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不知不覺間整場廷議竟然進行了一整天。
李邦華等人離開後,大殿內很快就隻剩下崇禎皇帝和張世康。
張世康的一攬子改革計劃,令崇禎皇帝麵色紅溫躊躇滿誌。
而張世康隻覺得嗓子冒煙,不停地喝茶。
“世康,那個……今日上午朕怒急失態,寫給你父親的信裡說了不少失態的話。
你今日回去後,可代朕安撫你爹一番。
唉,你明白的,朕需要你的幫助。”崇禎皇帝略有些愧疚的道。
他上午剛聽到張世康說什麼功高震主之類的話,隻覺得腦門都是火氣。
他作為大明天子,都還沒懷疑張世康,張世康這倒反過來了,崇禎皇帝將火氣一股腦都撒在了英國公張之極身上。
現在想想,這應該是一場誤會。
“哈哈哈,臣倒是很好奇陛下怎麼罵我爹的。”張世康嘿嘿笑道。
“反正不如何好聽。”崇禎皇帝回道。
“不過沒關係,我爹心態可好了。”張世康滿不在乎的道。
“嗯,廷議的事告一段落,朕已明令你爹,後天就給你舉辦冠禮。
本來朕打算在英國公府舉辦,但朕現在改主意了。”崇禎皇帝又道。
“哦?不在我家那在哪兒?”
一般情況下,家族子嗣成人禮,自然是在自家的祠堂,當著列祖列宗的麵,由宗族長輩來說祝詞,告知全族老少以及列祖列宗,某某子孫已成年等等。
“太廟。”崇禎皇帝十分篤定的道。
“不是……陛下,有這個必要嗎?”張世康瞪眼睛道。
自己成年了,不告訴自己的列祖列宗,卻去告訴崇禎老哥的列祖列宗,這聽起來就有點怪怪的。
“有。”崇禎皇帝回答的十分肯定。
自打張世康入朝以來,大明的情況在逐漸的變好,而每逢解決了一個大困難,崇禎皇帝都會去太廟祭拜列祖列宗,將這一好消息告知祖上。
如今張世康平定了南方的叛亂,明歲又是大明中興的關鍵時刻,他的肱骨已經長大了,當然有必要讓列祖列宗都見見。
當張世康坐著馬車回到英國公府時,天色已經黑了。
英國公府內的氣氛有點不對,就連門房秦二柱臉上都帶著愁緒,張世康詢問,他也不說。
當他來到英國公府的大客廳時,張之極、張世澤、孫氏、刑氏,甚至張婧奕都滿麵愁容的坐在那兒。
孫氏抹著眼淚,刑氏在一旁安慰,張之極也沒了先前老神在在的模樣,他的手裡攥著一封信,蹙著眉頭始終沒有鬆開。
那信紙已經被反複打開又折上多次,已經滿是褶皺。
“老爺、夫人、大公子,三公子回來了。”李管家來報。
孫氏騰了一下站起身子,往外一望,果真是兒子回來了,立即就高聲道:
“兒啊!我張家禍事了!”
“娘莫瞎說,咱家好著呢,哪兒來的禍事。”張世康進了大廳,看到老爹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便道:
“爹因何事憂愁至此?”
“唉!今日爹正在園中曬太陽,可宮裡天降橫禍,陛下突然降旨斥責了爹,甚至還要將爹給降爵呢!
爹尋思著,這陣子也沒犯什麼事啊,爹坐在這兒想了一天了,也沒想明白。”
說著,愁眉苦臉的張之極,就將崇禎皇帝斥責他的信遞給了兒子。
張世康接過來一看,差點就沒忍住笑出來。
但見信上寫著:
‘張之極你個老東西,朕念在你祖上有功於社稷,不曾苛待你。
你這老家夥竟敢胡言亂語,朕望你好自為之,若不悔改,朕降你爵是小,除了你這英國公也不在話下!’
這道手書是崇禎皇帝在怒不可遏的情況下寫的,?所以不僅字跡十分的潦草,言辭間也十分的不客氣。
可以想見,崇禎老哥當時真是被氣壞了。
而他在宮裡開會的時候,自己的老爹老娘,包括哥哥妹妹想來已經提心吊膽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