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禮部給他擬定的王號,取自永寧宮的永字。也是為了昭示其母慈子孝,福壽恒永之意,他卻引以為羞辱,非得要當什麼漢王。
豈不知為君王者,當法堯舜。整天把漢掛在嘴邊,成什麼體統。即便如漢文帝者,亦不過中主而已,何足效法。
至於唐太宗,他掃蕩群雄,平定天下,朕所不如。但若論及閨門無序,家法蕩然,朕亦羞稱之矣。
朕一向看不上唐太宗的修身齊家之道,卻沒想到朕的後宮鬥到你死我活。而朕這兒子養的,其乖張執拗,也越來越像李承乾了。
笑話了唐太宗半天,朕也沒比他強多少。”
這話王承恩可不敢出言附和,隻得委婉勸慰:“皇爺說的哪裡話,漢王恬靜仁孝,豈是李承乾之流可比。如今漢王尚且年幼,還不能體諒皇爺的一片苦心,再過上幾年自然就好了。”
崇禎搖搖頭,不置可否,半晌才又問道:“你說慈炤對皇後和太子有沒有心存怨懟?”
王承恩聞言,心神一顫,連忙答道:“皇爺何出此言?”
崇禎歎又口氣:“大前年六哥兒病歿,前年五哥兒病歿,去年七哥兒病歿,今年你皇貴妃娘娘病歿。好家夥,一年沒一個。
一個人病歿了,你還可以說是不幸夭折,但四年沒了四個,有些過分了吧。
你再說什麼生死有命,彆說四哥兒不信了,連朕都不信啊,這不是忽悠傻子嗎。”
王承恩心一橫,硬著頭皮回道:“皇爺,有句話,奴婢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講!”
“當年皇爺要求武清侯捐餉,五爺於病重之際,見九蓮菩薩顯聖。九蓮菩薩有言曰:“上薄待戚屬,天將降殃於兒女也。如不悛,且殤儘。”
其後宮中一直有流言蜚語,說九蓮菩薩並未顯靈,而是外戚買通內侍,裝神弄鬼,假借傳言而已。”
崇禎嗬斥道:“胡說,宮禁森言,外戚如何買通內侍?”
聽到這話,王承恩心中隻覺好笑,但麵上強忍,不敢顯露絲毫,隻是左右顧盼而已,並不答話。
崇禎知道王承恩在影射什麼,大明的外戚很多,但真正有能力勾通內侍的,卻隻有兩家。
其中田家顯然可以排除嫌疑,畢竟五皇子可是田妃親生的。田妃當時隻是身體有病,可不是腦子有病,怎麼可能無聊到去坑害自己親生的兒子呢。排除了田家,那答案就不言自明了。
想到這裡,崇禎點點頭:“外戚結交內侍,也並非不可能。朕也知道內廷人多眼雜、心思各異,所以才多次下旨,申戒外戚、廷臣毋結交內侍。隻是可惜五哥兒了,朕絕愛之,卻死的不明不白。”
王承恩壯著膽子問道:“皇爺,要不要徹查此事?”
崇禎堅定地擺擺手:“朕是要做堯舜之君的,豈能將後宮爭鬥公諸於世。就現在這樣,言官們還天天追著朕陰陽怪氣呢,若是讓他們知道了宮中之事,那還得了。…。。
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今天說了這麼多,朕隻是考慮四哥兒有沒有心懷怨懟。以前他就是個埋頭讀書的老實孩子,但最近兩年,朕看他越來越有主見了。”
王承恩繼續提醒道:“皇爺您彆隻關心四爺怎麼想彆人啊,還要考慮一下彆人怎麼想四爺。若是四爺也染上重病,怕是會辜負了皇爺對娘娘的情誼啊。”
崇禎聞言,忡然變色。這話說的是,田妃生了四個兒子,如今就隻剩下朱慈炤這一根獨苗,若是再不明不白地沒了,將來自己還怎麼見田妃於地下。
思慮片刻,崇禎問道:“承恩,那你說應該怎麼辦?”
王承恩硬著頭皮答道:”依奴婢看,莫若讓四爺出宮,到十王府居住。再命左都督照看,過幾年打發四爺去封地就藩,便能太平無事了。”
崇禎聞言,疑心乍起,詫異地看了王承恩一眼。王承恩素來溫和平順,從未牽涉內廷爭鬥,可謂事不關己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今天卻為何一反常態了呢。
這就是當皇帝的艱辛了,一旦起了疑心,連最貼身最信任的太監都要審視一番。
殿中靜得落針可聞,王承恩後背都冒出了細汗。半晌之後,崇禎才長舒一口氣:“罷了,去叫四哥兒進來吧。”
王承恩如蒙大赦,連忙出去宣召,不多時,朱慈炤信步走了進來,規規矩矩跪下行禮:“兒臣第四子漢王慈炤,敬問父皇陛下聖安。”
崇禎淡淡地答道:“朕安,先給你母妃上香吧。”
朱慈炤先給自己母妃跪拜上香,然後才起身站在一旁。
崇禎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朱慈炤冷漠疏離,但是並不怎麼在意,反而很欣賞這種態度。
任誰當了十五年皇帝,都會變得疑神疑鬼,尤其是涉及到皇位傳承。皇子想要上位,最重要的就是討得自己父皇歡心。
朱慈炤的冷漠疏離,恰恰被崇禎看
作是其對皇位不感興趣的表現。
一個皇子對皇位沒興趣,那可就太好了。崇禎反而變得和顏悅色起來:“慈炤先坐吧,承恩給四哥兒倒杯茶。”
朱慈炤大大咧咧坐了下來,王承恩麻利地將茶端了過來。朱慈炤信手接過,對王承恩笑道:“受累受累,有勞王公了。”
王承恩回道:“大王言重了,這是奴婢份內之事。”
在崇禎眼中,朱慈炤是在跟王承恩客套,但實則兩人是話中有話。3928830。。
西宮娘娘玉靈月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