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道:“真是從咱家布坊買的?你沒找錯地方?”
“我還能騙您?”
徐氏:“那就奇了怪了,咱家要是有這麼好看的料子我能不知道……這是怎麼染出來的,布坊賺錢的話,放在裴湘手裡就不合適了。”
誰不知道錢是好的,一個月賣五十匹布,一匹三十兩,就能賺千八百兩銀子,生意越來越大越來越紅火,以後賺的更多。
可是,到裴湘手裡的東西她還能吐出來嗎。
地契徐氏都給她了。
怪不得從莊子回來就要鋪子,還口口聲聲說她嫁妝隻要這一間,原來如此,肯定是顧筠給她出的主意。
那料子也是顧筠想的辦法了,自始至終,徐氏都沒想過裴殊,那個繼子彆人不知道,她還不知道嗎,隻會吃喝玩樂,彆的什麼都乾不成。
徐氏明白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她得想法子把布坊要回來,那可是銀子呀,裴殊都不做世子了,裴湘一個丫頭,拿那麼多錢做什麼。
難不成要去貼補裴殊?
想到這兒,徐氏就心慌得不行,她要讓裴殊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讓他被自己兒子遠遠比到地下的日子,怎麼可能讓他滋潤逍遙。
徐氏讓女兒先回去,等英國公回來她理了理鬢角的發,捏著帕子走了過去,“公爺喝點茶水,累了一天了,妾身給您捏捏解解乏。”
英國公這陣子很消沉,他按了按眉心,“家裡一切有勞你了。”
徐氏:“都是妾身份內的事。”
英國公道:“那也是你照看著,幾個孩子被你養的不錯。”長子學問好,裴遠也爭氣,兩個女兒乖巧可愛。
徐氏道:“說起來五姑娘倒是聰慧非常,前陣子要學管家,妾身就給了她一間鋪子練手,日後給五姑娘做陪嫁。原以為小打小鬨,誰知道還真賺錢了。”
“今兒珍兒去布坊看了看,門庭若市,買布的人都排到鋪子外頭了,一個月能賺千八百兩銀子。”徐氏笑了笑,“這姑娘一聲不吭的,結果讓人刮目相看。”
英國公道:“嗯,那是她的本事,以後嫁人了,不至於讓人欺負了去。”
“公爺說的不錯,要是夫君體恤,婆婆懂禮,那自然最好,要是攤上一個不著調的,豈不是……哎,裴湘那丫頭性子單純,妾身擔心她被騙了。”
英國公閉目養神,徐氏按得鬆乏,他就聽著徐氏說話。
徐氏道:“公爺也知道三公子好堵,湘兒又是他親妹子,湘兒心疼兄長,保不齊接濟去,大把大把的銀子再賭了去,還不如妾身給把著,等五姑娘嫁人了再給她。”
隻要把布坊拿回來,賺多少錢還不是她說了算。
裴湘一個小姑娘能翻出什麼浪。
但是英國公沒答應,在他眼裡,裴殊遲早都會擰不過回來的,若是裴湘把她哥哥叫回來,還是件好事呢。
英國公道:“她拎的清,再說了,裴殊是她親哥哥,連親哥哥的死活都不管,那還是個人嗎。從前鋪子不賺錢,現在賺錢了,她的鋪子怎麼處置由著她來。”
徐氏臉一陣白一陣紅,幸好英國公閉著眼睛看不見。
英國公揮手讓徐氏彆按了,“你也彆厚此薄彼,珍兒也不小了,給她一間鋪子做嫁妝。”
