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炮灰(1 / 2)

第七章世家豪門嫡次子之不做炮灰

這是一座封閉的祠堂,看上去似乎是僅僅在右側的牆頂處開了一個正方形的口子,隱隱有著一絲光亮從頂部照下來。

此時,在這光亮所照的下方,正跪著一個大約八九歲的小孩子,許是跪的時間有些久了,小孩子的身形有些不太穩了,麵色也隱隱有些蒼白,不過這小孩依舊儘力的直直跪著。

麵上帶著一絲倔強之色。

突的,小孩子的身形震了一下,接下來就暈了過去。

等再次醒過來的時候,身體裡麵已經換了一個靈魂了。

季隨流有些搞不清自己的情況,他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在死後又一次的重生了,不過不可否認他的內心是有些興奮的,他到底是一個庸俗的人類,曾經也幻想過永生。

雖說他不知道自己在這次死亡之後會不會再次的重生,不過無論結果是什麼,他也都是賺了的,而且還是大賺。

現在的他依舊是在古代,原主乃是世家之子,祖輩是以武發家,到了他這一輩也有五代了,算得上勳貴之家。

本來這般家庭的就算是無所事事也可受祖上蔭庇,得一功名,混吃等死。

然世間之事皆不是那麼簡單,原主的家中還算是受皇帝寵愛,所以皇帝會放心將一些事情交給原主的父親來做。

而禍事便由此而起。

皇帝也算是有過年少輕狂之時,曾經也迷戀過一女子,隻是那女子身份有瑕,所以被各方阻撓,不得其人,這不能夠在一起便更是心心想念,在其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愈發的重要了,這不是有一句話麼,得不到的就成為了朱砂痣,白月光。

而且,還有一點,皇帝即位之時尚且年少,太後便垂簾聽政,後朝中權柄皆被太後掌控,等到皇帝長大後,太後依舊不願放權。皇帝自然是憋屈了,然後就叛逆了,這太後越是反對的,他就越是想要做。

所以咯,最後乾脆將那個女子養在了宮外,那女子生了孩子後,皇帝又將孩子養在臣子家,一來護著自家兒子安全,二來看望的時候也算是方便,三來,大概也是為了這臣子家傳承幾輩子的勢力吧。

當然,這些一部分是原主記憶中的,一部分是季隨流根據原主記憶猜想的結果,這皇帝是不是這麼想的也無從考證了。

這位臣子就是原主的父親,寄放的帝子便是原主的兄長季潛。

雖說,這帝子是寄放在原主的家中,名義上對原主的父母稱父母,然而,原主的父母可是了解真相的,這帝子叫自己父母,自己能夠心安理得的應麼?

所以對著這位帝子,原主的父母一直是小心翼翼的對待著。

而原主因著父母自小裡麵就對待兄長比之自己更為的疼寵而頗有意見,也經常將自己的不滿表現出來,所以經常的被父母責罵,然後就更是討厭兄長了。

現在季隨流之所以跪在祠堂內便是因為原主向著兄長表達不滿而被父母責罰,而且這次原主說的話也著實是有些過分了。

但是他也隻是嘴上不饒人罷了,內心裡麵對於這個兄長還是頗為認同的。

後來兄長的身份被揭露出來,原主仍然在驚愕之中沒有回過神,一家人卻已經慘死,被皇帝下令滿門抄斬。

季隨流猜測,一則皇帝已經得到了他所想要的,這季家也沒有什麼用處了,二則,知道了皇家太多的秘密,隻能夠被滅口,三則,許是嫉妒季家被自己兒子叫了多年的父親,或者覺得被冒犯了罷。

反正最後就隻有一個原主被保下來了,這還是季潛付出極大的代價,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偷梁換柱,才將救下原主的。

實話說,季潛對待原主實在是不錯,哪怕平時裡麵原主對他橫挑鼻子豎挑眼的,季潛仍然是將原主當做最親的弟弟來看待的,有什麼好東西也是經常偷偷的留給原主的。

在皇帝決定要滅了季家的時候,季潛多次求情,使皇帝放過季家人,甚至用上了苦肉計,用自己威脅等等手段,不過都沒有奏效,反而使皇帝更加覺得季家人將他的兒子養成這樣,對比起來,似乎對季家人比自己的親爹要親近許多,所以皇帝內心不平衡,更是找了許多人看守著季家眾人,更是讓季潛無能為力,最後隻救出了原主。

之後,季潛一直對於季家人很愧疚,百般補償原主。

然而殺父殺母之仇豈能這麼容易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