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記到了!
大家一直都在等待的那隻靴子,終於掉落,塵埃落定。
五月中旬,新任市委書記,在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的陪同下,到久安上任。
新書記姓嶽,大名嶽青歌,比較年輕,隻有四十三歲。
這個年紀,出任地級市市委書記,堪稱是年輕有為了。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嶽青歌並非從省內其他城市調過來的,也不是省裡機關外放,而是直接從國家部委下來,此前曾擔任某部十分重要的一個司長。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下來熬資曆的。
體製內高官的上升之路,通常都有跡可循。xiaoshubao.net
如果是那種在北都有著深厚背景和根基的年輕俊彥,大學畢業之後,一般會進入國家部委上班。
大機關,起點高,“廟大”位置多,很容易把級彆提上去。
就好像在市級機關,科長通常都是“孤家寡人”,手下連一個跑腿打雜的都沒有,這種情況,在國家部委更加明顯。
有些處室,就是一位處長,一位副處長,下邊連科長都沒有。
所以,處級以下乾部的提拔,簡直毫無壓力可言。
進去工作一年半載,就是正科級乾部,兩三年,說不定就到了副處級。這時候,大夥競爭的,不但是級彆上的提升,還要競爭外放的機會的。
到了一定的級彆,就下放地方擔任一段時間的主官(一般來說,要靠山比較硬或者深受某位大佬看重才行)。
資曆淺的話,會高職低配,從擔任副職開始。
比如國家部委或者省級直屬機關的處長,沒有地方任職經曆,但又希望履曆好看,通常會安排擔任縣區的副書記,或者常務副縣長。
曆練個一兩年,自然就會扶正。
等資曆熬得差不多,再調回國家部委,那就是副司長了。
升到司長,再下放地方,一般是擔任地級市市長。
如果以前沒有地方工作經驗,那擔任市委副書記也很正常。
總之都是差不多的路數。
像嶽青歌這種,直接下來擔任市委書記的情況,是不多見的。
仔細看看嶽青歌的履曆,就會發現,他是第二次“下放”。
以前曾經在北方某省的縣級市擔任過市長,市委書記,後來再調回國家部委擔任副司長,四十歲時升任司長。
迄今已經三年。
此番直接下來擔任久安市委書記,表示著他已經進入“第三梯隊”名單。
擔任一段時間的市委書記之後,不出意外的話,將會步入省部級乾部行列。要麼就地進步,成為省級領導,要麼還是像先前那樣,調回國家部委去,出任副部長。
簡直是“標準模板”。
對這麼一位新書記,衛江南略感吃驚。
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沒有這一段。
他記憶中的模式是這樣的:高妍競爭市長失敗,不久後調走。上邊調了一位新市長過來。為了確保久安的政治格局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動蕩,楊峰在市委書記的位置上,多待了一年多時間。
原本省裡的安排,是等新市長適應環境之後,接任市委書記,再另外選拔一位市長。
這樣就能順利完成權力的交接,不會引發多大的波瀾。
都是很成熟的操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