徐氏:“公爺說的是……”
————
布坊生意好是裴湘始料未及的。
這些錢她都沒花,因為布坊的生意她沒幫上什麼忙,顏色是兄長染的,很多花樣是嫂子畫的,她拿著布坊,給兄長他們留著。
裴湘怕他們日子不好過,包了一百兩銀子送了過去。
馬上就端午節了,她又買了粽子米,粽子葉,在院子裡包了粽子,還買了二十斤豬肉,準備端午那天去莊子看看。
各家各戶都準備端午節,護城河還有劃龍舟的。
顧筠也準備起來了,包粽子,煮粽子,裴殊還要了幾個肉餡兒的。
三個醃豬肉的,三個鹹鴨蛋黃的,顧筠喜歡吃甜的,包的是蜜棗的,她舍得,一個粽子裡有四五個大棗,肯定甜。
莊子上的三戶也開始包粽子熏艾草水了,一過端午,天就越發熱,頂著大太陽乾活的滋味不好,得早些把房子蓋出來。
裴家要地基高的,房門要踩著台階才能上,院子裡都有月台,可以擺長小桌子啥的,院牆修的的高,踮著腳都望不到裡麵是啥樣,青色的磚一塊一塊,看著特彆整潔平整。
屋子也比普通人家的高,再加上窗子開的大,就顯得特彆敞亮。
到時候上梁,再把天花板用木板吊上,就不會仰頭一看黑漆漆了。
裴湘來的時候隻覺得日新月異,變化太快了,首先地裡的麥苗高了不少,看著都快吐穗了,菜地裡也是一片興興向榮的景象,莊子的杏結果了,青色的小果子,看著可喜人了。
池塘的荷花也開了不少,粉色的白色的,好看極了。
“嫂子,我過來跟你們一塊兒過端午。”裴湘讓丫鬟把車上的東西搬下來,豬肉粽子點心還有棉花布料,怕裴殊再喝酒,裴湘小跑著過去,看見顧筠在院子裡喂雞,一群小雞圍著顧筠打轉,看著還挺可愛的。
顧筠回頭一看,“妹妹來啦,快進屋,我正喂雞呢。”
裴殊說小雞愛吃小米,還特地買了小米喂雞,也就他們家用小米喂雞了。
家裡的剩飯雞鴨也吃,這也是因為裴家夥食好,顧筠道:“你要不要試試,我去喊你哥。”
上回來裴湘都沒看見裴殊,兄妹倆好不容易見一次,得好好說說話。
裴殊每天都往小棚子裡鑽,天一熱,他就把袖子褲腿挽起來,看見妹妹開了他又把袖子落下來,“你過來了,你嫂子在那頭。”
跟裴湘,裴殊更沒什麼話說,裴湘也是,“我帶了點肉,還有點心,我給放屋裡了,那個布坊生意挺好,想來嫂子上回也和你說了……”
裴殊點點頭,“屋裡有啥你看著吃,我去打兩條魚。”
妹妹來了肯定得吃好的,再說今天還是端午呢。
虎子是個不知道過節的,一大早跟趙家的兩個嫂子賣餃子去了。比起留在家裡過節,他們更願意賺錢,虎子知道錢是好東西,李氏和張氏也知道。
多賺才能多買肉,雖然賺的錢充公,但是家裡吃喝也是從公中拿的,賺的多了孩子吃的就好。
這筆賬還是算得清的。
端午節中午過,給虎子留飯就成。
裴殊打了兩條魚上來,又去臨莊買了隻雞,裴湘帶了豬肉過來,有排骨有肘子,天熱放不下,也全給做了。
顧筠跟裴湘說話,下廚的事自然他來。
春玉三個能打下手,短短幾天也練不出什麼好廚藝來。
就能幫忙切切肉,洗洗菜啥的。
紅燒排骨,冰糖肘子,糖醋鯉魚,炒青菜,雞蛋羹,叫花雞,還有粽子吃。
裴湘小聲地哇哇,“嫂子,在家都是兄長做飯嗎?”
