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長江奇也彙報說,九頃村一個村,在初中段三個年級中,已經有4個孩子輟學不讀了,2個孩子的成績不怎麼樣,1個孩子成績中等,還有一個女生讀初二,成績在年級都是數一數二的,很有希望考入縣裡的重點高中。
蕭崢、納俊英等人聽到這個事情,眉頭都皺起來了。蕭崢想,真沒想到有這種情況,這次教育局長沒有一起來,否則蕭崢肯定要質問他,縣裡的孩子輟學情況這
麼嚴重,為什麼沒有彙報?回去之後,蕭崢肯定要找教育局長談話!
蕭崢他們一輛車,讓小初校長坐上了鄉領導的車,一起往村裡去。鄉裡的車子在前麵引路,蕭崢一行的車子在後麵跟著,在高原上揚起一道煙塵。
從車上下來,蕭崢等人一同到了村裡,村支書、村長等人也都已經等在那裡,蕭崢等人跟村支書了解了孩子輟學的情況。
九頃村支書鄧有餘說,這是村裡的老大難問題,跟村上的風氣有關係,一年半載很難改變。村長也說,我們也是做了很多工作,可是老百姓還是不聽,寧可讓孩子早早地務農幫忙,也不讓孩子去上學,真的是沒辦法。
蕭崢聽了心裡就不舒服,村支書一口一個“很難改變”、村長一口一個“沒辦法”,這兩位村主職乾部的思想倒是“非常統一”啊,就是不作為嘛!當然,蕭崢也忍住沒有發火,一切都等看了情況再說。
蕭崢跟著鄉村乾部往“九頃村”裡走,讓蕭崢微微有些驚訝的是,從鄉政府到村裡的路倒是都在得到拓寬,路麵也進行了平整,車子很輕鬆地開到了自然村裡,非常破敗的危房倒是也幾乎沒有了,有的房子是新建的,有的窯洞也明顯進行了加固,還有村子的屋前屋後還種了不少油鬆和樟子樹,村貌比蕭崢想象中的破敗不堪,要好許多。
蕭崢就問村支書鄧有餘:“老鄧啊,這村裡修路、改房和種樹的錢,你們是從哪裡來的?”
鄧有餘道:“蕭書記,這是鄉裡撥下來的。”
蕭崢看向了鄉黨委書記姚永宏。
姚永宏馬上回答說:“蕭書記,這就是縣裡下撥的扶貧款,我們鄉比其他鄉幸運,前後兩次扶貧款,我們都拿到了,我們鄉裡沒有留用,全部用在修路,給貧困戶建房和加固窯洞上了,我們還種了不少樹,希望能改善一下水土和空氣。”
蕭崢很慶幸之前沒有因為輟學的事情,直接批評鄉乾部和村乾部。我們黨一直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很多事情要看過、聽過、思考過,再下判斷會更好,否則會讓基層覺得領導都很武斷、很主觀,這是不利於工作的。
像這個鄉、這個村,乾部是乾了實事的,否則道路不會拓寬、房屋不會修繕、樹也不可能種上。
在蕭崢看來,要是一個地方乾部在鼓勵種樹,那麼這裡的乾部是懷著對自然、對百姓的善意的;要是百姓自己在種樹,那麼這個地方的百姓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看到村子新栽了不少樹,蕭崢的心情便愉悅一些。
縣委副書記納俊英似乎也有同感,她對鄉黨委書記姚永宏道:“這些樹種得好。”
張承傳也道:“縣裡下撥的扶貧款,你們是用到位的。”
張承傳就是從鄉長、鄉黨委書記上來的,看看村道村貌,就知道村裡沒有在糊弄鄉裡,鄉裡也沒有糊弄縣裡,錢用下去了,而且用出了成果。
但,這也讓蕭崢有些疑惑,既然鄉裡和村裡都在辦實事,為什麼輟學的問題不去好好解決呢?真的隻是因為鄉裡、村裡不重視,村民沒有教育這個意識嘛?
這個時候,從村子裡頭出來了兩輛小貨車,正在往外拉貨。蕭崢和納俊英等都很奇怪,朝裡麵一看,是已經殺好的豬肉,每輛小貨車上有五六頭,一共有十多頭。
村支部書記介紹道:“我們九頃村的豬肉很有名,主要是肉質好,那叫一個香,所以在鄉裡和縣裡都很受歡迎。這裡每家每戶幾乎都養豬。以前交通不便,運輸困難,現在道路通了,拉出去很方便。一天總有十來頭豬會拉出去賣的。”
縣農業局長董攀登問道:“這裡一戶農戶,一年能養多少頭豬?”
村支書鄧有餘道:“這就不一定了,少的五六頭,多的十幾二十頭的也有。”
董攀登算了算道:“一頭肉豬現在能賣800多元啊,就算五頭吧,就能買4000元了。如果二十頭,那就是16000呀。鄧書記,你們村民很快要脫貧了!”
鄧有餘忍不住笑了:“這都是靠修路帶來的財氣呀,不僅是豬肉,現在從外麵,不少秦艽販子、‘牛奶頭’販子、小麥販子都進來了。”
蕭崢有些奇怪,問道:“什麼是‘牛奶頭’?”
農業局長董攀登介紹說:“蕭書記,就是‘薔薇果’。”
這時候,從村子的北邊,繞著山路又來了一輛貨車,裡麵裝著紅色的像是奶牛乳頭一般的果子,蕭崢以前未曾見過。
村支書鄧有餘快手抓了一把,分給大家:“這就是牛奶頭,大家嘗一下就知道了!”
蕭崢也不管洗沒洗,就咬了一口,還真是酸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