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八章 殿前爭論(1 / 2)

大唐國土廣袤,日月昭昭。

嶺南道的廝殺進行之際,遙遠的長安城,也在開展一場激烈的爭論。

討論的對象。

正是製造九成宮事件的突厥人。

....聚眾刺殺大唐皇帝?如此惡劣之行徑,當然不能輕易算了!

皇帝是發過詔令,對突厥人進行了一係列的安撫。

可那是彰顯聖君胸懷。

所謂主辱臣死,主上被人刺殺,臣子怎能坐視不管?

於是,群臣憤慨無比!

強烈譴責突厥降將的反複無常。

同時紛紛上書,多雲突厥留河南不便,朝廷應立刻改變對突國策!

實際上,這是繼突厥內附之後,又一次關於如何處置其族人的大討論……

貞觀四年。

李靖開啟滅國戰。

一代梟雄頡利可汗被擒,幾十萬突厥人內附。

如何處置這麼多降民,成為擺在貞觀君臣麵前的首要問題……因為在此之前,唐王朝從未有過如此戰績。

當時朝廷內部有三種意見。

一是“同化派”。

他們認為,應將突厥人安置在內地各州縣,令其放棄牧業,改為務農,從而“化胡為漢”。

二為“邊境安置派”。

以中書令溫彥博為首,覺得突厥降人是

誠心歸降,若給予其優待,他們必會感恩戴德。

因此應保全其部落組織,將其遷到黃河以南,作為保護中原的屏障。

三是“胡漢隔離派”。

這一派的人數較少,但有多位重量級人物,包括秘書監魏征,中書侍郎顏師古。

他們指出,突厥人麵獸心,隻會在弱小時服從唐朝,一旦強大了,必然反叛,絕不會顧及恩德和道義!

應將其遣送到黃河以北,回歸故地。

同時嚴格管理他們,分而治之……且各部之間劃定邊界,禁止相互吞並,誰不服就打誰!

魏征行事剛猛霸道。

溫彥博當然不乾,於是舉例說明:

“東漢光武帝,曾把南匈奴安置在北方邊境之內。”

“所以縱觀整個東漢時期,南匈奴都是東漢北方屏障,從未反叛。”

魏征也不服氣,反駁說:

“西晉,大批胡人進入北方內地居住。”

“大臣郭欽、江統曾經諫言晉帝,應將他們驅逐到塞外,皇帝不聽……結果僅僅十餘年後,胡人叛軍就攻陷了洛陽。”

“從此五胡亂華!”

……

兩邊吵得不可開交。

最終,李世民采用了溫彥博的建議,保全突厥部落,遷到黃河

以南。

不僅如此。

還大量賞賜財物、封官。

朝廷五品以上官員,突厥人竟達到了一半!

這就很變態了……

大家削尖了腦袋往前衝,不就是為了升官發財?

而且體係內的職位,一個蘿卜一個坑,突厥人都占了去,我們呢?

溫彥博當時也傻眼了——我讓您善待突厥,可沒讓您給這麼多官啊?

您這樣做,群臣不得罵死我?說我是唐奸?

涼州都督李大亮直性子,當即對皇帝上言:

“《春秋》說:戎狄如豺狼,貪得無厭!”

“中原百姓本就生活不易,您卻拿著賦稅去供養凶殘的敵人,還授予大官。”

“他們的人口越來越多,恐對華夏不利啊!”

李世民卻不聽。

依然堅定的執行懷柔政策。

群臣沒辦法,天大地大,皇帝最大,於是憋了一肚子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