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清沙將軍(1 / 2)

廟外的篝火處不斷響起鑿木之音,偏房內的燭光伴隨談笑之聲。

二狗與趙大黃說著說著便開始回憶往昔,使周元得知了橋西村的大致變化。

橋西橋東兩村的壯丁還在服兵役,名義上依然是靖安大營的輔兵。

隻不過隨著周元的接連晉升,他的名望開始福澤周邊鄉鄰了。

兩村壯丁被調回橋西村修建府邸宅院,周邊百姓接了不少伐木運貨的活計,郡署匠造處的官吏全程參與營造。

二狗成了尚樂縣的差役,趙大黃被任命為周家廟齋公,即有報酬的守廟人。

之前在靖安大營,負責為周元捧甲持械的兩位佐兵鄉黨,李大壯與趙鐵牛成了羽林都尉周府的門番。

此舉是為了將建好的府邸完整交予周元,在他未返鄉前,由郡署匠造處雇人維護。

總的來說,兩村壯丁都回來了,不是在家門口服役,就是在家門口任職。

並且大範圍營造為橋西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村中居民都能從中分潤一些利益。

雖然大部分人隻能成為短工,但所獲財物亦能補貼家用。

由於橋西村屬於周元的故鄉,郡署匠造處的官吏對本地村民不敢苛刻,一應待遇皆正常發放。

另外周元的田產也回來了,裡正老李頭還聯合多位村老,為他修訂了家譜。

但他們能回憶起的前人有限,傳家廟祭又不容有誤、不敢亂編。

因此,隻往上修了三代人的名號,還是單支獨傳的譜錄,也算為周元單開了一本家譜。

“石頭、石頭,鎮宅安命。

這三座牌坊比土地神還管用,能保佑我們家宅平安哩。”

“是啊,有石頭哥的牌坊在,縣裡的差吏和大戶,再也不敢欺負我們了。”

細碎的醉言使周元意識到,隨著自已的職位不斷攀升,有些事哪怕他不提,也會有人去做。

離開周氏家祠後,他發現在三座牌坊之外的區域,還有不少木製搭板有序陳列。

幾個村內的漢子一邊閒聊、一邊烹煮著黃米粥。

“外村的人現在都稱咱們這是周家集,還跑過來趕集湊熱鬨。

石頭這功名牌坊一立,咱們這的光景真是越來越好了。”

“那是,聽郡裡的官吏說,咱們這還要修一段青石路。

村裡的壯丁吃著軍糧、給自家村子修路,這好事以前誰敢想啊。”

“粥好了沒,快給趕工的木匠送去。

不然天寒手僵、鑿壞了木料,那些官吏還得讓返工。”

“這就送,要我說差不多就行了,要求那麼細乾啥。”

講究實用主義的村民們不知道,一些無關緊要的瑕疵,在郡署匠造處官吏的眼中就是失禮不合規。

他們會建造處處合規的宅邸,等那位新元榜魁、羽林營官返鄉,以證大魏對有功之士的厚待。

這是他們上官的要求,也是大魏自古以來的傳統,不容有失。

“十六離鄉、十七返,一年光景天地寬,也好,且看且行吧。”

周元感慨一聲,返身離開了充滿生機的村落,前往了那座連接兩村之地的石拱橋。

噗通一聲,冰涼的河水覆蓋身軀,時隔多月他再次潛入了清沙河之中。

【副本:清沙將軍之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