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赫走進來的時候,哪怕有製片人和導演在維持秩序,現場依然烏泱泱地擠了一群人。
驚訝、好奇、激動……
無數的目光交織在一起,最終卻統一落在了那道穿著卡其色大衣的身影上。
“夏……”神。
最後那個字在導演文子婧的嘴邊打了個轉兒,最終還是被咽了下去。
“明赫,你怎麼來了?”製片人周靈茴雖然和夏明赫也並沒有特彆親近,隻合作過一次,勉強算得上熟悉。但是做多了製片人,也就自動掌握了左右逢源的技能。
在見到夏明赫的瞬間,周靈茴就已經笑著迎了上去,和夏明赫握手。
“來探朋友的班。”夏明赫回握住周靈茴的手,“周製片應該不會介意吧。”
聽見“朋友”兩個字的瞬間,周靈茴的目光閃爍了一下。
《俠道》劇組裡,之前和夏明赫有關係的是……
下一秒,周靈茴就已經揚起了笑容,“當然不會。”
夏明赫這一次來探班,做了十足的準備。不僅是烤串,包括露天的燒烤架,也都是考慮了劇組的人數後,估算了大概的量送了過來。
很快,燒烤架就已經架好,劇組所有人三三兩兩地圍在燒烤架旁,自由挑選著自己喜歡的烤串,享受著這一頓難得的自助燒烤。
言桐之和夏明赫坐在燒烤架旁邊。剛剛開始的時候,言桐之還會嘗試著自己烤串,但是以言桐之的手藝,也最多是保證食材不會被烤焦,如何撒粉調味,怎麼樣才能夠讓肉鮮嫩不焦黑,就超出了言桐之的能力範圍。
等夏明赫笑著遞來一串他精心烤製的羊肉串,吃完第一口後,言桐之就徹底放棄了自己烤串這個想法。
最開始的時候,大家敬了夏明赫一杯酒,笑著感謝了夏明赫的“請客之恩”,接著看似都在沉浸地吃燒烤,實際上好奇的視線根本藏不住,隔三差五就會朝著言桐之和夏明赫的方向瞥去。
眼瞅著夏明赫熟練地處理著燒烤,和言桐之說笑著,言桐之但凡回一句,夏明赫嘴角的笑意根本藏不住。
這樣的表現讓周圍觀察到夏明赫表情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咋舌,露出吃了一口大瓜的表情。
畢竟隨著夏明赫拿的獎項越多,他“夏神”的名頭越響亮,“夏明赫”這三個字在其他人眼裡,就仿佛更多了幾分觸不可及的意味。
但現在夏明赫的表現,應該怎麼說呢……
旁邊人猛瞧了一陣,才終於恍然大悟,從詞彙中翻出了合適的形容詞——
神仙下凡。
《俠道》是一個小劇組,劇組裡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之前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夏明赫。
對於劇組的大部分人來說,他們之前看見的夏明赫,要麼是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千變萬化的角色,要麼是頒獎典禮上意氣風發的“夏神”,在今天之前,誰也沒有想到過,有一天他們居然會親眼看見“夏神”這麼日常的一麵。
相比於純新人的吃瓜狀態,製片人周靈茴的心思則要更加活泛一些。
在夏明赫出現在劇組裡的那一刻開始,她的腦海裡就已經轉過了N種利用這件事為《俠道》營銷的方案,但最終也隻是在腦子裡想象,並沒有真的落地下來。
畢竟相比於夏明赫探班會給《俠道》這部電影吸引來的注意力,維持好與言桐之和夏明赫的關係,才是真正有長遠價值的事情。為了短時間的利益損害長時間的機會,這是傻子才會做出來的事情。
在暢快的燒烤之後,拍攝還是要繼續。
“卡!休息一下,一會兒再來一條。”
夏明赫找人收拾好自己帶來的燒烤架後,來到片場的時候,言桐之剛剛結束一段戲,在文子婧導演喊出“卡”的瞬間,旁邊的工作人員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夏明赫已經拿著水走到了言桐之麵前。
