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619年十二月上旬,李世民帶軍前往長春宮,與他同行的還有他陝東道大行台的一眾官員,經過淺水原一戰,秦王府的政治軍事團體凝聚力更強了。
而這一次前往長春宮鎮守,雖說確實遠離了政治中心,但從另一方麵講,天高皇帝遠,遠離中央,才能更方便地發展秦王府的勢力,網羅人才招攬兵將。
前麵提到過,長春宮可以說是長安的門戶,相距三百裡,若是急行軍,一日一夜就能到,但現在又不著急,因此李世民一行人倒也不是很著急。
這會兒可沒什麼娛樂設施,於是大家在路上也是時不時說些話以解路途乏味。
李世民旁邊是劉文靜、殷開山、房玄齡、杜如晦一行人,大家就說起離開長安前的事情。
李淵與李軌交惡,李唐東征就會束手束腳,於是李淵在扣留了使者鄧曉後就想派軍去攻打西涼,但這時候站出來了一個人,叫安興貴。
他提出來可以不費刀兵而儘收西涼,願意前往西涼去做說客。
這人為啥這麼大口氣呢?因為他就是西涼一帶的豪族出身。
李軌是涼州,也就是後世的甘肅武威人,當地雜居很多胡人,當年薛舉起事,大家都很不安,於是打算推任一個首領來領頭,團結起來抵擋薛舉的進攻,因為當時亂世中有個讖語——李氏當王,李密,李淵都在一定程度上應了這句話,於是大家就推舉了李軌。
李軌的西涼政權包括兩大陣營——當地胡人集團,以曹珍、安修仁(安興貴的親兄弟)為首;還有就是以謝統師為首的舊隋官員。
李軌的謀主叫梁碩,是一名漢人,他就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讓李軌小心著點胡人。
這話讓曹珍等人知道了,那自然是心裡不痛快,你有毛病啊好端端地說人壞話,要不是我們這些胡人大氏族撐著,他李軌當得了這個老大嗎?
於是曹珍聯合當地胡人,以謀反的名義汙蔑梁碩,這李軌也是個沒主見的,還真信了,把梁碩毒殺了。
他這一搞,跟著他的舊隋官員都有些心寒,大家都是漢人,你護不住梁碩,來日曹珍把槍口對準我們,難道你還保得住我們嗎?
經過這件事後兩邊就有點不對付,後來遇上大旱之年糧食絕收,百姓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李軌就想開倉放糧,曹珍一方很同意,因為當地老百姓還是胡人多,正在挨餓的是都是他的族人啊。
但是漢人官員們不同意,糧倉是輕易開的嗎?要是這會兒把糧食吃完了,萬一有敵人來攻打,那怎麼辦?
道理是有點對的,但是這群舊隋官員說的話就挺不中聽。
“百姓餓者自是弱人,勇壯之士終不肯困,國家倉粟須備不虞,豈可散之以供小弱?”
什麼意思呢?
大家都在挨餓,餓死的肯定也都是身體不好的,國家糧食怎麼能拿去救助這些沒用的弱小之人呢?
這話要是後世的官員敢說,他前腳說完,後腳出門就
得被臭雞蛋砸死,這說的是人話嗎?
不過,當時不是現代,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們二鳳同學“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覺悟的,起碼李軌沒這個政治素養。
他聽了這話,居然覺得有道理,於是就不放糧了,就是這麼隨便,這麼離譜。
於是,在因為毒殺梁碩與漢人官員離心後,他又因為不肯放糧救助百姓,與當地胡人官員有了隔閡,民心儘失,兩邊都得罪了。
李盛一邊聽著李世民他們說話一邊自己翻著係統的資料看,一邊看一邊搖頭,這也未免太沒主見了吧,就算唐朝不出手,這李軌也早晚給自己作死。
“安修仁上言陛下,安氏於涼州世代豪望,世族百姓多有依附,尋隙圖謀,大事可成。”房玄齡對安修仁倒很看好。
李世民撫摸著颯露紫紮成小辮的鬃毛,自從被妻子和身邊的侍女梳過鬃毛以後,颯露紫對他的手藝好像就有點嫌棄。
妻子有孕,這是臨走前吩咐府裡的侍女給颯露紫紮好的,下次再紮,就隻能是他上手了,不知道颯露紫給不給麵子,反正上次不是很買賬,好像還對他翻白眼來著,要不要從親兵裡找個手巧的來乾這個活兒啊。
“李軌據守河西之地,連好吐穀渾,結援突厥,若是興兵征討,確實不容易,而他位居關中平原後方,西涼不穩,我大唐就不能放手東征,也是難辦。”
“陛下有意天下,那西涼就必須要拿下來,張掖、敦煌、西平等地,都是要塞,河西走廊,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但願安修仁能身到功成,不費兵馬是最好了。”
一行人一邊說一邊往前走,但走著走著,係統冒出來閃著橙色光提醒李盛:“宿主請注意,側前方1200米處有馬群出沒,且正在被圍堵捕捉,馬群攻擊力很強,請注意安全,不要圍觀以免受到傷害。”
而擁有我們純厚大中華基因的李盛:馬群,長什麼樣子?捕捉?怎麼捕捉?我沒見過啊!很好,有熱鬨看,這TM必須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