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的宣傳火熱,線下的地推也未停止。
李雲峰做地推有經驗,是一把好手。
繼續在各大著名院校的自習室開展快閃在黑板上寫網站的活動,並且組織實名注冊網站,送筆記本的活動。
服務器,運營,招聘的費用等等加在一塊,都隨著用戶增長迅速提升。
徐名遠早在半年前,就預留了一千多萬資產,存在股市裡吃利差。
到現在全部壓在了貴州茅台的一支股上,雖然當下依然是熊市,股市表現平淡,但在04年的白酒危機度過後,茅台股的漲勢非常可觀。
不過兩三倍的增值,架不住互聯網燒錢的速度。
就算是徐名遠壓低了各項花費,照用戶成幾何勢的增長趨勢,半年後差不多就燒光了。
抽空他額外的資金池,是徐名遠絕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在未有雙十一的加持下,十一到十二月份,是電子產品的銷售淡季,要等到一月份後,才會迎來銷售高峰。
帆船科技的運行模式是循環投資,繼續擴大生產線,增加固定資產,而各大股東也不會在其中抽資金。
這種發展模式要等到明年才會結束,徐名遠也不好更改當下的約定,從中率先抽取分紅。
不得已,徐名遠默不作聲的攔截了一部分廣告費,投到了同學網上。
在發展階段,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廣告沒有大張旗鼓宣傳,隻是在不顯眼的位置加了廣告欄。
廣告效果不出意外的非常一般,主要是為了應付投資人,而徐名遠有做決策的權力,隻要不做的太過分就沒什麼事。
為了降低推廣成本,網絡宣傳依然是徐名遠的主要方式。
話題必須要有討論,才會有熱度。
在家長對網絡談之色變的2004年,對於這種交友聊天的大學網站,雖然沒有對待遊戲那般抵觸,但也不會有積極的看法。
何況徐名遠的宣傳策略是用大學生調侃學校的方式,來引導更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話題中。
大學生本就是一群看熱鬨不嫌事大的群體,有一個可以專門吐槽的同學網站,大家很樂意去搞搞事情。
為了降低影響,宣傳的口風變成了:江大,隻有經得起批評的大學,才是一所好大學。
下麵的評論讚成的居多,有不少評論把頒獎的照片貼了出來,獲獎的同學還舉著各自的日誌文案。
其中一條評論點讚最高:頒獎人是江大老師,學校都讚成,有些媒體管的太寬了吧?
在雞湯文盛行的年代,讚揚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不可動搖的事情。
像一些食堂味道不好,洗澡水溫度太低,暖氣不熱的評論,都會引來批評。
但身在其中的大學生可不這樣想,一群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可以過上好生活,誰又願意吃苦?
隨著支持的聲音越來越響,也吸引到了幾家媒體來到江大做采訪。
而校領導不得不加急在學校的宣傳欄開了一塊新區域,收集學生們的建議貼了上去,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車軲轆話講了一大堆,最後的主題就一句話:以學生為中心建設江大。
這句話的分量很重,給江大帶來了不少聲譽。
但倒逼校方出麵發聲,也給徐名遠帶來了麻煩。
文院的李院長專門給他叫到辦公室,雖然態度上沒有批評的意思,但點出了萬一給學校帶來不好的影響,造成聲譽受損,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
好在各院係的利益不同,理院的副院長鄭鬆較為年輕,見同學網用戶增長速度驚人,很讚成徐名遠的做法,也出麵去做溝通了。
事到如此,接下來就是降熱度。
同學網的是社交平台,不能乾舍本逐末的事,怎樣吸引用戶停留在朋友圈,才是徐名遠的核心目的。
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就因為這些屁事,搞得徐名遠焦頭爛額,每天都不閒著。
而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還是同學網飛速擴張的階段,緊接著會有數不勝數的競品出現,又需要重點關注。
互聯網這東西看似成本低,但費心的程度遠超帆船科技,這次的基礎沒人給打,每一步都需要徐名遠親自做抉擇。
……
“葉老師,這不是送你的嗎?還回來做什麼?”
見葉怡寧找他回學校,就為了還上次送的熊貓擺件,讓徐名遠有些無語。
自己大忙人一個,一來一回都是時間,而時間就是金錢,不想要給彆人算了,在電話裡說的不清不楚,非讓他親自來一趟。
“你為什麼不說是純金做的呢?盒子不見了,多少錢,我賠給你。”葉怡寧皺眉說道。
她看到是個贈品,還是拇指大小的擺件,以為就是個鍍金的小玩意兒,一直放在筆筒旁邊當裝飾了。
在經過同事提醒,才知道是純金打造的,這下她就不好收了。
她一個月實習工資就四百出頭,哪敢收學生貴重物品,一旦風言風語傳開,哪還有轉正的機會了。
“葉老師,就是個贈品,我也不知道是純金的,要不給你換一個?”徐名遠說道。
“不必了,你少給我找點事,我就謝天謝地了。”
葉怡寧也很無語,不由的歎了口氣。
辦公室裡的小太陽呼呼冒著熱氣,葉怡寧挽起了棕色毛衣,露出一截白皙的小臂,麵色稍有疲憊,揮了揮手。
“不會不會,下次不會找你了。”
徐名遠乾笑了一聲,他最近很忙,再次見到葉怡寧,多少是有些尷尬的。
上次他打算的很好,讓葉怡寧出個麵,說不定給她增添一筆履曆,都是互有益處的事情。
沒成想是好心辦壞事,非但沒有讓她受到表揚,反而讓她被領導批評了,質問她既然看到了學生牌子上麵的字,為什麼沒有出麵阻止?
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對於還在實習期的葉怡寧,而且是在規章製度嚴格的事業單位,哪怕是一點小事,也會讓領導對她的評價降低幾分。
“葉老師你放心,我接下來一定會支持你的工作,如果校方有什麼要求,我會儘量辦到。”
以前徐名遠對她是愛答不理,自從拉上了理院的線,對文院這邊就不上心了,大都是以敷衍的態度來應對。
文院好不容易出個有前途的學生,還一直不支持工作,這給葉怡寧添了不少麻煩,徐名遠對此稍有歉意。
“好吧,那你回去吧,下次有事,彆找不到你人影就可以了。”
葉怡寧趴在桌上,隔著毛衣壓出了一條圓環,百無聊賴的轉動著指尖的筆杆。
深邃的溝壑被徐名遠瞧個正著,想要提醒,但還是起身告辭了。
陶舒欣平時沒事,在見不到徐名遠時,就會去音樂社打發時間。
兩人一起報名參加音樂社,徐名遠一共就在剛參加時去過幾次,今天忽然被葉怡寧從公司叫回來,索性去食堂買了兩兜熱飲,去了音樂社的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