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仿佛陷入了某種魔性的規律當中,有了一家中國媒體報紙報導傅黎,就有了第二家,第三家…連續一個多月,傅黎的名字一直都在各大報紙上徘徊,有的報社甚至還把外國媒體的頭版頭條漢譯英,貼在了外麵的大板報之上,讓路過的行人真切意義的看到,外國佬對他們中國人才的稱讚。
弄到最後,傅黎都不敢往熱鬨的地方走,生怕路上被人圍堵。
不過不得不說,顧惜朝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他一個人攬下了所有的記者,保護到了她的肖像權,這才讓傅黎在這場風波當中,還能如此平淡的度日。
因此,越到最後,傅黎越是佩服顧惜朝,他的保護圈讓她無比的安心,真切意義的做到了,有我在,你什麼都不必怕的。
時間維持到1月份,終於進入了1984年。
在年前,唯心實驗室依次收到了各家國外實驗室的合作書,真正意義上和國際開始接軌。
與此同時,唯心實驗室也開始了大大小小的項目,深入了科研界,有了傅黎在前麵帶頭,一夕間成為了國內享有名譽的大
實驗室,由於出了名的不差錢,因此引起了不少科研人員都想加入進來。
不缺錢就代表著,有些項目不會因為資金的問題而被迫停止,這樣窘境,其實是經常發生的,試問哪個科研員,不想加入了一個極具本錢的實驗室,每天隻要埋首在各大新穎的實驗儀器中,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
對於和外國實驗室聯合合作的事情,傅黎還是蠻感興趣的,這1984年可是個好年代,這時候的中國剛擁抱世界,各國對它的發展一直都帶著關注度,因此中國各行各業都和國外有合作,這就是所謂的海外關係了。
當然,80年代有資格與國外打交道的,多數是國企或者國家機構,但在科研領域,學者們的自由選擇權是非常大的。這段時間也是學者出國潮的開端,許多優秀的學者和科研人員,在種種國際合作中留學海外,或者乾脆移民海外。
由於自認英語口語不錯,傅黎便自告奮勇的當了交際官,開始著重和國外實驗室交流起來。
其實所謂的交流,絕非是簡單的嘮嗑,能作為國外實驗室的代言人,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傅黎和其交談的時候,難免不會起了爭鬥之心,你考考我,我考考你,互相拆台拆的不亦樂
乎,等考完了之後,再默契的對視一眼,自然是英雄惜英雄。
殊不知,傅黎這般樂不思蜀,再一次在外國佬的麵前刷了一下臉,暗地裡不知道收納了多少小迷妹小迷弟呢!
等這些外國實驗室的代言人回去之後,哪一個不是使勁的誇讚傅黎,因此,在傅黎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她又在各國的科研界內部火了一把。
傅黎在和人家交流完之後,就會得到一張名片,如今在她的抽屜裡,已經有一大疊的名片了。
彆看現在隻是普普通通的名片,但日後的作用可大著呢,比如說再過幾年,國內學者甚至可以通過這樣的普通關係,申請到了去國外做訪問學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