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公元前596年(2 / 2)

撒爾一對明亮的琥珀色眼眸盯著伊南,似乎在說:我的眼睛揉不進砂子,你不要想著耍小花招哦!我不會為任何人改變初衷。

伊南瞬間被他堵了回去,扁了扁嘴,一時竟沒能說出話來。

“不過,建築這座巴彆塔,我遇上了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撒爾見伊南絕口不提“婚姻”這個茬兒,感覺很滿意。他想起初衷,趕緊向伊南道出請求。

“等一下,讓我先猜猜你的難題是什麼。”伊南攔住了撒爾的話頭,自己轉了轉眼珠,說,“我剛才在外麵聽見了很多混雜南北的語言與口音。你召集了來自各地的工匠?”

“是的!”撒爾滿意地點頭,露出笑容。

“你需要解決的,是……語言的問題?”伊南一挑眉,她心中原本已經有些預感。

撒爾的笑容越來越歡悅:“不愧是你!”

雖然死活都不肯把伊南當做未婚妻,事實上撒爾早已把對方當做了可以溝通、值得信賴,甚至是十分讚賞的朋友。

“這項工程非同小可,我不想草率地建一座十年之後就又需要重修的建築。我要讓這座塔,永遠屹立在巴比倫城中。”

“所以我廣邀各地的建築名家與工匠,把他們請到巴比倫來,共商大計。除了巴比倫王國的各個行省之外,米底人自然是不會不請。此外,還有希臘人、埃及人、羅馬人、巴斯克人……”

他沒有提猶地亞人,是因為猶地亞人此刻都是巴比倫人的俘虜與奴隸,自然談不上特地征召。

“但是現在我發現我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這些來自天下各地的工匠,聚在一起之後,各自都隻會說屬於自己的語言。他們都是小有名氣的建築匠人,但是卻無法溝通,無法合作——所以我想到了你……”

伊南低頭沉思。

這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語言與“巴彆塔”。

《舊約》中的“巴彆塔”與曆史中的“巴彆塔”是兩回事。《舊約》中記載著,人們在經曆了大洪水的浩劫之後,所有的人類都講著同一種語言。

當世界上的人類繁衍,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們決定建造一座巴彆塔:“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

由於人們語言相通,相互協作毫無困難,因此巴彆塔建得又快又好。此舉驚動了上帝。

上帝見人類因為語言相通,就能夠這樣通力協作,完成如此龐大的工程,產生了擔心:這樣一來,人類還有什麼無法完成的呢?

於是上帝設法讓人類的語言產生區彆。由於說著不同的語言,建築巴彆塔的人們無法繼續協作。因此這座塔半途而廢。而曾經試圖團結一致,建造巴彆塔的人類,也因為這個原因,分散去了世界各處。他們從此再也沒有能力挑戰上帝。

這是一個宗教意味濃厚的傳說故事。

但在伊南眼前,則好像是這個故事後半截的翻版——撒爾從各地邀請了精明強乾的匠人到此,合作修建巴彆塔,卻因為語言不通而困難重重。

事實上,人類還從來沒有經曆過“語言相通”的時期,就已經麵臨溝通障礙給他們帶來的重重困難了。

伊南很懷疑,這個故事是不是經曆過巴比倫建設的猶地亞人,將這段經曆相當寫實地記載下來,後人再加以增刪,最後才成了《舊約》中的那個樣子。

她這麼想著,撒爾始終殷切地望著她,似乎相信她一定能幫助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想到我,是因為我既會說巴比倫語,又會說猶地亞語,更不用提我的生身國度的語言?”伊南笑了。

撒爾點頭。

“事實上,我希臘語也會,埃及語也會,羅馬人和巴斯克人說的方言我也能說得相當地道——可是,你指望我一個人,為此間成百上千的工匠相互做翻譯嗎?”

“啊,這個……”撒爾伸手撓撓頭,頭腦中浮現了伊南被各處來的工匠們你爭我奪,分身乏術的場麵。

不過,這個女人,究竟是怎麼做到,會說這麼多人所說的語言的呢?

以前他隻聽說過居住在兩國邊境處的人能同時掌握兩種語言;這種人都是寶貝,尤其是在兩國敵對的時期。

而現在眼前這個來自米底王國的公主,竟然聲稱她能說,一二三四五……數不清多少種語言。

但她隻有一個人。

他該怎麼請她幫助自己?

想要讓她去解決所有的翻譯問題根本不現實。她隻有一個人,根本不可能從事整個建築團隊的翻譯工作。

想了半天,撒爾隻得為難地說:“那……能不能請你分享一下,你究竟是如何能夠學會這麼多語言的?有什麼辦法……能讓所有人在最短的時間裡,都學會巴比倫語?”

伊南盯著他,半晌,突然笑出聲來。

撒爾一下子尷尬了,臉漲得紅通通的。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提得有些過分了——成百上千名工匠,怎麼可能短時間內都學會巴比倫語?

再說這重建巴彆塔的工期本來就緊,他還專門騰出時間讓工匠們先學語言——這事情傳揚開去,他幾個兄弟恐怕會笑死?