裴湘還沒見過誰家夫君下廚煮菜呢,雖然廚子多是男子,可自家都是妻子洗手作羹湯。
顧筠道:“有時也我做,你哥做的更好吃一點。”
顧筠擅長煲湯,做些小點心,力求精致好看。
裴湘托著下巴,目光有些羨慕,“兄長還挺好,彆的不說,挺疼嫂子的。”
顧筠坐起來,“你等會兒,我給你看個好東西。”
語氣和裴殊如出一轍。
顧筠抱著草莓出來,紅的不多,隻要是紅的,裴殊肯定一早就摘下來給她吃,紅的甜,這種紅中帶著點綠的有些酸,但也能吃。
“妹妹你嘗嘗。”
裴湘吃了一個,酸甜可口,入口生津,“這是種出來的草莓,怎麼種的?”
顧筠笑道:“從旁邊莊子買的苗,就栽在盆裡,都是你哥照顧。”
裴湘道:“兄長特地為嫂子種的,真是一片苦心。”
竟然種出來了。
顧筠又拉著裴湘看香菇,一個個小傘蓋,還有胖胖乎乎的蘑菇腿,“香菇也是自己種的,現在賣的香菇豬肉餃子根本不用去買香菇。”
顧筠今年十六,就算嫁人了也有小孩子脾氣,有啥好東西都想顯擺。
給裴湘看看新院子,說要盤炕鋪木地板,還有雞鴨翅膀尖尖上的顏料,家裡的每一件東西都是他們一起弄的。
裴湘聽的都癡了。
這也太好了吧,她還擔心離開國公府後兄長和嫂子日子不如意,但隻要不管彆人想的是什麼,日子就如意地不得了。
“嫂子你可得給我留間屋子,若是徐氏盯著我的鋪子,我就找你來住。”裴湘出嫁還有一陣子呢,跟彆人待著她覺得煩。
顧筠痛快地答應了,“你來了可以做農活,農活你肯定沒乾過,還挺有意思的,還有你哥哥,每天跟種子,土打交道,弄得灰頭土臉的。”
顧筠是笑著說的,裴湘看了很羨慕,盛京不知有多少人等著看顧筠的笑話,裴殊的笑話夠多了,而顧筠掐尖好強,不知道的還以為要找一個什麼樣的夫婿呢。
裴殊沒人願意嫁的,顧筠嫁給了他,還跟著他離開了國公府,彆人愛怎麼看怎麼看,她嫂子就自己過自己的日子。
等到吃中午飯,裴湘看兄長時不時給嫂子夾菜,魚肉沒刺,肉都是肥瘦相間,嘗到好吃的了就自然而然地夾了過去,一點都沒有理會她這個妹妹。
裴湘也沒有心酸,她和裴殊本來就不親,還不如和顧筠呢,這頓飯她吃了十分飽,吃完飯跟顧筠一樣喝煮粽子的水,有粽子葉的香味,還甜絲絲的。
她跟顧筠一樣,愛吃蜜棗粽子。
吃過飯歇一會兒就該回去了,裴湘有些舍不得,要不是新房沒蓋好,她鐵定留一天。
裴湘戀戀不舍,“嫂子,棉花和布你看著做衣裳,還有這個錢你拿著,布坊我要過來了,生意很好,多虧了你和兄長,我留些錢就夠了,你們用錢的地方多……”
這錢顧筠不能要,“你看我倆像是缺錢的嗎,你拿到就是你的了,比便宜彆人強。”
裴殊沒說話,但跟顧筠一個意思。
顧筠看了眼裴殊,轉過頭對裴湘道:“你哥哥這些年也沒儘到當哥哥的本分,這是他給你的東西,錢你攢著,這些布我就收著了,你個小姑娘,要明白財不外露,有事就來找你哥,彆省著,也不用擔心我們。”
這些話很少有人給裴湘說,裴湘一下就紅了眼眶。
她哥何德何能,娶這麼好的媳婦。
裴湘眼淚汪汪地帶著丫鬟回去,隔著車窗跟顧筠擺手,“嫂子,我過幾天還來看你……”
裴湘的行蹤瞞不過家裡,她也沒想著瞞。
隻不過裴珍心裡不是滋味,她覺得裴湘就是個白眼狼,遠近親疏都分不出來,拿好東西去喂裴殊,那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嗎。
