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唐,課,細(2 / 2)

聽故事聽得比誰都認真,提問提得比誰都

積極。

“這裡咱們又得延伸出一個人,李隆基的寵妃,武惠妃。也許大家對武惠妃會感到陌生,想著李隆基的寵妃不是楊貴妃麼?”

“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李隆基最寵愛的妃子,要不是武惠妃去世得早,魂斷馬嵬坡的說不定就是武惠妃了。”

“話說回來,李隆基對武惠妃那可以說是沒的說了,雖然封的是妃,但是給的禮節待遇都是皇後的禮節待遇,沒封成皇後也隻是因為前朝反對。”

【漢武帝】劉徹:為什麼反對?

劉徹聽故事聽的入神,壓根就懶得自己想。

一到言羽陽準備賣關子的地方就瘋狂追問。

“因為她姓武唄,武則天登基的行為給他們都嚇怕了。勢必要將所有姓武的都扼殺在搖籃裡。”

“但武惠妃她是有自己的孩子的,她肯定要為自己的孩子做打算。於是太子李瑛就成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

“武惠妃就開始給李瑛潑臟水,你都想象不到這盆臟水潑到李瑛頭上有多順利,武惠妃找李隆基哭訴說李瑛想害她,李隆基直接怒從心中起,就準備廢太子。”

【漢武帝】劉徹:?

【秦始皇】嬴政: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這就廢太子了??

“當然了,武惠妃並沒有成功。”

劉徹鬆了口氣。

看來這個叫李隆基的也不是完全無藥可救,隻是劉徹這口氣還沒鬆到底,言羽陽就話音一轉。

“因為張九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李隆基給勸住了。但等到張九齡卸任以後,該來的他還是來了。”

“李林甫這人吧,如果說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是李隆基,那李林甫肯定得分擔百分之五十。”

“李林甫這人彆的可能不怎麼樣,排除異己、巴結討好李隆基那可是一把好手。他剛把張九齡從宰相的位置上排擠下去沒多久,李瑛就遭殃了。”

“還是武惠妃,她跟李隆基說太子想謀反,完事李隆基又信了,他就去問李林甫覺得應該怎麼處置李瑛,李林甫說,這是陛下的家事。”

“同學們,這個句式上一次出現它是在哪呢?它上一次出現時李治想要立武則天為後,但是沒人同意的時候,李勣出來說話了,李勣說,這是陛下的家事。”

“是不是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就是上位者想聽的。要不李隆基怎麼不問彆人隻問李林甫呢?”

“李林甫這話一出,李隆基滿意的要死,直接就把李瑛和他的另外兩個兒子貶為庶人,甚至在貶為庶人沒多久之後還把人給殺了。”

【漢武帝】劉徹:?這就把自己的兒子殺了?還一次殺了三個??

【秦始皇】嬴政:你這麼大驚小怪乾什麼?說得好像你沒殺過兒子似的。

劉徹:……

朕什麼時候殺自己的兒子了!

“說到殺兒子這事,唐朝好像還挺多的吧,你彆看李世民對李承乾容忍度那麼高,李承

乾都造反了還留他一命,那是因為他是長孫皇後給李世民的小孩。你換個其他人給李世民生的兒子試試?_[(,李世民一樣照殺不誤。加上武則天在位時期其實也殺了不少姓李的人,可能李隆基也耳濡目染了。”

【漢武帝】劉徹:但是那個李瑛沒想謀反吧,他甚至連查實都不查實一下就直接把人殺了?

“是的,他連查實都不查實一下就直接把人殺了,這時候李隆基也算是人到中晚年了,已經是要是早點死就好了的階段。不過武惠妃和李林甫雖然把李瑛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了,也沒能如願讓李琩當上太子,李隆基更看好李亨。”

“而李瑛去世沒多久,武惠妃也更著去世了。李隆基心裡那個不痛快啊,好像沒有了武惠妃,下一秒他也活不成了似的。這時候,他就盯上楊玉環了。”

“楊玉環本來是李隆基的兒子李琩的王妃,李琩這波是太子沒當成,老婆還沒了。李隆基得到楊玉環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明白了,無外乎是他有多寵愛楊貴妃,對楊貴妃多好之類的。”

“後期的安史之亂,可以說楊貴妃替李隆基分擔走了一半的罵名。”

“後期的李隆基沉迷享樂、揮霍無度,驕奢淫逸。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大家都聽過吧,講得就是李隆基給楊貴妃運荔枝的事。李隆基為了給楊貴妃送這點荔枝可謂是勞民又傷財,但是李隆基隻管自己快樂,不管底下人死活,我管你路上跑死幾匹馬,我要新鮮荔枝你就得給我送,耽誤了不新鮮了,那你就等著掉腦袋吧。”

【漢武帝】劉徹:荔枝?

“說起荔枝,除了楊貴妃愛吃,漢武帝也挺愛吃的。還在上林苑移栽了荔枝,修了個扶荔宮。不過漢武帝這個扶荔宮也不怎麼樣。”

“大家都知道荔枝是熱帶水果,離開廣東廣西其他地方壓根就不合適,更彆提長安了,但是漢武帝他又非要,於是扶荔宮就誕生了。扶荔宮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溫室大棚了吧,人為的去模擬荔枝的生長環境。”

“但是吧,養過花花草草或者是在實驗室裡養過培養皿的都知道,這野生的菌和地栽的花,那生命力叫一個頑強,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怕死,但是一旦跟人工培育沾上邊了吧,他就比生雞蛋的雞蛋殼上麵那層薄膜還要脆弱,主打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死給你看。”

“漢武帝的這個扶荔宮裡的荔枝樹也是一樣的,水土不服,根本活不下來,漢武帝一怒之下,就把照顧荔枝樹的人全給殺了。這也是封建社會的殘忍之處了,人命他是真不值錢啊。”

劉徹:……

那朕就不修扶荔宮了唄!

