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年(1 / 2)

兒女成雙福滿堂 紅粟 10596 字 7個月前

第二百七十六章 又是一年

將雲濟琛送走,邱晨第一件事就是讓人饞了一籃子沙土回來,把馬鈴薯,也就是土豆放進去,用沙土埋好,放進後罩房裡去。有沙土蓋著,馬鈴薯不會縮水,而放在後罩房,則是因為那房子比較冷,又因為挨著正屋,多少會有些溫度,不至於上凍。薯條薯片,之前邱晨並不怎麼待見,這兩年多沒吃上,再看到馬鈴薯卻有些想了。還有土豆絲、燉土豆,土豆多了,還可以用來提取澱粉做粉條、粉皮,涼粉兒、涼皮兒……想想都要流口水了。

至於玉米,則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儲存種子的櫃子裡。這裡有今年沒吃上的西瓜籽、辣椒籽、西紅柿種子。看著一小袋一小袋的種子,邱晨就覺得心裡美的冒泡,明年,家裡就有這麼多新鮮水果和蔬菜了。

坐在馬車上,晃晃悠悠往清水鎮走的雲濟琛,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

中午在林家用的午飯,他喝了兩杯,頭微微地發暈,可是大腦卻無比的清醒。他跟廖文清真正親近也不過一年多時間,但兩人相處愉快合作也順利,真有些把廖文清當成了自己的兄弟的感覺了。看到廖文清那樣,他著實有些不忍,也有些心疼。進而,他也自然想到,他們的製皂生意是廖、雲、林三家合作,之前,他之所以樂見廖文清為了迎娶林娘子努力,也是想著三家合作會更順利。可如今,眼看著廖文清那樣的狀態,娶林娘子的事情隻怕要擱置了,若是林娘子改嫁他人,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合作事宜?

這麼想著,雲濟琛不由地想到了京城裡的那兩個主兒,那二位對林家可是上心的很,是不是有某種可能?若是林娘子嫁給其中一個,就那兩人的權勢地位,真的還能和他合作下去麼?會不會想著獨攬了製皂生意?之前,林娘子之所以跟他們合作,無非是因為雲廖二家的人脈人力,若是林娘子嫁給那二人其中一個,這人脈、人力,可比雲、廖二家強太多了。

林旭因為要去各府裡送年禮,耽擱了幾日,索性等到府學臘八放了大假,這才收拾東西,留了順子家兩口和寶良看家,他這才轉回劉家嶴來。

回到家裡,見過楊家二老,楊家大嫂、二哥二嫂諸人,邱晨就攆著他去梳洗換了衣服,這才轉過去西院給林老太太請安。到了林家,難免又說起林嫻娘的事兒,林旭也是剛知道不久,這回跟林老太太說起來也是自責不已。當時五姐姐回家,他應該護送回來的。林老太太感歎著卻難免一番傷懷。

說過這些瑣事,林老太太就交待林旭帶著管家去莊子上看看。雖說今年災年,莊子上的莊戶們卻跟著邱晨莊子上一樣,也種了夏菜、秋菜冬菜,也同樣由林家統一收購,日子倒是不算太難過,租子也都收上來了。林老太太讓林旭去看看,無非表明一種態度,這個家是林旭的,將來要林旭負擔起來。

進了臘月後,年味兒一天濃似一天。特彆是過了臘八,邱晨就覺得每天都有要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毫無例外地,都是為了過年做準備。

而讓邱晨想不到的是,臘月初十這天,楊連成老爺子再一次提出回楊家鋪子。邱晨很意外,原還想著勸說,卻被劉氏攔下了。

劉氏握著邱晨的手,幾乎是下意識地揉著邱晨的手指道:“閨女啊,你也彆勸了,你爹能答應在這裡住到這會兒,已是不容易了……咱們家姓楊!彆說如今在閨女家,就是在千八百裡外,隻要有那個能為,也要趕著回家過年啊……過年可不是彆的時候,要請牌位祭祖宗,總不能讓楊家的祖宗牌位進林家門兒啊……”

