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下了,但不多。
總共也就持續了半個小時左右。
而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裡,由於張獻忠放棄了車陣,導致他打造的數百駕戰車,幾乎全部被孫大勝和魏雙勇破壞掉。
幾乎是在雨量開始減小的時候,秦良玉就立即下令白杆兵頂上去,並同時命令近衛軍的刀兵回撤。
同時已經整隊完畢的近衛軍騎兵再度出戰,以遲滯流寇的進攻步伐。
也是在這個時候,火炮陣營將遮擋用的罩子撤下,同時上千匹騾子、驢子,與三千炮手一同轉移火炮陣地往後撤。
熟悉的放風箏戰術再度開啟了。
“龍王!俺入你娘!”張獻忠對著天空破口大罵。
但戰事一旦開啟,就沒辦法輕易結束,兩萬白杆兵和六千近衛軍騎兵配合,死死的咬住流寇。
當白杆兵得到軍令快速後撤時,近衛軍騎兵也完成了後撤,流寇頓時暴露在了近衛軍火槍方陣的射程之內。
熟悉的作料,熟悉的配方。
隨著一輪輪不間斷的火槍射擊,沒有了戰車保護的流寇相繼倒下。
眼瞅著悲劇即將重演,憤怒至極的張獻忠罵罵咧咧的選擇了撤退。
但秦良玉當然不會讓他們安然退下,齊大柱命令四十門火炮照準了流寇入城的城門口,以及護城河的吊橋不間斷轟擊。
吊橋很快被轟出了孔洞,擁擠之下,不少流寇掉入護城河中。
同時白杆兵再度出擊,咬著流寇的尾部擴大戰果。
得虧是背後就依托著成都城,張獻忠在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後,終於撤回了城內。
這得多虧了成都城牆上的舊式弗朗機火炮,否則能否安全撤回,還是個未知數。
這場戰鬥滿打滿算也總共進行了一個多時辰,但張獻忠付出的代價是慘痛的。
不僅三百多輛戰車損失殆儘,連帶著還戰死了八千多人。
這八千多人中,死傷最嚴重的,乃是充當前鋒的羅文龍部,隻這一戰,羅文龍部就戰死了兩千多人。
馬守應和羅汝才死後,馬守應的六千多部隊歸入張可望部,而羅文龍則繼承了羅汝才的七千多兵馬,並入了張獻忠的直屬。
這次戰鬥,羅文龍率領自己的七千多兵馬,真個是拚了命。
張獻忠看在眼裡,徹底相信了羅文龍的忠心,雖然戰敗,已然嘉獎並賞賜了羅文龍,羅文龍請求駐防北城,張獻忠答應了。
但接下來該如何麵對,使張獻忠焦頭爛額,到了如今這等局麵,張獻忠也不得不考慮他的義子張定國此前說的中策和上策了。
成都城的城牆頂多也就能再堅持個兩三天,於是張獻忠就再度召集了自己的四個義子議事。
父子五人商議到深夜,張獻忠最終決定選擇上策,根據張定國探好的山路進入山林,而後去往雲貴。
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將是個艱難的抉擇。
這意味著張獻忠必須拋下在四川的一切,在這裡呆的將近兩年,是張獻忠整個造反生涯裡最舒坦的。
在此之前,他一直被官軍追著四處逃,而四川給了他安穩。
他多希望這樣的日子能一直持續下去,可現在,他卻要拋棄這一切了。
山路多崎嶇,大部分的東西都帶不走,隻能儘可能的多帶些糧食。
皇宮內的珠寶,張獻忠也想好了,留下一部分用來應急,剩下的大部分全部賞賜給下頭的將士。
畢竟這次戰略轉移,他還要依托那些將士,相信有了這麼大一批錢財的加持,士氣應當會高漲不少的。
時間已經過了淩晨,張獻忠躺在床榻上輾轉反側不能入眠。
明日就要把錢財發出去,最好將行動的時間選在明日半夜,選在官軍最是疲乏掉以輕心的時候。
按照張獻忠的估計,官軍大概率是不會追的,夜間火器可發揮不出多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