布坊料子那麼多,她一件都沒撈著。
裴湘可不會拿布坊的東西做順水人情,布坊她珍之重之,彆人休想染指。
她這兩天察覺到裴珍看她的目光不對,怕是布坊生意好被他們知道了。
地契在裴湘手裡,就甭想拿回去。
至於生意,她怕彆人使絆子,也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他家賣的便宜但花樣少,不會給雲衣坊造成多大影響,就算有什麼困難她也應付的來,不會讓兄長嫂子擔心。
想到顧筠和裴殊,裴湘心裡就多了一股勁兒。
裴湘回去後顧筠就開始收拾東西,她拿了不少布,十斤棉花,可以做幾床新被,他倆不能總蓋大紅被吧。
中午飯還有剩,晚上能熱熱,還有給虎子留的,一起放到碗櫃裡。
裴殊道:“這姑娘,恨不得把好東西都送過來,布還都是鮮豔的,我穿的沒有。”
顧筠道:“青色白色你也能穿呀。”
裴殊:“我天天下地,這樣的顏色淺,容易臟。”
這是大實話。
顧筠道:“總得做兩身出門穿,下地就穿以前的舊衣服唄。你過來,咱們數數錢。”
今兒可是端午節,又是一個節日,虎子賣餃子賣了幾天了,每天銅板收的多,一天賺一兩多銀子,還有給趙家分的一兩,賣餃子賺了有四兩了。
顧筠分出二兩劃了賬,另外二兩算是裴殊養家的錢。
以後買東西就用這裡麵的。
沒多少銀子,還都是銅板,卻看的裴殊心裡狂跳。
他能養家了,終於勾了二兩銀子的賬,雖然還有七千一百四十八兩,但還上指日可待。
他的菜已經長出來了,隻要保證溫度濕度,秋冬也能種。
現在各家莊子都支大棚,但是他無土種植,顯然能種更多菜,賣的也多,還愁還不上錢?
“阿筠你真好。”裴殊樂不可支,“還了二兩銀子,我心上壓的磚頭就少了兩塊,還剩七千多塊,得快點搬完。”
顧筠道:“彆貧了,把這錢給趙家送過去,再拿幾個粽子。”
李氏張氏乾了好幾天卻一直沒摸到錢,今天端午,正好送錢。
一千個銅板響當當的,白氏非要留裴殊喝水,家裡沒啥好東西,就衝了糖水,“裴公子,快喝水。”
白氏真心實意道:“我們家多虧了您和夫人提攜,這才能賺錢,您可是我們家的貴人。”
這話裴殊不敢當,“你言重了,兩個嫂子手藝好,做事利索,不然我們也不會讓嫂子過來幫忙。”
這話都漂亮,人誇了一遍,還說是來幫忙的。
白氏道:“嘿,我倆媳婦彆的不行,但老實本分。”
她怕裴家聽了誰的話,不讓兒媳婦乾了。
裴殊不明所以,他也沒動糖水,坐了一會兒就走,繼續往去做冰。
而顧筠拿了一個銅板,交給春玉,等春玉喂雞的時候給抓蟲子的小娃。
家裡不缺人,也不能讓人白給抓蟲子,一回給一個銅板。
狗蛋隻能收下。
徐老太知道後歎了口氣,裴家是不愛占便宜的,一個銅板也是錢,就叮囑孫子多抓點蟲子。
地裡有蟲子和雜草,要想收成好,就得把草和蟲子除乾淨,這個時代還沒有滅草劑和除蟲劑,隻能彎著腰用刮鋤把草弄乾淨。
看地裡乾的厲害了還得澆水,六十多畝地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沒有橡膠水管,沒有水車,隻能一桶一桶從池塘裡擔,麻煩還累人。
但是種地也是給自家種的,為了那兩成糧食,也得卯足勁兒乾。
沒人嫌苦。
但裴殊覺得累,有那時間,乾點啥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