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究竟講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很多影評都稱這講述的是一個人類追尋自由的故事,但是方正一直對此嗤之以鼻。好萊塢電影最大的弱點就是這個。對於他們來說,自由不是一種必需品,而是一種政治正確,隻要是為了自由,那麼我睡你妻女殺你全家都是正義的。而反過來,隻要不是為了自由,那麼就是邪惡的,需要被打敗的。
但問題在於,自由不能夠被當做飯吃。
當然,縱觀曆史,有很多為了爭取自由而爆發的戰爭,奴隸為了推翻奴隸主,農民為了推翻地主。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自由不是一種政治正確,而是一種必需品。他們不希望由彆人來決定自己的生死,不希望讓彆人來決定自己的未來。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讓自己和自己的後代過上比現在更好的日子。
而這,才是重點。
但問題在於,用曆史的眼光去看,就會發現黑客帝國的故事,本身就是不合邏輯的,而且也是注定失敗的。
很多人都認為第三部的大結局是一種失敗,但事實上,在方正看來,這幾乎是注定的結局。
墨菲斯和尼奧追求自由,推翻機器奴役人類,然後呢?
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世界的基本———太陽被烏雲籠罩,地表已經是寸草不生,沒有生物,連食物都需要合成。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在母體之中還能夠享受到虛擬的美食與陽光,那麼他們在現實之中能夠獲得什麼?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尼奧主角光環爆發,最後的最後他反過來控製了整個母體,接著把全人類從母體的奴役之中解放出來,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嗎?
在一個缺乏資源,沒有陽光,連生存都很困難的末世廢土?你要怎麼養活幾十億人?靠愛發電,拿鬼養家嗎?
或許導演自己也知道自己這個設定很智障,因此最終,他除了拍出一個人類與母體和解的結局之外,實在是沒有彆的辦法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戰鬥的信念,在方正看來,不僅幼稚,而且脆弱。
他們隻是為了自由而自由,但是自由本身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當然,好萊塢電影裡多的是這樣的主角。不僅如此,連遊戲也是如此。方正以前還曾經玩過一部名為《重返德軍總部》的遊戲,劇情講的是**德國統治世界,然後主角等人奮起反抗………好吧,從表麵來看,這和黑客帝國其實也沒什麼差彆。
但是問題在於,製作組為了給玩家展現主角的人性化所表現出來的部分就讓方正很難接受了。以至於等到故事通關之後,明明很正能量的遊戲,居然會讓方正覺得選擇**統治世界更好?
當然,你可以說**的統治冷酷無情,充滿了種族歧視,而且血腥暴力。但是相比一個喜歡拿拳頭把敵人打成肉醬,擁有童年陰影的暴力狂主角,和一個需要依靠嗑藥來獲得“啟示”布置任務的副官,以及為了殺死**不惜製造恐怖活動的爆炸狂………方正表示,相比之下好歹**統治的社會,還有那麼一點兒秩序可言不是嗎?
而一旦整個地球交到這群經常出現幻覺的精神病和需要依靠嗑藥來維持自己信念,甚至隻是為了複仇而活的瘋子身上,誰知道會變成什麼樣?這就是為什麼方正打通關之後完全沒有感覺到絲毫成就感的原因,他們擊敗了**,然後呢?就憑這群精神病和烏合之眾,能夠組建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怕不是比**還慘吧!
一場戰爭,需要的不僅僅是激動人心的口號,而是默默無聞的長期奉獻。在旗幟下熱血激動的想要為自己的信念拋頭顱灑熱血並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一輩子都能夠堅持到底,而這是方正在那些主角身上永遠看不見的,他們的行動就好像那些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激動,讓人熱血沸騰,然而短暫———最多持續120分鐘,如果還沒有擊敗最終boss,那麼他們就要考慮放棄了。
在方正看來,尼奧就是這麼一個衝動的主角,年輕,單純,熱血,容易被煽動。所以當墨菲斯找到他的時候,他幾乎迫不及待的就答應了對方的邀請。
而至於為什麼尼奧要繼續選擇做救世主,在方正看來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真實世界裡,他沒有選擇,如果他不做救世主,那麼就隻能夠和其他人一樣混吃等死。他無法像在虛擬世界裡那樣想辭職就辭職,想換工作就換工作。而因為“政治正確”,他又不可能去投奔母體,那麼除了繼續做救世主這份沒什麼前途的工作之外,他也實在沒什麼目標了。
而現在………這場夢也該到了醒來的時候了。
方正停下腳步,抬起頭來。在他的麵前,是錫安那厚重堅硬的金屬大門,架設在大門兩側的自動機槍感應到了敵人的出現,開始迅速瞄準目標。但是下一刻,它們就迅速失去了動力,變成了一堆廢鐵。
而方正則歪了歪腦袋。
“妮姆芙,開門。”
“轟隆隆隆————”
大門緩緩打開。
在大門另外一側的金屬平台上,數百具機甲正在那裡嚴陣以待,他們舉起手中的機槍,瞄準前方,隨時準備發起攻擊。但是………當他們看見正在發生的一切時,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的為止一滯。
隻見伴隨著打開的金屬大門,一個穿著黑色風衣,帶著墨鏡的年輕人倒背雙手,緩步從外麵走了進來。在他的身後跟著一個有著雙馬尾,穿著奇怪服裝的藍發少女。他們就好像是在公園裡散步一般,漫步向前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