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蘇轍前輩被貶出外了。”
蘇軾看向蘇轍“弟呀,我就說王安石那個人壞得很,”蘇軾還憤憤不平,他們兄弟二人真慘。
蘇轍搖搖頭笑了一下,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畢竟這個事情已經發生過了。
而且他確實覺得那青苗法不行,弊端真的很大。
李白等人目光來回在兄弟二人轉動,仕途都挺不順的呀,這兩兄弟都不看好那個王安石的變法,他們倒是有些好奇那個變法是什麼了。
天幕前的人也同樣好奇,變法唉,誰不好奇呀,這變法成功了,那就是千古留名,若是失敗,指不定是千古罵名呢。
而且敢變法的人真不多,這個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需要皇帝的支持,而且要一定的頭腦,這個變法也不是說隨隨便便就變的。
“王安石前輩的變法怎麼說呢,有變法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王安石前輩的想法他太過超前了。
創造了很多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讓後世的人注意到了宋朝時期祖國的先進。
為此評價王安石前輩為‘華夏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不是說變法不行,我還是希望王安石前輩可以聽聽蘇軾蘇轍前輩的建議,說不定可以變法成功呢?”
不是說變法不行,隻是在那個時候不合適,而且圍在王安石身邊的都什麼人呀,全是一些烏合之眾,一些投機的小人。
而王安石本人也陷入了沉思,或許他可以試一試做出改變,聽一聽其他人的意見?
而蘇軾和蘇轍對視了一眼,他們倒是希望王安石可以聽進去小仙人的話。
說到底,他們不是不支持王安石,隻是對方太急了。
“這個還是繼續說蘇轍前輩的事哈,熙寧三年,蘇轍前輩您被陳州的知州召為陳州教授。
熙寧六年,又被河陽軍文彥博用為學官。
到熙熙十年,蘇轍前輩您做了著作佐郎,後麵又跟隨南京留守任職,為應天府判官。
當時蘇軾前輩要去徐州,於是你們二人相約徐州,在徐州待了一百多天,創作了《逍遙堂會宿》等詩。
這個元豐二年,你們都知道的,蘇軾前輩因為烏台詩案一事。
蘇轍前輩您知道之後,那個急得團團轉呐,蘇轍前輩您為了救蘇軾前輩,更是上書請求以自己的官職為兄贖罪。
但是沒有得到批準,甚至還被牽連了,直接被貶為筠州鹽酒稅,甚至還五年都不可以向上升。”
“弟呀,是我連累了你,”蘇軾也是愧疚到不行,五年不能上升呀,都是他連累了弟弟呀。
“哥,這怎麼能怪你,是我自願做的,”蘇轍聽到之後,並不覺得有什麼,若是當真到了那一天,他可能還會如此吧。
畢竟哥哥對他是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
兩兄弟都眼淚汪汪的握著對方的手。
“蘇軾前輩蘇轍前輩,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呢,”李清照很無奈,她都完全沒有想到過,蘇軾前輩和蘇轍前輩竟然是如此。
不過也是羨慕,感情真好,都在為對方緊張難受。
“是呀,是呀,還沒有發生,以後也不會發生了,”蘇軾哈哈一笑,蘇轍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確實,以後也不可能再發生了。
“來,喝酒,喝酒,”李白端起酒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