誰曾想,伊南衝著撒爾,揚起唇角自信一笑:“放心吧,我有辦法!”

“你去將所有的工匠都聚集起來,我自然有辦法讓他們能夠順順當當地相互溝通。”

撒爾一下子喜出望外,他伸出雙手,輕快地拍了拍伊南的肩,大聲笑道:“不愧是你,不愧是你,哈哈哈……”

笑聲還未止歇,撒爾已經意識到他有些忘形了,雙手趕緊從伊南肩上抽回來,繼續說:“那我現在就去把工匠們聚在一起。”

他故作若無其事,事實上他的臉早已紅到了耳朵根,這一點泄露了他的不好意思。

伊南裝作沒看見。

她盤算著該如何指點那些工匠們好好“溝通”,片刻間已經有了主意。

她讓人用白堊塗了一麵木板,晾乾之後,上麵可以用木炭筆寫字。她便命人將這一整幅木板放置在召集工匠的地方,放在她的身後。

這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人用泥板寫字的習慣不同。撒爾見了,也不發問,憑她折騰。

“各位……”

當烏泱泱的人群聚在她麵前的時候,伊南靈活的眼光立即向所有人打了個招呼。

她倒是不方便說太多:現在她當著這麼多人說話,根據她特殊的語言能力,很可能每個人聽在耳中,都是他們的母語。

所以她說得越多,越容易露餡。必須在所有人都反應過來之前,把該說的都說完。

“各位,撒爾王子請你們齊聚此處,就是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同建造這一座舉世無雙的高塔。”

“但是我留意到,因為各位來自不同的地方,相互合作起來,言語溝通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此,我有三句巴比倫語想要請大家學習。隻要學會了這三句,保管大家以後溝通不會再那麼困難。”

她的話,人人都聽在耳中,人人都聽懂了。

然而人人都不大相信。

他們相互用不同的語言表達疑問:“真的嗎?”

“這麼神奇?”

“三句就夠了嗎?”

伊南微笑:“是的,三句……不,甚至沒有三句,隻要這三個詞就夠了。”

她說的這三個詞是:“請”、“謝謝”、“對不起”。

人類溝通時最重要的禮節就全蘊含在這三個詞裡。

這話教工匠們聽在耳中,人人聯想起之前碰壁的情形,大家都若有所悟。但凡待人有禮有節,溝通起來最多是麻煩了些,卻並不容易製造矛盾、引起糾紛。

“各位,我們請巴比倫的撒爾王子來給大家教授一下這三個詞吧!”

伊南不敢自己多說,而且也隻敢讓撒爾來教授所有這些工匠說巴比倫語。

撒爾雖然不敢相信伊南所說的,隻學這三個詞,就能確保所有人順暢地溝通。但是他好歹有這份義氣,曉得不能給自己人拆台。於是他按照伊南的要求,大聲將這個三個詞念了一遍。

接著撒爾繼續站在伊南身邊,單等著要看這番“教學”的成果。

誰知伊南隻是請所有的工匠,開口模仿了一下這三個詞的巴比倫發音。然後她就繼續了——

她取來一枚炭筆,在用白堊塗成白色的木板上畫下了兩個圖形:一個半圓,和一個與半圓內接的三角形。

她看來隻是在木板上畫下了兩個平平無奇的圖形,誰知道下麵有不少工匠的眼亮了。

有人舉起右手,高聲用希臘語答道:“內接於半圓的必為直角——尊敬的小姐,我是愛奧尼亞學派的。”

伊南衝那個方向一點頭,笑得十分燦爛。

旁邊撒爾卻還有些懵:怎麼見伊南在白板上畫了兩個平平無奇的圖形,馬上就有人明白了,能及時響應。

他哪裡知道,伊南此刻正得意著:她隻是隨意畫了個圖形,竟然就激出了愛奧尼亞學派②的子弟。

畢竟在伊南眼裡:人類真正的共同語言,不是彆的,是科學啊——

作者有話要說:  出自《舊約·創世紀》,文中截取的那部分文字還不足以說明關於巴彆塔的整個故事。

關於巴彆塔,聖經故事中所記載的是:人類經過大洪水之後,上帝以彩虹為約,與人類約定,永遠不再釋放大洪水這樣的災難。從此人類說著一樣的語言,聚在一起過日子。

後來,人類開始懷疑上帝的承諾,彩虹的出現已經不足以讓人們相信上帝的諾言,他們想做點什麼,以確保不會再有類似大洪水的災難。

於是,人們開始修建巴彆塔。

而上帝則震驚於人類竟然不相信上帝的諾言,因此才悄悄潛入人間,將人們的語言修改,讓他們產生隔閡。巴彆塔因此半途而廢。

半途而廢的塔預示著人類的狂妄自大隻會帶來昏聵混亂的結局。

②愛奧尼亞學派,是由“希臘科學之父”泰勒斯創建的學派,泰勒斯與尼布甲尼撒大帝所處的年代相當。文中所說的這個定理被稱為“泰勒斯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