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清了藥鋪的錢,大壯把剩餘的錢數了又數,四十九文。
花了四文錢買了兩個肉包。
還剩四十五文。
吃完肉包後,大壯告誡自己,夠了。
有這一次的破費就夠了,往後就算再饞,也不能再這麼浪費。
畢竟四文錢若是用來買麩糠饅頭可以買八個。
夠他吃四天了。
第二天從學宮回來後,大壯先去了趟書鋪。
在書鋪夥計鄙夷的目光中,挑了又挑,選了又選,問了又問。
最後還是咬牙花了三十六文錢買了一本書。
聽書鋪夥計說,這本書是北燕國讀書人入門啟蒙的書籍,名為三百千,是教蒙童識字用的。
三十六文錢雖然對於大壯來說,很貴。
但他並不後悔。
如獲至寶一般捧著這本書回了草棚,大壯趁著天色還沒有完全黑,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他知道自己不識字,看也看不懂。
但大壯早就想好了一個笨方法。
他用樹枝在地上一遍一遍的臨摹這本書的書名,努力記住那三個字。
打算第二天去學宮的時候,向他人請教。
雖然同為雜工,但雜工裡也有一些人是識字的。
大壯心想,如果每天都能學三個字,日積月累,他總有一天能把所有字都學會。
到時候想必也攢下了更多的錢,可以買更多的書了。
就這樣,學宮那群雜工裡多了個每天向彆人請教認字的雜工。
每次請教的時候,都會引來一片哄笑。
笑他區區一個雜工,連個住的房子都沒有的賤民,竟然還妄想著讀書識字?
不自量力。
對此,大壯毫不介意,也根本不會動搖。
依舊是孜孜不倦,每天請教。
隻是時間久了,那些被他請教的人也有些煩了,不願再搭理他
因為大壯不僅要問字怎麼讀,還要問是什麼意思,問那幾個字組合在一起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
那些雜工能認字已經是難得,又如何能夠給他解釋這些經義?
久而久之,自然就不願意理他。
大壯沒有辦法,隻好先學字,其他的以後再說。
對於大壯的改變,許知行全都看在眼裡。
對此,他並沒有乾預。
大壯的方法雖然慢,但對於他現在來說,卻是最適合的。
這是他主動學習,這種學習得來的效果無疑是最穩固最牢靠的。
若他真的能以這種方法走上儒道,就算不做他許知行的弟子又如何?
文道氣運並沒有規定,得了文道星位就必須隻能做他許知行的弟子。
能走上正道,什麼身份並不重要。
不過雖然說不乾預,但許知行還是會以大壯不知道的方式來幫助他學習。
比如發現大壯在屋外聽講的時候,許知行會刻意的放慢速度,講的更詳細一些,並且專門製作了一塊黑板。
用石膏製作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板書,一字一句的去分解。
大壯不知道這是專門為他增加的教學方式,學起來沒有半點不好意思。
從許知行的板書裡,他能學到更多更詳細。
比如那些字的筆畫順序寫法,那些經義背後的含義和道理。
對照自己所讀的書,心中疑團也被一點點解開。
每天回去後,大壯都會把許知行寫過的字用樹枝在地上反複的描寫很多遍。
等確認自己再無半點錯誤和生疏,才會停下。
就這樣,他學字的速度越來越快,幾個月的時間,一本三百千上的生字基本上全都掌握了。
不過就算是已經掌握,大壯每天還是會捧著那本三百千反複的讀,反複的臨摹。
直到背得滾瓜爛熟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