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還好,”蘇軾有些驕傲的,他粉絲居然有那麼多,開心o(≧v≦)o
“不過太皇太後死後,宋哲宗掌權之後,蘇轍前輩您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因為宋哲宗想廢除舊法,和宋神宗一樣啟用新法。
當時蘇轍前輩您上書反對了宋哲宗恢複熙寧新法。
結果自然是被貶了,貶到汝州,宋哲宗還沒有消氣,又貶去了袁州。
蘇轍前輩當時在汝州的時候,做得相當不錯,要離開的時候,父老鄉親更是舍不得,來送彆的人哭了一路。
到紹聖四年,蘇轍前輩您被貶為了化州彆駕,被分到雷州處分。
蘇軾前輩也被貶為瓊州彆駕,於是你們兄弟二人又在藤州相遇。
蘇轍前輩您送蘇軾前輩前往海南,也就是儋州。
後麵宋哲宗駕崩,宋徽宗趙吉繼位。
蘇轍前輩您也複職為太中大夫,因為在穎川有田地,所以就到穎川去居住了。
公元1101年七月,蘇軾前輩在常州去世,臨終前因為見不到蘇轍前輩您頗為遺憾。
蘇轍前輩您得知之後,淚如雨下,哭得像個孩子一樣。
在悲痛中為蘇軾前輩寫了祭文,這不僅僅是蘇軾前輩的遺憾,也是您的遺憾。”
黎霧歎氣,這不僅僅是蘇軾的遺憾,更是蘇轍的遺憾。
他們兄弟二人的感情有多好,想必了解他們的也都知道個一二。
所以在臨終的時候無法相見,這哪裡僅僅隻是遺憾的問題。
活著的那個人更加的痛苦,難受,每每想起,想來都要落淚吧。
蘇軾蘇轍兩兩相望,相互點點頭,貌似已經完成了什麼約定。
可能兄弟之間有什麼默契吧。
“這,蘇轍後輩的仕途也是起起落落的,不過相比於蘇軾後輩,那也好太多了!”杜甫感歎。
蘇軾那簡直起起之後全是落,而蘇轍起落起落的,也當過不少大官,還得皇帝重用呢。
“還是子由厲害,”蘇軾笑道,真心的為蘇轍高興呐。
蘇軾和蘇轍又到了相互互誇環節,總覺得對方比自己厲害。
“崇寧元年,當時的宰相蔡京當國,禍亂朝綱,新黨舊黨的這個事情依舊沒有解決,還在繼續針鋒相對。
當時蘇轍前輩您並沒有在京中差遣,所以被降職了。
第二年的時候,蘇轍前輩您為了躲避朝堂上的事,於是遷到了汝南居住。
後麵朝廷直接提出罷免蘇轍前輩您的太平官的官職。
第三年,蘇轍前輩您在穎州定居,感歎元佑時期的人已經沒有幾人了,不禁有些悲傷。
就建築了一個遺老閣,您自號穎濱遺老。
每天就是讀讀書,打打坐,杜絕見任何人,也不再談朝堂上的事情,一副看淡世間所有事物一般。
大觀二年,蘇轍前輩您又被複任為朝議大夫。
政和二年,已經七十四歲的蘇轍前輩您,也走到了人生的儘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