耶之前...經常來這裡麼?”
“哈哈,那倒是不經常來。”...“吾曾聽聞,這些仙石都乃仙界之物,散落世間各地,其表麵光華流轉,仙氣蕩漾,離的近了,吾等凡人受不起這些仙光仙氣,故會頭暈目眩,不得久賞...”
...
“這些仙石以後都是餘的啦。”
“耶耶自己留著吧。”
“耶耶老了,百年之後,這些仙石,除了給餘還能給誰,這些是咱們太宰一族的傳承,比什麼都珍貴,餘還是要傳給餘兒子的,兒子再傳給孫子,子子孫孫為太宰三世四世乃至萬世也...”
...
“是耶耶把這東西從皇陵中拿出來的?”
“正是...陛下在世時,曾親自與吾說‘此和氏璧,便交餘太宰一族,二者同壽,壁在人在,壁亡人亡。’如今,吾已把第三代太宰之位傳與汝,自然是要將這和氏璧取出來交於餘的...”
......
太宰將他的一切都傳給了自己。
作為臣子,他一生儘忠職守,為始皇帝護衛皇陵,至死不止,可謂忠;作為太宰,他把影衛眾人視為兄弟,不顧生死相助,同甘共苦,可謂義;作為父親,他傳承太宰之位,將一切秘密傳給自己,無愧祖宗,可謂孝。
雖然太宰有時候看起來有些死板,可作為一個人,他已經做到了儘忠儘義儘孝。
和太宰比起來,這個世上又有多少人做不到這些。
易承打開了那個太宰最後留給他的鐵盒。
溫潤如玉,潔白無瑕的和氏璧靜靜地躺在鐵盒中。
易承還記得自己在後世,學過的卞和三獻寶玉的故事。
可在這個時代他並沒有聽說過這個故事,因為他的橫插一腳,原本這個故事出自《韓非子·和氏》,作為道門理綜隱派的接班人,韓非早早被張家人害死,導致這篇文章也沒有了。
和氏璧的起源變得撲朔迷離,易承隻聽說過,它是楚國祖上傳下的寶玉,後來流落趙國,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騙到,可被完璧歸趙的藺相如阻止,不過天下風雲變化,幾十年後,幾經輾轉的和氏璧,最終還是到了秦國,並被秦始皇所喜愛。
在秦國坊間多傳聞,始皇帝把和氏璧做成了一塊傳國玉璽。
可是現在,易承從太宰的遺言中得知,真正的和氏璧,從來沒有被雕刻成玉璽,而是被放在了始皇陵中。
看著那塊瑩瑩白玉,易承陷入了沉思,曆史上又有多少道聽途說的事,隱入塵世的煙塵中,無人知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