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江嶠放下心來。
兩人來到住院區,在一隻黑白的奶牛貓麵前停了下來。
小貓咪趴在籠子裡,聽到有腳步聲,睜開眼睛看了眼他們,細細地叫了一聲:“喵~”
江嶠被這一聲撒嬌似的聲音叫得心得要化了,忍不住伸手想去摸摸它,想起自己過敏的體質後又打住,遺憾地收回手,他出門太著急了,沒有戴手套。
“這個給你。”旁邊的前台小姑娘遞給他一雙乾淨的手套,“摸一下吧,你的過敏問題不算太嚴重,戴著手套不要緊的,但是也不要摸太久喔。”
“謝謝。”江嶠接過手套戴上,手指穿過籠子,輕輕摸了摸小貓咪的腦袋。
小家夥乖巧地用頭蹭了蹭他,軟軟地又叫了一聲。
知道江嶠過來了,小貓咪的主治醫生也從辦公室來到了住院區,他把小貓咪的恢複情況告訴江嶠後,說:“你當時送過來得很及時,它恢複得很好,很快就可以痊愈了。”
小貓咪是江嶠在路上撿的,當時他發現的時候小貓咪已經受傷了,來醫院檢查後醫生判斷是高空摔傷。
“痊愈之後你怎麼打算?”醫生問江嶠,江嶠對貓毛過敏的事情他也知道,之前江嶠為了抱貓過來醫治手上還起了不少疹子,還是去隔壁診所打針才壓下去的。
江嶠喜歡貓,但他知道自己的情況是不適合養貓的,隻能遺憾又不舍地說:“痊愈後麻煩您幫它找個合適的領養人。”
醫生看著籠子裡親昵蹭著江嶠手指的小貓,說道:“行,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篩選。”
小貓雖然恢複得不錯,但畢竟還有傷在身,蹭了江嶠一會兒就趴著睡著了。
江嶠掏出手機拍了張照,編輯了個朋友圈動態發出去。
即使戴了口罩和手套他也不敢在寵物醫院待太久,發完朋友圈就離開了。
從寵物醫院出來,肚子傳來的饑餓感讓他想起自己還沒吃晚飯。
他掏出手機看時間,亮屏就看到微信上的未讀消息,是班級群裡的消息,他大致看了一下就退了出來,然後注意到右下角有個朋友圈消息提醒。
點進朋友圈一看,發現是梁承安給自己剛才的朋友圈動態點了個讚。
剛才發圈的時候,他勾選了一些分組屏蔽,梁承安是前幾天剛加的好友,恰巧沒有在屏蔽的分組裡。
不止點讚,緊接著梁承安的消息就發過來了。
【梁承安:你在望江路的寵物醫院?】
江嶠站在路邊回他【你怎麼知道?】
【梁承安:上周幫徐寧帶狗去那兒打過針。】
【山喬:喔。】
江嶠不知道該說什麼,隻能慢吞吞地回了這麼一句。
梁承安沒有再回信息,而是撥了語音通話,聲音透過手機傳來;“還在醫院嗎?”
江嶠答:“剛剛出來。”
“準備去哪裡?吃飯了嗎?”梁承安問。
“還沒有,想吃麵……”江嶠聽到他那邊有說話聲,似乎還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你在忙嗎?要不先……”
“不忙,我就在附近。”
江嶠聽到他在電話另一邊和其他人說了什麼,隔著網絡聽不真切,似是把電話拿開了一些,但很快又聽到他的聲音清晰傳來:“等我一會兒,我過來帶你去。”
江嶠想要說點什麼,被他下一句止住了音。
“晚上風大,彆站在門口等,我馬上來。”
語音掛斷之後,江嶠在灌入脖子的夜風中回過神。今晚明顯是降溫了,雖然談不上特彆冷,但寒風迎麵吹來還是讓他激靈了一下。
江嶠也拿不準梁承安過來需要多久,乾脆找了個顯眼的地方等候,一是怕他來了找不到自己,二是進寵物醫院待久了也擔心自己過敏。
此時已經臨近八點,夜幕之下,城市燈光層層疊疊,像五顏六色的星河。
等候的時間裡,江嶠又去網上搜了有關京市的旅遊攻略,他想在周末來之前把地點定下來,提前把酒店預訂好。
梁承安來得很快,他還沒看完一個帖子,對方就到了跟前。
眼前的光亮突然被遮蓋,江嶠抬頭,梁承安站在他麵前:“怎麼不找地方躲躲?”
江嶠收起手機:“不算很冷……”
話還沒有說完,手心突然被放入一杯熱飲,耳邊是梁承安帶笑的聲音:“玉米汁,沒加糖的,你先墊一下肚子。”
玉米汁的熱度透過紙杯傳來,溫熱了微涼的指尖。
江嶠握著杯子,有短暫的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