劉氏這一番話說下來,邱晨不再堅持了,雖然心裡不舍得二老,雖然對那個什麼祭祖的事情也並不理解,卻仍舊無可奈何地答應下來。

之前,邱晨就沒想過楊家二老會指令著回家,是以過年的東西就準備了一份,如今突然如此,邱晨隻好把之前自家備下的過年物資掰出一大半來,給楊家二老帶上。幸好過年的新衣裳已經做好,邱晨也都給楊家二老、趙氏帶上。

劉氏跟邱晨說了,這一次回家,就隻帶著趙氏,俊禮因為也上了學堂,這一次也不帶他回去,等過了臘月二十,學堂裡放了假,再讓楊樹猛帶著孩子們一起回家。

事出突然,臘月十一一大早,周氏就帶著青江家的,又讓趙九帶了兩個婆子兩個仆從護送,帶了各種家用回了楊家鋪子。

家裡的房屋已經幾個月沒住人了,清冷不說,一定也積了灰,周氏帶著青江家的和這些人手提前回去,也好打掃打掃房屋。雖說還不到臘月二十三除塵日,也不差這幾天,將牆紙糊一下,吊吊頂棚,再換上帶去的新帷幔被褥,等二老回去,就能舒適地直接安置了。

至於青江家的,邱晨另外安排了任務,讓她在楊家鋪子安置了二老後,就去南沼湖。青江就在南沼湖,讓青江家的過去,讓兩口子聚聚,青江家的也陪著青江過個年。另外,新年期間,楊樹勇和周氏都要回家過年,南沼湖那邊有青江家兩口子看著,也讓人放心。

邱晨帶著幾個丫頭婆子忙碌了兩天,在臘月十三一大早,將楊家二老送上了車。雨荷跟了楊家二老一同回去。雖說雨荷的身契沒有給劉氏,可擺明了,雨荷已經給了劉氏,不會再讓她回自己身邊了。

臨走前,邱晨商議過楊家二老,說過完年再去接他們過來。楊連成不置可否,劉氏則笑著寬慰邱晨:“明年開春,你二嫂就要坐月子……到時候再看吧。”

一聽這話,邱晨就知道,過了年二老估計不打算再來長住了,難免失落。但她也明白,這個時代,無子的老人都不喜歡去女兒家住……更何況楊家還是兒孫滿堂!

二老住在她這裡,雖說她儘心儘意地,二老卻難免有些不踏實,不自在……傳統思想觀念之頑固,往往是當事人自己都想不到的。

感傷也罷,失落也好,日子總得過下去,臨近春節,種種事情壓過來,邱晨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感傷失落。

送走楊家二老,已是臘月半。之前雲濟琛把下半年的製皂分紅送了過來,郭家也打發了婆子送了年禮過來,同時還有掌管兩家合作生意的管事賬房,過來跟邱晨報賬的同時,也把合作以來的分紅送過來。雖然期間經曆了一場瘟疫,郭大老爺郭敬詮也身陷疫區幾個月,但郭家跟邱晨合作的藥品生意影響不大,給邱晨帶過來的分紅也很客觀。

之後,又陸續有唐家、吳家幾戶人家上門送年禮,邱晨也就見見人,說幾句話問候一下。

一晃眼,就進了臘月二十,趙九帶著去楊家鋪子打掃清理的人也返回了劉家嶴。這時候,安平縣本地互相往來的人家也紛紛上門送年禮,邱晨都甩手交給了陳氏和趙九接待。邱晨則看著家人給幾名先生備年禮。

之前私塾就有四名先生,給林嫻娘請的兩位先生也過來後,私塾裡就有了五位先生。先生多了,科目也做了分配,有教初級啟蒙的,也有教深一些的經史的,外加兩名繪畫師傅,一名山水,一名花鳥。劉家嶴的私塾在師資力量上已經算是很雄厚了。

教學條件好了,不僅僅劉家嶴的孩子們都集中到了這裡,就連周邊北高村、王家廟子幾個村子裡的孩子,也陸續有人過來求學。

孩子們多了,先生也多了,原來的一進小院子就顯得局促了。邱晨琢磨著,年後開了春,就把東邊的操場擴出去,把學校也擴大一些,再給先生們備下專門的住房,也蓋成大興家他們住的那種獨立小院。這樣一來,明顯的地皮就不夠了,邱晨就趁著年前給村正送年禮時,捎帶著說了說這事兒。

