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蘿卜大棒(2 / 2)

“侯爺先前之言,的確打動人心,隻不過這一切都是以滄州城繁華為根基。當然,我不是不信任侯爺的能為,隻是如今的滄州實在難於侯爺口中的蘇杭做對比。”????“自侯爺來後,滄州城煥然一新,但也僅僅是一新的程度。街道拓寬了些,房屋修繕了些,可比起江南富饒之地,這也隻是窮酸之相……”

嶽淩笑笑頷首,“問得不錯,當是問到症結上了。這位南皮陳家與陳佑民縣令是何關係?”

鄉紳訕訕笑著,“說來侯爺可能不信,當真沒什麼關係,隻是本家罷了。陳縣令在護佑鄉裡的時候,我們家也沒少出力就是。”

嶽淩頷首,“陳縣令本侯是信得過的。”

再望向堂下眾人,目光灼灼的期待著他的解答,嶽淩複又開口,“諸位應當都知曉,兩淮之地以什麼發家。前不久,本侯才與兩淮巡鹽禦史林大人請教了鹽業諸事。今時,海岸邊的鹽田已經在產鹽了,諸位當知道這裡有多麼大的利潤在。”

“府衙有了進項,還缺少富強的途徑嗎?或許比不得揚州,姑蘇,但是比今日,定會遠遠超出。”

眾人聞言也是精神一震,但在一震之後,又都清醒了些。

在場的各家大家長,都是管著從上到下不知幾十上百口人,官府管不到的鄉裡,多是他們操持著,稍有些變化,那便是全莊人的生計問題,不由得他們不慎重。

適時,又有人出頭道:“既然如此,我對侯爺也有信心。今年秋收,就按照侯爺的稅法交,且看兩三年成效。侯爺事成,功在千秋,我們亦能乘浪而行。侯爺說的沒錯,我們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好,乾就乾了,婆婆媽媽的,不成個樣子。”

有人起頭,就有人附和,堂上讚同的聲音不絕於耳,嶽淩也鬆了口氣。

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而不是全都推向對立麵,也是嶽淩吸取經驗,來變法的態度。

直到士紳,豪族們走了之後,堂上才又重歸於平靜。

賈芸上前與嶽淩斟著水,欽佩道:“老爺當真有辦法。起初我看到那稅法的時候,真是兩眼一黑,怎麼會有人心甘情願的從口袋裡掏出銀子交公呢?老爺,就辦到了,不但讓他們心甘情願,還讓他們感恩戴德,以為交出銀子,正是為他們自己好。”

嶽淩啜了口茶水潤喉,聽了賈芸的話,不禁笑歎道:“對他們有好處也是真的,他們都是操持著家業的族長,維持家業向來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更惶論謀求發展了。滄州城落魄如此,還能尋什麼門道,隻能盼著家裡落了顆文曲星,從此光宗耀祖。”

“可這文曲星還能家家戶戶都落呀?我承諾與他們修族學義學,助他們培養出更優秀的後輩來,也是希望往後接他們班的人,能夠惦記著新法的好,吃水不忘挖井人,從而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不疑有他。”

賈芸偏頭,疑惑問道:“那還真讓他們得利了?”

嶽淩搖頭否認,“得利是有的,但最得利的還是廣大窮苦的百姓。身上的賦稅輕了,也才有餘糧過冬。而且族學義學修得多了,將來貧苦人家的孩子也有機會讀書。”

“既然文曲星要落,為何不能飛入貧苦人家中呢?”

……

士紳們出了府衙大門,精神正是振奮之時,可迎麵見得街市上正堵的水泄不通。

士紳們左顧右盼看得是一頭霧水。

如今正是七月,也未見得有什麼節日,何故聚集了這麼多人。

而且每個人臉上都是笑臉,也不像是來府衙鬨事的模樣。

“這位兄弟,不知今日滄州是有什麼妙事,怎得聚齊了這麼多人?”

有士紳好奇,與身邊粗布麻衣的百姓打聽著。

“大爺,你這話可沒說錯,真當得一個‘妙’字。”

“不知大爺,可曾聽過滄州府裡拐賣人口的案子?”

士紳頷首,“略知一二。”

“那就好解釋了,是城中的豪商黃家暗地裡做這喪良心的事,還勾結了倭寇。前幾日,侯爺才將倭寇除儘,將黃家繩之以法。”

“這與今日有何乾係?”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