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來說,這次的吉林大學參觀之旅,得到的收獲還是蠻喜人的,最起碼,這次一行之後,所有的學生都對未來充滿了想象力,已經自動自發的開始想象未來的自己,假如成功的考上了名牌大學,那將是怎樣美好的未來?
這樣一來,心態就由此轉化了,不是為了考而考,而是目標準確化,對自己的未來更有把握了。
他們必須奮起直追,這樣才能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才能更好的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時代呼喚英才,希望在於青年。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大學生的參與,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需要大學生去奮鬥,青春隻有為祖國和人民的真誠奉獻中才能更加絢麗多彩,人生隻有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偉大事業才能閃閃發光。
作為國之棟梁,要進一步認清自己的曆史使命,明確成才的目標,確立為國家、為民族奮鬥的誌向,努力成長為對黨和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的人。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以上,才是作為一個桃李滿天下的名師,最基礎的要求,教出這樣一群學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當三輛大巴托著人原路返回之後,所有人的心境都截然不同了起來,就連孟校長也不得不承認,學生的精神外貌,似乎發生了讓人難以置信的轉變。
在這等激蕩的情況下,回到班級後,傅黎站在講台之上,沒有多說什麼,隻說了一句,“同學們,你們做好了挑戰一切的準備了嗎?”
所有人都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睛發亮,異口同聲的道,“當然!”
傅黎笑了。
她的任務,圓滿達成。
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麵臨著各式各樣的挑戰,然而,挑戰卻與機遇相伴而生,隻有敢於迎接挑戰,戰勝挑戰,才能把握和創造機遇,才能把握和創造未來。
和後世的學生不同的是,80年代的學生,更信奉國家的領導,早已自覺的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係了起來,從根本性確立了祖國繁榮富強的遠大誌向。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傅黎是這樣的人,她帶領的K學組,同樣是這樣的人。
這一批人,珍惜年華,刻苦學習,一夕間,成為了改革發展
穩定的積極推進者和堅定維護者。
就連平時和傅黎有所恩怨的沈雨秋和王國華,都不得不說,傅黎做的這些事情,確實激蕩人心,同時,也安撫了他們心中應考的壓力。
仔細想一下,做著美夢的同時,何嘗不是一個發泄壓力的過程呢?
當然,在場之中,也有不樂意的。
傅亞銘是唯一一個應屆高三生,沒有去參觀到吉林大學風采的人,他在底下也偷聽到他們在議論那大學有多麼多麼的好,他越聽心裡越不是滋味,本該他是可以去的,要不是傅黎那賤人插手,他何苦落地如此境地。
傅亞銘陰毒的瞄著講台上的傅黎,果然,村長說的太對了,一個小丫頭片子考什麼大學,趕緊嫁人算了,在前麵蹦躂著,丟人死了。
不過,想到村長給他的任務,傅亞銘按壓住心裡的煩躁,在傅黎的麵前,不得不揚起笑容,裝的極為和善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