劉玉貴家的泉哥兒已經跟林家簽了契書,如今在京城的製皂作坊裡是大師傅,不禁拿著高月錢,年底還有分紅。而且,契書一事林家並未宣揚,不過是兩家私下裡知道。還有劉家在四圍村子裡收購羅布麻諸種藥材的生意,一年下來也掙不少銀子。可以說,劉家跟著林家跟著邱晨日子也真正興騰起來了,過了年,劉滿銀就打算在村西蓋起新房蓋新宅子。劉玉貴老爺子如今吃得好穿得好,事事順心,氣色紅潤,中氣十足,眼瞅著都好像越活越年輕了。

兩家關係匪淺,再說邱晨說的擴大學校,也是一個村子長期發展的基礎,是真正造福村民,揚名積德的好事,劉玉貴自然不會反對,一口答應下來,擴展學堂的事兒,邱晨隻要拿出些銀錢來,定下個方案,其他的就不用她操心了,仍舊由他號召村民們一起蓋。

這樣的安排,邱晨自然沒有異議。她又不圖名,誰出麵她並不在乎。

臘月二十,學堂放假,潘佳卿和袁先生家眷都在此,並不離開。丁先生和後來的幾位先生卻要回家過年。邱晨讓人備上各人一份厚禮,打發了馬車送他們返程。

臘月二十一,孩子們盼望已久的鑿冰捕魚,今年雖然少了秦義秦孝幾個,卻有了穆老頭兒,俊文俊書成子幾個大孩子,經過一年的鍛煉,身體強壯了不是一點半點兒,也可以拿著抄網撈魚了。而且,今年雨水大,魚也長得特彆好,一天下來,收獲頗豐。

臘月二十二,邱晨就打發了楊樹猛帶著俊文兄弟幾個回了楊家鋪子。

趙氏懷著身孕,大哥大嫂又要照應南沼湖那邊,早點兒讓二哥帶著孩子們回去,也好忙忙年,照應著家裡的老人、孕婦。

二哥帶著孩子們走了,加上俊文幾個的小廝也跟了去,家裡一下子安靜了許多。

邱晨陪著阿福阿滿玩了一日之後,秦禮秦勇又提出上山打獵。邱晨這一次沒有拒絕,帶著阿福阿滿跟了去,穆老頭兒自然不會落下這等熱鬨,也屁顛屁顛兒地跟上,隻不過老頭兒的眼光高,對常見的野兔山雞不感興趣,見了黃羊麅子也不怎麼待見,到後來才知道,老頭兒憋著勁兒找紫貂呢。說是要過年了,弄貂兒給自家的小弟子做個圍脖做禮物。很可惜這裡雖然野生動物眾多,但卻一直沒見過紫貂,最後,一行人忙乎著弄午餐的時候老爺子離開了一回,帶回來一窩小狐狸,而且是極難得的火狐狸,把滿兒樂的見牙不見眼的。當然了,狐狸皮不用想了,滿兒稀罕的不行,抱在懷裡就沒撒手,自然帶回家養上了。把之前倍受寵愛的元寶和橘子都鬱悶的不行。

二十三祭灶神開始,年味兒越發濃重。

邱晨跟著上了趟山,就沒有再跟,兩個孩子跟著秦禮秦勇卻幾乎天天往山上跑。一直到臘月二十六,林家再次破冰捕魚,這一次捕的數量仍舊不多,留了自家吃的,另外就是給村子裡的老人送的年禮。

二十六,作坊裡發了月錢、年底賞錢,還有過年的年貨,就放了假。因為香皂銷路太好,作坊的假期不長,過完年初六就開始上工。

二十七,邱晨就把家裡的事情甩給陳氏和大興家的,帶著孩子,由秦禮秦勇四人護衛著,穆老頭兒自動自發地跟上,一行人出發,直奔南沼湖。

今年第一年養魚,但南沼湖本身就是多年的湖泊,魚類眾多。邱晨就想著嘗試著來一次冬捕。這樣的大湖麵就不是門前的小池塘了,鑿個冰窟窿撈魚是不行的,邱晨也想著下個架網。好在,秦禮秦勇幾個在北邊兒的時候搞過冬捕,不怕技術不過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