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日子且有盼頭呢(1 / 2)

以黔國公的身份地位,自然是沒人反對的。

可沐天波卻似乎有些為難。

“賢弟,愚兄還是要回去雲南的,可能無法顧及到商會的事情。

不若便讓天澤來暫代吧,家裡的生意也是一直由他在打理。”

沐天波今年二十三歲,而他的弟弟沐天澤倒是與張世康同歲。

眾人一致同意了沐天波的提議,其實無非就是一家出一個代表。

就比如英國公,張之極為了避嫌可謂是啥事兒能不摻和就不摻和,便讓張世澤來代替英國公府參與此事。

而張世康作為世襲的冠軍侯,自然算自己單獨參與。

加上沐家之後,和聯勝商會的成員變成了六十四家。

之後,眾人在張世康的領導下,便就瓷器工坊和絲綢工坊的事再作討論。

最終六十四家勳戚每家出銀五萬兩,集合了三百二十萬兩的資金,用於接下來辦理工坊事宜。

鑒於前年的時候張世康便將在場勳戚家裡的現銀騙了個乾淨,再加上去歲操練水手什麼的支出,在場的勳戚其實府上都已經沒有多少現銀。

而五萬兩已經不算是小數目,在場的勳戚都在盤算著出掉家裡的鋪子。

畢竟這隻是和聯勝商會的第一次融資,此後看這勢頭,勢必還會有更多的支出。

但他們對於投資這件事都十分的堅定,家裡本就是做生意的,越是大的生意投資越大,回報也越慢。

可隻要大方向不錯,大生意的回報周期和利潤率,也非家裡開的普通小商鋪能比。

張世康默認了這一行為,其實這也是他刻意引導的,既然將目光放在了海外,放在了大生意上,勳戚主動將家裡的小雜貨鋪、布莊等鋪麵賣掉,也算是給國內商賈騰出了空間來。

不然若這一大群勳戚都可勁兒的吞並其他普通商賈,對國內的商業發展也算不得好事。

由於沐天波好久不來一次京城,當天晚上,沐天波便做東,宴請了京城所有的勳戚。

張世康對於沐天波的為人,還是比較敬佩的,當天晚上更是與其把酒言歡,少有的暢快。

第二天張世康睡了個大懶覺,起床時,便看到陳珠兒已經趴在桌子前睡著了。

桌子上放著張世康的早餐,他也不去叫醒陳珠兒,自顧自的洗漱了一下,便吃起了飯。

飯後張世康便帶著一大波親衛去了西山大營,的右邊的工坊區。

雖然北方還未解凍,但數百名各式工匠和上千名民夫已經開始忙活,他們要準備太多的建築材料。

根據規劃,西山大營右邊將劃出足夠大的一片區域,甚至連大半個西山都給劃了進去。

製造總局下轄的工農局、兵器局、火器局以及船舶局,總部都將在這個範圍內。

除卻船舶局的下屬造船廠不在這裡,兵器局下轄的各式兵器工坊、盔甲工坊,火器局的火銃工坊、火炮工坊,工農局的農具改良、手工業器具改良研發的機構,也都建在這裡。

按照工部合算出的工期,一期工程先建造製造總局衙門以及下轄四局的衙門,預計今歲七月份便可完工。

而四局下轄的各式工坊,則至少要到明年年中了。

張世康肯定不想等這麼久,工農局和兵器局還是特彆當緊,可火器和船舶的研製卻已經迫在眉睫了。

於是他便用出了鈔能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