夏明赫沉默地遞出水,望著言桐之簡單地喝了幾口後,又回到了拍攝的狀態。
在拍攝開始前,夏明赫已經退出了拍攝的範圍,他手裡拿著水,就站在場邊,看著拍攝場地裡的言桐之。
此時的言桐之穿著一身男裝,折扇一搖,肩膀一垮,紈絝子弟的架勢就已經擺了個十成十。
這不是夏明赫第一次看言桐之演戲,但每次看言桐之演戲的時候,都會讓夏明赫感受到新鮮感和陌生感。
演戲從來都是一件具有魅力的事情。
隻是在遇見言桐之前,夏明赫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居然會在另一位同齡人身上,這麼淋漓儘致地感受到這一點。
夏明赫平時接觸到的言桐之,永遠挺直腰板,身姿挺拔,正義感十足,讓人時刻感覺如果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她下一刻就一定會挺身而出,拔刀相助。仿佛不管遇到怎麼樣的情況,都沒有辦法讓她卑躬屈膝。
但如今呈現在鏡頭下的言桐之,卻全然不是這樣的表現。
夏明赫望著吊在威亞上的人,目不轉睛,甚至嘴角都不自覺掛上了笑意。
《俠道》不是一部簡簡單單的武俠故事,在這部戲裡,武俠隻是構成故事的元素之一,藏得並不那麼隱晦的一條線,是人性。
主角團中每一個人,想要成為“大俠”,都有他們自己的原因。
但是在“除惡揚善”的過程中,主角團們也逐漸發現,這個世界並不是像他們之前想象的那樣,非黑即白。他們遇上的那些“壞人”,哪怕現在已經罪大惡極,但也並不是從一開始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甚至有些“壞人”,在了解了他們過往的經曆後,他們甚至會為了這些“壞人”之前的經曆而憤憤不平。
正是因為這些情況,讓主角團們逐漸陷入了迷茫。
他們做的這一切真的是大俠之道嗎?
麵對灰色的地帶,他們到底要怎麼判斷呢?
哪怕是麵對一個罪大惡極的罪犯,難道他們就有權力對這個罪犯做出任何殘忍的行為,而不受到懲罰嗎?
《俠道》這部電影,是導演文子婧自己寫的劇本。
和許多人想象中的武俠電影不一樣,這個劇本最初的靈感,在於導演文子婧看的一樁社會新聞。在寫劇本的時候,她也將自己對於這些難以簡單判斷“對”或者“錯”的社會新聞的思考,雜糅在一起,捏進劇本中。
也正因為這樣,文子婧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哪怕隻是主角團路上瞥了一眼,晚上慘死在路邊的小販,從劇本上看仿佛隻是作為線索存在的這樣一個小角色,都是鮮活帶著血肉的。
為了演好尹三郎/尹三娘這個角色,在正式開拍前,言桐之已經將劇本先後研究了無數遍,整整打印了五本劇本,每一本上麵密密麻麻都是言桐之寫的批注。遇到沒有辦法把握的地方,言桐之甚至會直接視頻連線夏明赫,直接對著視頻演繹一遍後,和夏明赫討論這個地方應該怎麼處理會更好一些。
在這樣龐大的前期準備工作後,最終在片場的時候,言桐之呈現出了一個讓導演、製片人甚至包括她自己在內,都滿意的一版尹三郎/尹三娘。
“卡!這個鏡頭過了!”
隻要攝影機一打開,站在片場裡的文子婧就已經徹底進入了狀態,完全不在意自己周圍發生的其他事情。
從言桐之開始演戲的第一時間,文子婧導演的目光就已經緊緊地鎖定住監視器中的言桐之,嘴裡還在不斷地下達指令:“3號機推進,4號機保持現在的位置……5號機切一個眼部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