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3.16(二更)(1 / 2)

第53章

趙軒騎著馬,把秦盈盈帶回了十裡堡。

一路上,秦盈盈都在好奇地看著他的臉。

仔細一看,五官和他原本的樣子有四五分相似,隻是看上去像是老了十幾歲。

雖然老,還是美的。

乍一進入青磚小院,趙軒腳下一頓,險些以為自己走錯了。

這方院落和他記憶中的樣子大不相同。

村口的這個青磚房是專門為他準備的,每次過來之前村民們都會特意打掃一番。

他記憶中的院子方方正正,屋內乾淨整潔,一切都規規矩矩,隻是少了些人情味兒。

秦盈盈居住的這些天,從山上挖來兩棵山楂樹,一左一右種在門邊。又在窗下辟出一方小花壇,種上一叢綠油油的芭蕉,和聖端宮一般無二。

她又學著彆人家的樣子,在院裡種了一畦韭菜,一架豆角,南牆底下堆著兩捆柴禾,東牆邊上養了一窩兔子。

牆頭也沒空著,不知她從哪裡找來幾叢長著紅色小果子的藤蔓植物,在牆頭鋪上一層土,淺淺地栽了一片。

風一吹,嫩綠的枝條搖搖晃晃,隱隱露出葉片底下紅彤彤的果實,喜人得很。

門邊還掛了一個古樸的木牌,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著“青磚小院”。

秦盈盈笑眯眯地向趙軒顯擺,“我原本想叫‘十裡居’來著,後來一想,既然這個村子叫十裡堡,那每一家都可以叫十裡居,所以乾脆起了現在這個名字。整個村子就這麼一個青磚院落,沒人跟我搶。”

趙軒看著她,冷硬了許多天的心一寸寸變軟。

溫柔鄉,英雄塚。

今時今日,他才終於明白,古往今來為什麼那麼多英雄都過不了美人一關。

唇槍舌劍的朝堂,刀光劍影的江湖,無形中的生死較量,無論成敗都會讓人滿心疲憊,傷痕累累。

誰不想有這樣一方溫暖的院落,拋卻凡俗,安然棲息?

美人巧笑倩兮,足以留下英雄腳步。

舍不得啊,終歸是舍不得。

趙軒牽著秦盈盈的手,走入屋內。

屋內同樣精心布置過,處處都透著生活氣息。

“看來,離了皇宮你過得也不錯。”趙軒語氣有點酸。

秦盈盈道:“應該說非常不錯,比在宮裡時還好。以後我就在十裡堡安家了,喂馬劈柴,養花種菜,隨時歡迎你來做客。”

趙軒笑笑,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秦盈盈沒注意到他的異樣,故意拿話擠兌他:“難得你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過來,今日我親自下廚,給你做頓好吃的。”

“好。”趙軒聲音微啞。

秦盈盈忙給他倒了盞茶。

還不到吃飯時間,她並不急著準備,而是問起了宮裡的事。

趙軒很累,依舊很有耐心,倚著憑幾,一一說給她聽。

秦太妃情況特殊,

沒有停靈太久,已經由數位宗室子弟送去了皇陵。

趙軒早就過了傷心的階段,現在的心情還算平靜。可以跟先帝葬在一起,秦太妃想來是高興的。

他特意提到了向太後。

這些時日,向太後和秦盈盈處出了感情,見她突然“死”了,眼睛都哭腫了。

秦太妃的喪儀也是向太後做主辦的,處處都很體麵。

對此,趙軒十分感激。

趙敏知道真相,除了想見見秦盈盈之外,倒沒提出過分的要求。

小十一卻很難過,接連幾天都吃不下飯,病了一場。

秦盈盈擔心他,當即寫下幾種小點心的做法,讓趙軒叮囑內廚做給小十一吃。

至於西山寺幼兒園,已經毀了,再想建起來恐怕要花些時日。趙軒把園中的孩童們暫時安置在了開寶寺,不愁吃喝。

他說起了以後的計劃,不僅要在汴京城多建幾座幼兒園,還要讓洛陽、鄭州、大名、應天等地都效仿。

就像秦盈盈所希望的那樣,蓋起廣廈萬間,護佑天下孤兒,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

哪怕傾其一生,他都會努力做到。

灶上的水燒開了,秦盈盈沒讓旁人動手,親自去沏茶,再回來時趙軒已經睡著了。

外衫沒解,鞋襪沒脫,就那樣歪在憑幾上睡了過去,顯然是累壞了,

看著他眼下的烏青,秦盈盈難掩自責,早知道剛才就應該讓他好好休息,不該拉著他說那麼多話。

倘若趙軒能聽到她的心聲,一定會說:“我寧願和你說說話。”

畢竟,以後機會不多了。

秦盈盈趴在炕沿兒上等趙軒的時候,自己也不知不覺睡著了,就這樣一直睡到了第二天。

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從炕邊挪到了炕上,外衫脫了,蓋著被子,不用想就知道是趙軒把她抱上去的。

趙軒已經離開了。

秦盈盈心裡空落落的。

彆管昨天說得多灑脫,她還是希望見到他的。

不過,她沒有失落太久,很快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人。

那人穿著紅色騎裝,披著寬大的鬥篷,凜然坐於馬上,自有股颯爽英姿。

秦盈盈幾乎不敢認,“你還會騎馬?”

“從前在家做女兒時沒少打馬球,如今球是打不動了,這馬倒是還能騎上兩遭。”溫王妃從馬上下來,依舊是那副溫柔似水的模樣。

秦盈盈不由

感歎,這樣外表溫柔似水、內心強大如鋼的女子,難怪梁大將軍會喜歡。

溫王妃拉著她的手,上下看了一圈,滿意地點點頭,“還好,沒瘦,反倒胖了一些。”

秦盈盈笑著把她領進屋裡,“你怎麼過來了?幼兒園可還好?”

“官家擔心你一個人寂寞,特意叫我來陪你。”溫王妃喝了盞茶,說起了西山寺幼兒園的事。

西山寺失火後,孩童們暫時安置在開寶寺。

然而

,開寶寺不像西山寺那樣冷清,常年都有貧寒的學子以及附近的孤兒寄居,沒那麼多空餘屋舍,隻能委屈孩子們打地鋪。

隻是天氣日漸寒涼,不少孩童染了風寒。

趙軒知道後,不顧太皇太後的反對,命人將四公主原來的府邸收拾出來,把孩子們安置進去。

京中百姓聞聽此事,紛紛稱道,四公主燒了西山寺,寺中的孤兒住進她的府邸,也算一報還一報。

這件事鬨大了,不少讀書人自願到幼兒園教書,趙軒按照之前說的,不僅管吃管住,還依照九品官的份例給他們發放俸祿。

這樣一來,又在讀書人中博了個好名聲。

趙軒占儘民心,太皇太後再也沒有反對的底氣。

隻是溫王妃就不方便留在公主府了,乾脆聽了趙軒的差遣,過來陪秦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