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末,步入深秋。
隻是短短幾個晝夜的功夫,一晃眼間樹葉就黃了大半。
每天午後和傍晚,徐名遠和陶舒欣都會在博學路走一遭,踩上幾片落葉,遊覽著枯黃而短暫的季節。
陶舒欣有滿滿的少女心,精心挑選了幾隻漂亮的半黃半綠的樹葉,在課本裡夾出水分,便交給徐名遠,千叮萬囑的讓他不要給弄丟了,不然要找他算賬。
看到上麵用細筆寫下的一些小情話,徐名遠會心一笑。
但他哪裡會在意這些事情,隨便放到一本基本不會翻的書裡,隻能等到以後有機會再打開了。
同學網的建設工作在鄭鬆的帶領下,進度堪稱神速。
相比徐名遠招聘的那幾個維護網站的半吊子網絡管理員,鄭鬆手下的八名研究生團隊的技術更為純熟。
無論是他提的任何要求,都很快給出解決方案,甚至比他預想的更好。
徐名遠看的眼熱,有招聘的想法。
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想畢業後自己單乾,或是去大廠應聘,看不上他所創建的小工作室,隻有三四個人表示有興趣留下,但真正想留下來的人有兩名就不錯了。
對於完全照抄臉書的行為,江大的天之驕子們的心中多是不屑的,畢竟現在的研究生很值錢,特彆是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
而且他們私下裡也會接一些活乾,並不缺徐名遠給出的那點工資,隻當是導師交給的練習作業,心中沒有這就是創業的概念。
不進入社會撞幾次南牆,是不會理解當下互聯網在競爭如此激烈,大多數創新都是死路一條的道理。
就算是創新成功,很快就會被撲上來的資本碾壓成灰,被趕到角落裡吃點殘羹剩飯。
哪怕是徐名遠現在也不敢輕易去觸資本的黴頭,隻有在沒人關注的地方,忽然閃出來個想法,打的他們措手不及。
絕大多數人都很短視,國內SNS社交網站,在九十年代末就有出現過,都是火了一陣直接就涼了,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當下互聯網從業者無數,沒幾個人看好SNS社交網站再次爆火。
徐名遠心中也清楚,在十年後SNS社交網站會暴死街頭,人人冷落。
可是十年的時間也不短了,在SNS社交網站的泡沫高峰時間節點抽資走人,絕對是一筆數字龐大的現金流。
可是徐名遠此時卻陷入了一個尬尷的境地,就是想送錢給人,人家都嫌麻煩不要。
鄭鬆或許是因為徐名遠派人過去和自己談,而覺得受到了冷落,都沒同意成立校內企業,而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給自己少添點工作量。
最後還是在徐名遠的要求下,才將十五點的股份落在北海校區的理院名下,剩下的十五點分給鄭鬆等幾名導師和學生了。
好在帆船科技創始人的名頭還是響亮的,鄭鬆並不會因為受到冷落,就把徐名遠這個很有前途的學生給得罪了,該交代的正事一樣不少的給辦妥了。
其實這樣也挺好,也給徐名遠節省了扯皮的功夫。
與陶舒欣攜手走到校門口。
徐名遠對李雲峰說道:“雲峰,你先回去吧,我找鄭皓文說點事。”
“是,徐總,那我先回去了。”李雲峰點頭說道。
“咱們新成立的互聯網公司,彆這個總那個總的叫,一股死氣沉沉的樣,叫我名或叫我老板都行。”徐名遠皺著眉頭說道。
“好的老板。”
受到帆船科技的影響,在人前李雲峰總會端正起態度,隻有私下裡才會叫徐名遠名字,顯得他是自己人。
“回去吧,慢點開車。”
徐名遠揮揮手。
李雲峰是他一手帶起來的員工,雖然在帆船科技裡沒什麼發揮空間,能力相比起姚建輝也差遠了,但使著很順手,徐名遠對待他一直不錯,並沒有冷落他。
這次讓他主抓同學網,就是給他一次更好的發揮空間,看看他在帆船科技學的怎麼樣了。
“走,一起吃飯去。”
徐名遠牽著陶舒欣,對鄭皓文說道。
“小哥,走啦。”
陶舒欣笑嘻嘻的叫了一下鄭皓文,就被徐名遠拉走了。
去學校附近找了一家小餐館,特意要了個包間。
聽著隔壁大學生傳來大呼小叫的拚酒聲,徐名遠百無聊賴的在桌底下擺弄著陶舒欣細嫩的手指。
陶舒欣也樂意在桌下搞點小動作,兩人撕扯了一會兒,她忽然想起對麵還坐著個人,便小臉紅紅的掙脫了。
陶昌明兄弟三人,上麵還有個姐姐,他是家中最小的一個。
而陶舒欣這輩年紀就被拉的更大了,她就是陶家小輩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小時候就玩不到一起去,長大也不算特彆熟絡,對她這個表哥也是很久沒見了。
“小哥,你這幾年在國外怎麼樣呀?”陶舒欣問道。
“還不錯吧,各方麵比國內都好一些。”鄭皓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