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八十六章 愛爾蘭(求月票)(2 / 2)

原來的英國和愛爾蘭因為同屬歐盟區,兩國的貨物以及人員是可以自由地在邊界線流通的。

可是,如果英國脫歐的話,英國和愛爾蘭的國境線就變成了“歐盟區”與“非歐盟區”的邊境線,因為英國不再屬於歐盟區,那麼兩國的貨物以及人員不僅不可以在邊境線自由流動,甚至還要在兩國的邊境線上設立邊境檢查站。

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完全分割,這是愛爾蘭所不能答應的,而如果單獨將北愛爾蘭留在歐盟區,英國人顯然也不能同意,因為這樣又完全割裂了英國。

由此,英國與愛爾蘭的邊境線,就成了英國脫歐談判中的繞不開又解決不了的頭疼問題。

但又不能置之不理,搞不好愛爾蘭什麼時候就在你英格蘭背後捅一刀,就像二十世紀初他們做的那樣,在關鍵時刻保持“中立”。

當時,二戰大西洋戰場上,英國和德國之間不斷上演著獵殺和反獵殺,彼此之間打的頭破血流。

而比英德更加靠近前線的愛爾蘭,卻在悠然自得的保持中立,如果說二戰中瑞典、瑞士中立靠實力,葡萄牙、西班牙中立靠外交,那麼愛爾蘭靠的就是“敵視情緒”!

二戰期間德國的潛艇與英國反潛之間的角力異常慘烈,雖然看似有些牽強,但“對英國的敵視”確實是愛爾蘭保持中立的重要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愛爾蘭在分裂中獨立,在愛爾蘭人心目中,分裂是英國人一手造成的,並對此耿耿於懷,“敵視”英國也就成了題中之意。

有了這層經曆,大多數愛爾蘭人自然不願再卷入新的世界大戰,為英國人的戰爭出力。

換句話說“隻要英國不歸還北愛爾蘭,愛爾蘭永遠不可能與英國人站在一條戰線”。

所以儘管1939年時,愛爾蘭仍在法律意義上是英國的附屬、是英聯邦成員,卻是唯一一個未參與戰爭的英聯邦成員國,而且英國每每向愛爾蘭提出要求,愛爾蘭就會拿“北愛爾蘭問題”說事兒。

不過,愛爾蘭始終還是沒有同英國翻臉。由於法律上“愛爾蘭自由邦”附屬於英國,再加上英國在愛爾蘭保留有海軍基地和相當的軍事力量。

所以,雖然愛爾蘭有過從德國購買武器的曆史,但背靠英國的位置和過於弱小的軍力——戰前隻有6000軍隊、戰機寥寥無幾、海軍近乎為零,自保尚且不足,更不用提“翻臉”,況且他們也多少清楚,“投靠”德國根本就不是靠譜的選項。

而且就算參戰,愛爾蘭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來維持,二戰前的愛爾蘭經濟上主要靠農業,在當年英國人統治期間,曾有意將愛爾蘭打造成為一個糧倉,所以愛爾蘭就“有意”的向農業發展。

再加上愛爾蘭缺乏煤及其他礦場資源,幾乎就沒有什麼像樣的重工業,根本無力支持大規模戰爭。

整個30年代,愛爾蘭始終有人覺的“愛爾蘭的中立很安全,養兵無用”,即便是戰爭迫在眉睫也沒有增加軍費的意思。

所以整個戰爭期間,愛爾蘭人雖意識到了“反***”的重要性,但仍放不下與英國人的恩怨糾葛,一門心思保持“中立”,抱著“就算不能給你幫倒忙,也得給你添堵”的心態,成功的保證了領土沒有遭受炮火的洗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