朕不修了還不行嗎!

“啊,又扯遠了,繼續說回到李隆基,李隆基為了彰顯自己對楊玉環的寵愛,把楊玉環的親人全都大肆加封。這裡很值得一提的一個人就是楊國忠。”

“楊國忠是張易之的外甥,楊玉環的堂兄。張易之前麵講武則天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和同學們聊一嘴,張易之就是後期武則天的男寵之一,也是被

張柬之發動政變清理掉的二張其中之一。”

“楊國忠這人比李林甫還沒用。但他很會撒謊和拍馬屁,兩次天寶年間對南詔發動戰爭的失利都能讓他謊報成軍功,最後南詔直接背叛了唐朝,還吞並了唐朝的版圖。水災和饑荒到了他嘴裡也是小事,沒有造成損失,李隆基被他哄得一愣一愣的,吹捧得身心舒暢。直接在李林甫死後就讓楊國忠當了宰相。官位越大越好貪。楊國忠更加肆無忌憚了。”、

“從始至終楊國忠對唐朝的唯一貢獻就是說對了一句話,那就是安祿山會造反。”

“最後事實證明他說得對,安祿山確實反了。”

“但是李隆基不信。李隆基覺得這是楊國忠對安祿山的汙蔑。這就有點離譜了。該信的你不信,不該信的你全信。跟前麵十幾年的勵精圖治比起來,後麵二十年的李隆基就跟被認定奪舍了似的。”

“原本李林甫在的時候,安祿山還有點怕他,不敢搞小動作。但是你換成楊國忠了,那可以說是最後一點威懾力都沒有了。前麵提到過,李隆基設立節度使,他專門設立了十大節度使。節度使既可以掌財、又可以領兵、還能管轄屬地的民眾。造反的安祿山,就是從平盧節度使一路爬上來的。”

“說起安祿山,他也是個為了向上爬什麼都豁得出去的人,他看李隆基寵幸楊玉環,就直接拜楊玉環為自己的養母,有了這一層身份在,安祿山在官場更是平步青雲。”

“突如其來的安史之亂就這樣斬斷了大唐的國運,李隆基聽楊國忠的派哥舒翰去應戰,結果哥舒翰直接成了俘虜。這下李隆基隻能帶著楊貴妃倉皇出逃。”

“後來的事大家也應該差不多都聽過,隨行的將士們殺了楊國忠,又逼著李隆基勒死了楊貴妃,最後李隆基一個人逃去成都,楊玉環則永遠的留在了馬嵬坡。”

“就在李隆基出逃的同時,一個叫張巡的人,還在守睢陽。”

“張巡的睢陽之戰可以說是慘烈、孤勇、悲壯,但同時也十分血腥。”

“不可否認的是張巡僅憑七千人抵禦十三萬人一年的戰績有多麼不可思議,但憑這寶貴的一年,後續唐朝才有繼續喘一口氣,發起反攻的號角,但守了一年城的張巡沒有收到任何來自朝廷的補給。”

“彈儘糧絕之後的張巡選擇了吃人。我們之前說過,在五胡十六國的亂世時期,胡人就會吃中原人。不到亂世中的亂世,是絕不會出現人吃人這種現象的。不能否認張巡用一城人的代價保住了江淮以南的千萬人。但造成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逃之夭夭,替他買單的還是老百姓。”

“最可笑的是在張巡死了之後,援軍隻隔了三天就趕到了。”

“直到兩年後,安祿山被他兒子殺死,李隆基才從成都返回了長安,隻是李隆基走的時候是皇帝,回來的時候就是太上皇了。”

“表麵上看,隨著安祿山的死,安史之亂就結束了,但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把整個李唐製度徹底打崩壞了不說,文治武功也至此一落千丈,人口再度銳減。”

【漢武帝】劉徹:這會不是爹殺兒子。是兒子殺爹了?你們大唐的傳統還真是蠻特彆的哈。

李世民:……

本來聽到他的大唐被子孫後代糟蹋成這個鬼樣子就頭疼。

一聽劉徹開口他的頭更疼了。

“自從安史之亂後,大唐的國運就仿佛氣數已儘。而接手的唐肅宗和唐代宗比起後期的唐玄宗,也許能好那麼一點,但實在是好不到哪裡去。”

“唐肅宗一味重用宦官,在失地還沒收複完成之前盲目的對武將進行猜忌導致安祿山死後戰線依舊拉得很長,唐代宗也很好的繼承了他爹寵幸宦官的優良傳統。”

“至此之後,大唐就像是日暮西山的殘陽,光輝不再。”

說了這麼多,言羽陽感覺自己口乾舌燥的。

他一邊喝水一邊說:“這兩課就算是講完了,可能有些講到的東西書上沒寫,就當是課外故事聽一聽好了。作業記得寫啊,下課。”

下課後的李世民覺得自己需要緩緩。

信息量太大他一時還沒緩過來。

而李隆基選擇的方法更是簡單。

他選擇了裝死大法。

無論是誰發消息,他通通都不回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