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驚奇的一幕,立即讓對麵的蒼心猿心神微震,但他憑借著修行境界上的優勢,以及剛剛擊敗三名聖院的學子,佛門心相正盛,他也沒在意,隻當是顧餘生受了莫家那位大儒的提點,或是身懷異寶。
“阿彌陀佛。”
蒼心猿誦一聲佛號,單手一指,身上披的袈裟淩空飛懸,展在兩個方平台的中間。
那一件袈裟立即佛光明亮,上麵竟鑲嵌著大梵天聖地七十二顆寶相舍利。
他以佛力催動袈裟,以袈裟為蓮台。
又掌心一送,那一尊鐵羅漢如真佛降世,與袈裟相合。
兩手連動。
便在聖院搭出佛門聖廟,佛相莊嚴。
加上夫子當年親手栽種的菩提大樹,如今已冠蓋敬亭山。
冥冥之中應了那一句菩提樹下明鏡台,真佛真謁修金蓮!
到此刻。
所有人才看清蒼心猿真正的目的。
他與顧餘生辨佛是真。
但還有更大的野望。
他要在聖院菩提樹下,借助聖人顯兆而修正果,以肉身修成金剛之身。
一旦成功。
他將會是佛門菩提金剛,不修元嬰佛陀,以肉身圓滿入境。
這是佛至高至聖至性大道。
他若為金剛。
便是金剛境無敵的存在!
聖院之人何等眼界,立即覺察出蒼心猿的意圖,禦院李牧之大喝一聲,大怒道:“蒼心猿,停下,此處非辨佛之地,切勿褻瀆夫子聖像!”
“快停下。”
不少聖院的學者,大儒也紛紛靠近辨台,意圖阻止。
然而,蒼心猿不為所動,而是雙手一合,對那一株菩提樹施禮:“昔日夫子發蒼生宏願,人人有道而行,佛門有大慈悲,大因果,大輪回,大超度,可度眾生之苦,今日弟子蒼心猿一心正道,有錯焉?聖人之道,隻存其心?”
菩提樹動。
一股龐大而神聖的氣息籠罩整座聖院。
即便是六院的院長,在這一股神聖的氣息下,也難靠近半分。
“這!”
聖院數萬修行者紛紛對著菩提樹行禮,不敢對夫子有半分不敬。
此刻。
菩提樹下。
蒼心猿在佛廟和佛影加持下,渾身散發出極為純正的佛光,加上他本身走體修金剛鍛體大道,渾身金影照樹,亦如佛門高僧,氣息之盛,已亞於八境了。
相比而言。
顧餘生剛開始散發出的佛門氣息,倒的確算不得什麼。
兩人對視而坐。
辨佛開始。
這其實是一場【問心】之爭。
辨佛。
並非俗世佛陀為行者向眾生修功德,也不是問答之流明辨真假。
而是以佛門心相相照。
此法。
亦曾在道門流傳久遠。
所謂法不傳六耳。
佛以染因果而輪轉三生三世,超脫人生八苦。
道以順其自然而超脫萬物,達天人合一極境。
儒以格物致知而探尋本質,以求進取之法,識盈虛之秘。
所以。
蒼心猿雖然以修為高出顧餘生而設台。
卻是一場公平的對決。
因為天地萬物皆有靈數。
聖院之中,亦有沒有靈力的‘修行者’,比如教六院禮教的大儒陸觀,他依舊是凡人之身,但他以凡人成大儒之名,早就過了自己的問心關,自然而然,蒼心猿絕不敢和陸觀辨佛,因為他必然會輸。
可同樣的。
大儒陸觀,早就過了心關,也不會自降身份去與小輩爭長短。
這也是為什麼蒼心猿在聖院登台辨佛,引眾怒卻又得逞的原因。
誰都可以上。
可勝負之數。
全在於人生修行!
無論是遊曆天下的行者,亦或是苦難行乞的丐人,若啟問心之辨。
勝負之數,同樣未可知。
以修行者而言。
則是誰的向道之心更堅定,心性更堅韌,就可以獲得問心之勝。
眼下蒼心猿與顧餘生的辨佛稍有不同。
二人早就結下私怨,道心染心魔,蒼心猿請佛自證。
若敗。
他將身死。
若勝。
他則去心魔而得正果。
正是算準了這一點,他才要與顧餘生設台。
要將顧餘生置於死地。
此非鬥法而勝。
在聖院規則之內。
加上今日聖院文會,天下斬妖之士皆來朝。
以後的數年,十數年,甚至數百年,都將會為後來的修行者所記載,引為傳說。
蒼心猿高大魁梧的外表下。
竟有一顆縝密心思。
有陰謀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