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們這個時候還不知道沈安已經將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會兒在家喜滋滋的啃著他帶回來的大螃蟹呢。
隻是這倆沒口福吃椰子雞。
江楓一邊吃還一邊說:“姐,往後你們要搬去大房子麼?”
沈安糾正道:“是咱們一起搬去。”
江雨秋笑著說:“那院子夠大,內院有一堵牆隔開, 屋子也多,到時候挑喜歡的屋子住。”
她頓了頓, 又說, “後座房前麵也有個小院子, 隻是沒有前頭的屋子好, 回頭修繕一番, 想來也是不錯的。”
沈安也說:“若是想要單獨的小院,回頭將那些屋子修繕修繕, 將廚房改建到前麵去。”
沈明卻嫌麻煩, 三進的院子,他往常是想都不敢想的,如今能住進去,還有那麼大的房間, 外頭有院子, 怎的還要單獨的院子?
“倒是不必。”
晚上,江雨秋與沈安兩人回到屋裡頭盤點手頭的銀子,眼下快到九月,離他們飯館開張也有兩個月了。
八月有個中秋節,那段時間大賺了一筆,估摸著等兩日分紅,分到的能有四百多兩。
七月他們分到三百多兩, 零零碎碎用了些,沈安還拿了一百兩當做定金,零零碎碎用了一些, 給江雨秋補身子的銀子是大頭,再加上他們家也沒刻意省著,沈安偶爾也會去府城買些稀罕的食材與旁的東西。
比如他給江雨秋買的胭脂水粉就很貴。
特彆是那個盒子底部刻著圖的的胭脂,沈安後麵又買了兩盒,老板說是出了新的圖。
這麼一來,上月得的銀子隻剩下一百八十兩,加上之前存的,有二百多兩。
看起來,十月初便能搬進去,等一切安置妥當,杏林巷的小院也到租期。
這天晚上,江雨秋沒睡覺,而是拿著食譜琢磨。
沈安以為她又想吃什麼,便說:“這回看中什麼了?我做給你吃。”
江雨秋搖搖頭,“倒不是看中什麼,我想著,還有沒有彆的法子,能讓咱們多賺點錢,這宅子我瞧著處處都好,就是要花這麼些銀子……兩千兩銀子,短期內咱們得把這銀子還給人家,不然住著也是不踏實的。”
她頓了頓,神色有些複雜,猶豫片刻還是繼續說:“再則便是沈明的婚事,父母不在,他的婚事便由我們來操持。”
沈安道:“是這個理,上次你與朱夫人說,年尾將喜事給辦了?”
江雨秋記得不太清,似乎是有這麼一回事。
可她卻有些苦惱,“原本我隻當柳家與朱家沾親帶故,能瞧上咱們家,許是不如朱家,誰知我一打聽,聽說柳家是府城的,比朱元家還要好上幾分,就算咱們沈明考取功名,到時候聘禮也不能太薄了,免得說咱們輕視她家姑娘。”
也不隻是擔心他們覺得自家不重視,還有一層,柳家姑娘是個沒心沒肺的,可長輩卻不傻。
沒的讓柳家人看輕他們沈家。
沈安頓了頓,倒是沒想到這一層。
這麼一來,年尾似乎有些倉促。
且不說沈明能不能考上秀才,就是考上了,迎娶柳家姑娘,沒個兩三千兩的聘禮,怎的好意思?
朱元那日也說了,原本朱夫人準備將他們瞧上的宅子買下來給柳萱兒當做聘禮。
沈安道:“橫豎咱們也沒定下日子,他們顧忌著沈明過兩日要去考試,擔心他分心,便沒多提,不如找個合適的時候,與他們說說,最好是明年再辦。”
江雨秋覺得可行。
隻是怎麼快速賺錢,是個大事。
江雨秋想了想,與沈安說,“咱們酒樓不少醬料都不錯,特彆是肉醬,那香味……有的客人還專門為了醬料去點菜呢,不如咱們找人做一些小罐子,做得精致些,裡頭就放這些肉醬,還有蟹黃醬,味道當真是好,上回你做過一次,現在還忘不掉那滋味。”
沈安想了想,這醬料製作也不算太麻煩,若是能拖去府城與其他的鎮上去賣,那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
第二日一早,白家人來送菜時,江雨秋便與他們打聽,有沒有烏雞。
那人隻說要回去問問管事的。
不過白家這邊沒問清楚,李老爺又來了。
也是不湊巧,今日這人也滿了,江雨秋頗有些抱歉的與他說,“實在對不住,今日人又滿了,隻需再等些日子,隔壁便能建好。”
李老爺笑嗬嗬的說,“不打緊,讓沈老板炒個麻辣兔丁,多炒些,最好是五份的分量,回頭用瓦罐裝著,一會兒我得帶去府城給我家那幾個小子嘗嘗。”
江雨秋一愣,頭回見人一次買這麼多麻辣兔丁的。
還好前些日子麻辣兔丁脫銷時,他們便買了不少,暫時養在朱元家的莊子裡,每日送些過來,若是瞧著快不夠了,便差人去莊子裡頭再捉幾對過來。
李老爺繼續道:“昨日我侄子也跟著一起來了,我便問了他烏雞的事情,他說他們那邊不少人都在養,比尋常的雞貴些,卻也沒貴的離譜,隻是路途遙遠,不好運送,這不,他們帶了幾隻過來留種,準備在這邊養著。”
若是能在本地繁育,那是最好,烏雞的口感確實要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