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馮姝月的詩(1 / 2)

纏金枝 知棠 2620 字 4個月前

淡出眾人視野半年有餘的首輔孫女馮姝月重現人前,一首七言絕句令無數文人墨客競相追捧。

等到馮家要舉辦詩會的消息一出,頃刻便席卷了京中大半個貴女圈子。

崔珍左手拿著馮家送來的灑金帖子,右手拿著馮姝月所創的七言絕句,左看右看,不禁陷入了沉思。

“這真是她寫的?”她沉默良久,終於忍不住發問。

“是吧,如今不都是這麼傳的嗎,說馮大姑娘為故去祖母念經十月,孝心感動上蒼,得佛祖賜緣點化,現在她可是貴胄圈裡出了名的才德兼備了。”畫眉心疼地看著自家姑娘迷茫的神情。

過去,每逢太太說起姑娘不肯用功,姑娘還能拿馮家姑娘去堵太太的嘴,說首輔家的孫女學問都那麼差,何況她這個武將家的呢。

如今馮家姑娘成了京中公認的才女,自家姑娘可就沒人作伴了。

崔珍死死盯著那首絕句,不死心道:“會不會是她祖父請彆人寫的,隻是署上她的名字造勢?”

“肯定是這樣的,”崔珍像找到了真相似的,也不要彆人回答,徑自點著頭,“眼看著便要被太後娘娘忘了,馮家著急了,隻能出重金,恩威並施買了這首詩來,一下子賢名才名就全都有了。”

她又滿心期待地看向崔瑜,“四妹妹,你說我能不能也去尋個學識這樣淵博的人,專管著替我做功課?這樣娘就再也不能說我不用功了。”

“那三姐姐可曾見過這樣學識淵博的人?”

崔珍愁眉苦臉地搖頭。

崔瑜毫不留情地打破她的幻想,指指她麵前仍舊空白一片的宣紙,“既不曾見過,自然便無從去請,三姐姐若不想再挨二伯母和西席先生的罵,還是快些自己寫吧。”

崔珍哀嚎一聲趴在桌上,仍不肯死心,“四妹妹,要不我也去祠堂,為祖先吃齋念經幾個月吧,說不準我也能感動上蒼,讓大神仙賜我份機緣呢。”

崔瑜手上揮毫不停,頭也不抬道:“剛在祖母那裡聽膳房回事的媽媽說,今兒晚膳有道鮮筍蒸鵝,還有花藍桂魚、茄汁魚卷、蟹黃蝦盅……”

她一一細數,又道:“我記得都是三姐姐愛吃的,三姐姐可都舍得?”

“我不念經文了,”崔珍登時將頭搖成了撥浪鼓,義正言辭道,“大神仙那樣忙,我怎麼能為了這種小事去打攪他們呢,學問還是得自己親自學的好!”

她利落地將散落滿桌的功課整理好,“四妹妹,我還有幾個問題要去尋先生請教,過會兒用膳時再來尋你。”

崔瑜好笑地看著崔珍壯誌淩雲地跑遠,叫玉嬋跟上去送送,再去管事媽媽那兒,領這個月的紙墨。

玉書收起老夫人拿給崔瑜的詩會帖子,不由問道:“姑娘真相信這詩是馮姑娘作的?”

“或許吧,”崔瑜神情淡淡,總歸不可能是借錢權壓著人代作的,這詩裡字字句句儘是文人風骨,能寫出這種詩的人,是不會為金錢權勢折腰的。

況且,馮家敢將這首詩傳出來,便說明馮姝月能作出的詩文,絕對不隻有這一首。

崔瑜不知道馮姝月為何突然有了這樣的曠世才情,但馮家此舉,卻讓她明白,馮姝月仍舊誌在後宮,那所有的一切就都與崔瑜無關了。

她甚至不用再擔憂馮姝月是否也是重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