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天家母子(2 / 2)

纏金枝 知棠 2988 字 4個月前

褚妙清陰沉著臉,終於趕在崔瑜上車前將人攔住,冷冷道:“請崔四姑娘認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要妄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崔瑜拉著崔珍繞過褚妙清便走。

“你什麼意思?!”褚妙清臉色更沉。

她向前幾步,繼續擋住崔瑜去路,不屑道:“你以為太後娘娘誇讚你幾句,你便能受封入宮了?我告訴你,娘娘不過是看在你家長姐的份兒上垂問你幾句,又看你穿戴得可憐,不忍斥責,就你這副落魄樣子,趁早回你的冬州去,少留在京城丟人現眼!”

“褚姑娘,”崔瑜緊緊拽住氣得麵色發青的崔珍,淡淡道,“我是何身份,用不著褚姑娘界定,冬州邊陲重鎮,更輪不到褚姑娘置喙。反倒是褚姑娘你,若是不想被太後娘娘厭棄,還是快些回府的好。”

她伸手示意褚妙清看看四周的宮人,便再不多言,趁著對方愣神的空檔,拉著崔珍登上馬車。

“她是瘋了不成?”崔珍掀簾衝褚妙清翻了個白眼,“也不知永成侯夫婦怎麼就養出了這麼個女兒,還敢放出府來咬人,你方才便不該攔我,看我不罵她個狗血淋頭!”

“永成侯夫人還是常年病在府裡嗎?”

“好像是吧,反正這些年裡,各府的宴會詩會她是從不參與的,”崔珍愣了下才道,“不過她這個女兒也夠叫人頭疼了,這還不是娘娘呢,若真讓她進了宮,會不會欺負你呀?”

崔珍越想越擔心,“說起來,從馮大姑娘不再露麵,不少人都覺得她最有可能登上那個位子了。”

“她不會的。”

崔瑜有些疲倦地靠在軟綢引枕上。

天子大婚,後妃人選最要緊的還是家世,馮姝月之所以能成為大熱人選,是因為她的祖父是先皇欽定的輔政之臣。

可無論是太後還是皇帝,都不會想讓門生故吏遍布朝野的馮家再出一位皇後,所以她們要從世家大族裡再擇一位同馮姝月分庭抗禮。

前世,便是崔瑜頂著靖陽侯孫女,都指揮使嫡女的名銜,與馮姝月同日入宮,雙雙被冊封為貴妃。

可今生馮姝月出了意外,馮家又沒有其他適齡閨秀參選。

在這個時間,永成侯府尚未重新得勢,平心而論,相較父親手握重兵的崔瑜,空有顯赫出身的褚妙清甚至更加適合那個位子,太後大可以直

接欽定她為皇後,正位中宮,那即便日後馮姝月病愈,也不可能再入後宮,屈居褚妙清之下,這才是對皇家來說,最好的選擇。

但崔瑜就是知道,褚妙清不可能進宮的。

因為太後厭憎她,更準確的說,是厭憎整個永成侯府。

崔瑜清楚地記得,前世在太後人生最後的歲月裡,連與她半生針鋒相對的政敵馮家、夥同自己將她架空的親子賀恂,太後都有種千帆過儘的釋然。

唯有褚家,仍能得她仿若全無理由,卻超脫理智的憎惡,這對半生身處皇權之巔的太後來而言,太不尋常了。

可惜背後的緣由隨著太後的薨逝徹底埋藏,褚家也自那時起逐日淡出崔瑜的生活,直到多年之後,永成侯再度起複,天子嫁妹,永成侯世子娶妻,再後來,賀恂北伐重傷,崔瑜便也死了。

馬車緩緩駛入鬆溪巷時,天色已完全暗了。

侯府掌起了燈燭,仆從們上前打簾扶崔瑜姐妹下車換乘軟轎。

兩人先到鬆鶴齋給老夫人問安,用了膳,沈氏便留崔瑜在身邊說話,芙蕖將小風爐上煮得軟糯的銀耳蓮子羹端過來,便引著丫環們退下了。

老夫人半摟過崔瑜,撫著她的發梢問:“見過大姐姐了?”

崔瑜點點頭。

老夫人神色認真了些,“瑜姐兒,祖母還未曾問過你,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